第902章 为白人至上主义而战?(三)(1 / 2)

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 12650 字 1个月前

作为选举出身的政客,杜鲁门的话术可以忽悠普通美国人,却忽悠不了莫洛托夫。面对杜鲁门提出美苏两国都遭到中国威胁的话术,莫洛托夫平静的答道:“美国始终在支持进攻苏联的德国,中国一直在帮助苏联。议员先生的看法明显背离了现实。”

杜鲁门这种政客绝不可能因为碰了钉子就退缩,在他们嘴里,奶油都不会融化。即便莫洛托夫如此不给面子,杜鲁门依旧感受了苏共的内在需求。如果苏共并不寻求与美国的合作,杜鲁门就没有机会出现在莫洛托夫面前。

“委员先生,不管是德国还是苏联,都在为这场战争付出巨大代价,通过这场战争赚钱的只有中国。如果苏联与德国能够恢复和平,就可以结束巨大的损失。将宝贵的资源用在提升国家幸福的领域。和平对于苏联非常有利。”

杜鲁门的看法的确符合苏共的利益,莫洛托夫就询问道:“苏联认为德国必须退出苏联国土,并且对苏联进行赔偿。”

“美国认为恢复战前的边境很有必要。但是赔偿的事情,需要苏联与德国进行讨论。而且委员先生,我认为务实主义的外交理念才是在当下稳定局面的基础。”

听了杜鲁门带来的美国态度,莫洛托夫倒是有一点动心。斯大林之所以搞那么大的反攻,心心念念就是恢复战前的边境,将苏联西部精华地区的人口、矿产、工农业产能再次利用起来。

如果真的能达成目的,苏共也不介意与德国虚与委蛇。只要实力够强,苏联红军随时可以进攻德国。至于所谓的中立,苏联红军这么强大,并不受欧美国家的牵制。只要恢复到战前状态,苏联恢复元气后,苏联红军想什么时候打就可以什么时候打。

但莫洛托夫并不认为杜鲁门带来的会是这样的美国看法。如果只是让苏联从战争中牟利,美国绝不会这么热爱苏联。莫洛托夫问道:“其他的要求呢?”

杜鲁门当即说出了美国的其他要求,“苏联必须中断与中国的盟友关系。并且坚定的反对中国在东欧以及黑海以及地中海地区的扩张。”

乍一听,莫洛托夫差点觉得这个要求非常合理。只是稍微想了一下,莫洛托夫就认为这个要求并不怎么符合苏联的利益。如果苏德恢复和平,苏联完全可以结束以纳粹德国为目标的同盟关系。

苏联对东欧素来有野心,始终想夺取黑海的控制权。将中国排除在东欧以及黑海之外,同样符合苏联的利益。

但是盟友关系本身意味着国家政策,苏联如果按照杜鲁门的建议去做,其结果必然是中苏关系持续降温。虽然不至于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至少也会变得很冷淡。如果德国再次对苏联发动进攻,中国完全没有理由对苏联进行支援。这就是关系冷淡期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常态。

莫洛托夫本人倒是认为同盟国现阶段对中国的敌意远超过对苏联的敌意,所以德国退回到战前边界之后,短时间内不可能再次发动进攻。但苏联现阶段的确没必要将中苏关系弄的十分冷淡。

至于反对中国在东欧扩张。现阶段控制东欧的是德国,苏联反对中国在东欧扩张,就意味着要么支持德国对抗中国,要么干脆以苏联的力量将德国与中国一起赶出东欧。

杜鲁门既然提出了苏德停战,恢复和平,其暗含的意思自然是苏联不要与德国再次开战。想到这里,莫洛托夫问道:“苏联不可能支持德国在东欧的存在。”

听到这话,杜鲁门笑道:“呵呵,如果德国受不住东欧,我相信同盟国会期待苏联成为东欧的守护者。只要不是中国掌握了东欧,同盟国并不介意掌握东欧的是谁。”

莫洛托夫一时无语。因为同盟国给的承诺太多了!

