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八章(1 / 2)

就在四阿哥带着太医给十三阿哥看病的时候,皇上钦点三位阿哥着查户部欠银的事情已经传开了。

福晋听说了,怔了怔,险些打翻了手里的茶盏,她对圆福道:“爷这真是……”

怪不得一早说要赏府上人一个月月钱,那么高兴,原来是为了这事。

福晋到了嘴巴抱怨的话都咽了回去,叹了口气,将手上的账簿放下,“自古以来,跟人讨债都是得罪人的事,便是亲王也是如此,这回只怕又要得罪不少人了。”

“福晋不必担心,咱们王爷素来办事都是有成算的,想来肯定心里早就有计划了。”圆福忙宽慰了几句。

成算,成算……

福晋心里压根不相信这句话,没人比她更了解四爷的脾气,四爷的脾气太倔强了,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就算他知道会得罪人,也肯定不会在乎。

“格格,消息打听来了。”

灯儿急匆匆地跑进屋子里,十一月的天都跑得满头大汗。

“慢些,慢着些,跑岔气了,可是好玩的。”耿妙妙说道。

灯儿嘿嘿笑了下,站住了,喘过气了才说道:“奴婢在外面打听了,咱们王爷被皇上钦点去查户部欠银的事,现在外面都在说这些事呢。”

“哦?都说什么了?”

耿妙妙惊诧片刻后问道。

灯儿道:“有的说是该查,跟户部借银的都是权贵,哪个家里没钱,非要跟国库借钱;也有的说皇上这么做不太地道,当初准大家跟国库借钱,如今怎么又要讨回去了。”

她说到这里,皱皱眉头,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事,怎么还说什么不地道了。”

耿妙妙闻言,眉头皱了皱。

她叫来蔡嬷嬷,“我有一事恐怕得劳烦蔡嬷嬷。”

“格格客气,您直说便是。”蔡嬷嬷忙说道。

耿妙妙于是打发了她回娘家走一趟。

耿德金先前也跟户部借过银子,只是数额不多,但耿妙妙放心不下家里,因为家里的银子好还,可是还有她爹那边的银子呢。

张氏那边知道耿妙妙要见她,急忙就过来了。

在得知耿妙妙的担忧后,张氏叹了口气,“我何尝没担忧这事。”

“那边托人上门借钱了?”耿妙妙眉头挑起,不悦地问道。

张氏道:“这倒还没有,刚才我才收到消息,那边想必还不知道呢。但是知道这事也是迟早的事。”

耿德金并非是独子,他兄弟四人,耿德金排行老三,在家里的位置十分尴尬,既不是最大的,又不是最小的,前面两个哥哥不喜欢他,

当年耿家分家,耿德金拢共就得了十两银子就被打发出来了,如果不是张家看中了耿德金的本事,将女儿嫁给耿德金。

想必耿德金哪里有如今的好日子。

可自从耿家日子好过,尤其是耿妙妙出了好几个好主意,让耿家生育做的红火后,老家那边越总是打发人来打秋风。

一会子说老太太身子不好,要用人参,一会子说老爷子要买棺材,上好的木料棺材,没个几百两拿不下来。

若不是耿德金一直想办法周旋,只怕那几个伯叔恨不得把耿德金的家产掏空。

“爹娘也该早些拿个主意。”耿妙妙拿起茶壶给张氏倒了杯茶,“大伯他们那几家,只怕是跟户部借了不少银子,哪里舍得还,少不得要找到咱们家来。”

张氏道:“这你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虽少不得出些钱,但吃不了亏的。”

耿妙妙一听,这才放心,道:“如今爹既然跟着四爷办事,咱们家的钱倒不如早些还了,也免得叫外人说嘴。”

她拿了五百两银票给张氏,“这钱,娘拿去。”

“这怎么能行!”张氏想也不想就要拒绝。

耿妙妙诶了一声,“您拿去,拿了,将来才有借口不借。”

张氏想了想,明白了。

她接过银票,“你这孩子……”

张氏心里既受用又心疼。

自己女儿若不是在宫里吃了苦,哪里需要把事情想得这么周全。

她拿了银子给娘家,外面知道了,定然会以为耿家没什么钱。如此一来,便是老家那几个要来借钱,也得掂量着些。

“那成,这钱娘拿去。”张氏说道,她盘算着这笔银子倒不如换成田地,又或者是买个铺面什么的,回头贴补回来。

四阿哥打发苏培盛把太医们送走,他看向十三阿哥,“十三,