当然,这些承诺中也包含着巨大的陷阱。苏联一旦将中国挡在东欧之外,就会被认为是站在了欧洲的立场之上。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苏联在和中国进行协商后,获得了控制东欧的承诺。

但苏共内部对于得到中国承认之后再行动充满了芥蒂。苏联不该是中国的附庸,苏联必须拥有自行决定战略的能力。否则的话,苏联就等于恢复了在中国面前的金帐汗国地位。

莫洛托夫很快结束了与杜鲁门的会谈后,立刻向斯大林进行汇报。斯大林神色变化不大,但是莫洛托夫看得出,斯大林是真的动心了。

果然,斯大林默默地抽了一袋烟后问道:“美国明确表示了他们可以决定德国的战略判断么?还是德国方面委托美国转达德国的态度?”

虽然这两个问题都是在质疑,但是在莫洛托夫这种外交人员听来,斯大林期待快速达成停战协议的情绪已经完全掩饰不住。莫洛托夫答道:“从美国代表的所说的话来判断,这是美国的看法,而且德国并不反对停战。不过德国肯定会提出其他要求,这些要求必然基于单方面满足德国需求。”

在莫洛托夫看来,如果斯大林根本不想停战,或者希望能够压倒德国,他就会拒绝继续谈判。但是斯大林又抽了一阵烟斗,最终命道:“搞清楚美国代表所有要求的底线。同时,要让美国代表明白,苏联绝不会割让哪怕一厘米的土地。就如莫斯科保卫战中的政委所喊出的口号那样,苏联虽大,但是我们退无可退。”

随着莫洛托夫与杜鲁门不断谈判,双方也坦率的了解了对方的底线。

此时,里宾特洛甫也已经回到了位于东普鲁士的希特勒指挥部狼穴。里宾特洛甫一直担心希特勒不愿意退出战争,然而当他将美国的建议告知给希特勒后,竟然没有在希特勒脸上看到愤怒。因为正在思考,所以纳粹德国的元首神色中只是有点遗憾的模样。

里宾特洛甫看向了旁边的宣传部长戈培尔,秘书兼纳粹党二把手鲁道夫·赫斯。以及空军司令以及帝国元帅戈林。就见三人同样没有开口,都是若有所思的模样。

负手站在希特勒旁边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刚完成了在德国国内的巡游宣传,他看着希特勒的神色,心中倒是有些明了。因为在1943年2月底,当德军经过一番指挥层的大换人,终于稳住了防线,艰苦的进行冬季战争时。好不容易轻松下来的希特勒对戈培尔说过一番话,“如果我知道苏联竟然能够动员起这么多军队,我才不会选择进攻苏联。”

当时希特勒刚从无比紧张以及担忧的状态放松下来,以戈培尔对希特勒的了解,希特勒所说的话的确是发自内心。而且从希特勒德国元首的地位来说,希特勒当然不希望打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

现在和平的希望虽然渺茫,但是至少不会像之前那样毫无可能。戈培尔认为希特勒认真思考和平的事情也是理所应当。

这种微妙的沉默持续了好一阵,希特勒才问里宾特洛甫,“苏联意识到,他们正在为中国的全球霸主地位而战么?”

里宾特洛甫的心中立刻轻松下来。与美国国务卿赫尔交谈后,里宾特洛甫反复思考该从什么角度去说服苏联。最好的角度莫过于“苏联是在用自己的血肉滋养中国的霸权”。

这并非是胡编乱造出来的理由。苏德战争爆发的理由与中国无关,但是双方打到现在,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且苏德双方都通过迄今为止的残酷意识到,不管是苏联还是德国,都不可能达成战前设想的目标。

在苏德战争爆发期间,中国不再担心苏联方面可能出现的压力,全力与同盟国作战,取得了一系列惊人的胜利。苏联如果继续与德国打下去,所起到的战略效果只是替中国在欧洲部分牵制住同盟国的力量。

中国的确在苏德战争爆发后不再要求苏联就援助物资付钱,在未来也可能不会对援助物资讨债。但是用价值不到一百亿美元左右的援助物资就换取了这么大的战略目标,中国赚大了。

苏联除了替中国分担了战略压力之外,还在与德国的血战中元气大伤。即便苏联成为了这场大战的最终胜利方,也会因为伤亡过大而失去在接下来制衡中国的能力。等于是为了中国的胜利输掉了苏联的未来。

既然希特勒这么直率的询问,里宾特洛甫就将他想好的思路和盘托出。不仅希特勒听得微微点头,连会议室内的戈培尔,鲁道夫·赫斯,戈林都难得的露出了一点欣赏的模样。

里宾特洛甫心中有些感慨。他作为德国外长,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及英德和平条约签署中都付出了巨大努力。却因为被认为是“幸进”而受够了白眼。此时自己的看法得到了纳粹高层的认可,却是因为此时纳粹德国正在面对中国这个空前强大的敌人,局面开始变得糟糕,才让纳粹上层终于暂时不去考虑偏见……

希特勒此时也完成了思考。他说道:“里宾特洛甫,你联络美国方面,看看能否由你直接与苏联方面接触。同时,国防军与党卫队必须加强攻势。一旦让斯大林感觉他受到的压力开始降低,他就会生出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而且我们必须小心,斯大林很可能会将停战谈判作为扭转战局的手段。在布列斯特条约的时候,俄国人就是这么干的。

苏联之所以选择与中国合作,也是因为当时何锐给了苏联足够大的压力。而不是苏联心甘情愿的选择了与中国的和平。”

见希特勒的思维依旧清晰理性,纳粹高层都放下心来。必须得说,苏德停战乃至于和平,对在场的纳粹高层都生出了巨大的吸引力。他们都发现自己很乐于促成这个和平。

直到听了希特勒冷静而且现实的思路后,那种侥幸心理遭到了冲击,众人也都冷静下来。

感到侥幸心理受到冲击的不仅有纳粹德国上层,参加了何锐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的何锐政府上层也受到了冲击。何锐同意了对美国西海岸工业区的轰炸,使得一些认为现阶段可以对美国表现出和平需求的上层感到了和平好像会来的更加艰难。

何锐则平静的做着解释,“从1840年到现在为止,欧美战争没有一次因为善意而结束,都是在财政崩溃下无以为继,才结束了战争。而且从战争结束后的发展来看,欧美的民间仇恨是有的,但是在利益层面上,各个国家正常的商业以及个人交流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也就是说,我们对美国的打击越猛烈,美国败得越惨,美国对中国的善意反倒会更高。”

这句话其实可以用“蛮夷畏威而不怀德,有小礼而无大义”讲述。但何锐不喜欢这样没头没尾的说法,就选择了有着充分历史支持的描述。

听何锐准备继续扩大战争,一些高层虽然不反对,依旧感觉到了即便在鬼门关前走了一趟,何锐的判断依旧充满了锐气,并没有丝毫畏惧。

当然,李润石这样知道核武器已经小型化与实用化的高层则认为何锐一如既往的没有陷入蒙古式政府的歧路。即便是打到现在的程度,何锐依旧冷静而且克制。

既然最高层已经决定,7月23日,中国轰炸机在海军南部航母集群起飞的700架喷气式战斗机的掩护下向着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的石油产区发动了袭击。

与此同时,中国在北美西海岸的所有空军基地能起飞的540架战斗机全部起飞,向在前线的美军发动了进攻。在南北夹击之下,美国西海岸能够起飞的全部1600多架喷气式战斗也都起飞迎战。

一时间,北美西海岸上空战斗机往来穿梭,盘旋俯冲,中美两国的空战激烈的展开了。在一队中国战斗机的掩护下,6组4架一组的歼9高级教练机以最快的速度利用低空性能进入美国西海岸,沿着航空地图的指引抵达了好几处有着很明显地表标志性所在的地区。

无一损失的歼9战斗机都只携带了两枚造型古怪的炸弹。到了标志性所在,全都快速拉升距离,一气飞到了4000米以上的高空。随即投下了一枚古怪的炸弹。随即调转方向加速离开。

这些看似炸弹的物体在自动滑行后的10秒后,尾部喷出了火焰。在尾部喷射装置辅助下,这些物体的轨迹从斜着飞行变成了直上直下的坠落。随着速度加快,物体尾部突然弹出了硕大的降落伞。

降落伞带来的巨大阻力,让这些物体前端猛然弹出了长长的尖锐长杆。而这物体中后部与前部分裂,前部又坠落了数十米,长杆深深刺入到地面的泥土中。随着惯性,物体向前滑动,一定程度上化解冲击力。

随着这个奇怪的装置稳定下来,其内部的发射装置开始发射起无线电信号。24个不同位置的无线电信号的信号被地面,海上,以及空中安装了大型电子设备的信号收集装置接收。计算机则快速运行起来,按照事先准备好的程序计算着24个装置的经纬度以及相对距离。

计算出来的结果,则传递到空军这边,请空军对在加利福尼亚洲的石油设施的位置进行相对位置的比对。

美国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国,也是现阶段还有能力在电子技术领域与中国掰掰手腕的大国。这异乎寻常的无线电信号很快就被美国方面发现,并且对就近的美军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国民警卫队发出“搜寻侵入美国本土中国小分队”的命令。

然而等最近的国民警卫队抵达一个装置旁边,就见地上一根金属杆子上挂着一个黑乎乎破烂的圆筒。圆筒内部的零件已经被炸的稀烂,周围还能找到的部件也都碎成了无数块。根本看不出原本是用来干什么的。

美国国民警卫队意外之余,都觉得中国空降小分队应该撤走了。全然不知道根本没有所谓的“空降小队”。在集成电路控制下,发射电报以及自爆,根本不需要人类来控制。这些装置只工作了45分钟,就在电源耗尽前自爆了。

也就在中国战斗机撤离北美空域之前,曾经的孤星共和国加利福尼亚州上空,一些装置突破天际,呼啸而下。东风2导弹的射程为1500公里,刚好能够从温哥华打到旧金山。此时空军还在,能够观察到东风2导弹的落点。

前后15分钟,一共有15枚东风2导弹落地。有4发很幸运的直接命中了不同的采油点,1200公斤的高爆炸药直接在地面上炸出了环形冲击波,周围的钻机如同纸糊的一样,瞬间就被推倒。至于钻机旁边的其他设备与工人更是化作碎块。

那些没有命中目标的导弹落点也被记录下来。中国空军则立刻收兵,在出现巨大损失前脱离空战,撤了回去。

击退中国大规模空袭,击伤击落上百架中国战斗机的消息立刻送到了华盛顿。让空军参谋长心中暗爽。

然而从下午开始,中国军队先后发射了120枚东风2导弹。其攻击目标要么是采油厂,要么是炼油厂。

美军早就在西海岸准备了很强大的防御体系,防备中国在美国西海岸登陆。但这些防御体系可以对抗中国空军,却没办法对抗以超音速从天而降的导弹。美军的对空雷达刚发现信号,十几个呼吸之间,导弹就已经落地。连发出警报的时间都没有。

更加悲痛的则是洛克菲勒本人。当他前往被摧毁的炼油厂的时候,距离炼油厂还有20公里,就见到滚滚黑烟直冲天际。时间已经过去了14个小时以上,被摧毁的炼油厂燃烧的大火依旧没有扑灭。上百万美元就这么化为乌有。

而且被摧毁的炼油厂以及油田不止一个,仅仅这一轮攻击,洛克菲勒财团就损失了2000万美元。

洛克菲勒面如死灰。他知道,这样的损失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当天晚上,洛克菲勒疲惫的回到附近的旅馆,他的秘书就送来了一个简短的消息。这消息来自于中国方面,消息只有一行字,“为了白人至上主义付出这么多,值得么?”.作为选举出身的政客,杜鲁门的话术可以忽悠普通美国人,却忽悠不了莫洛托夫。面对杜鲁门提出美苏两国都遭到中国威胁的话术,莫洛托夫平静的答道:“美国始终在支持进攻苏联的德国,中国一直在帮助苏联。议员先生的看法明显背离了现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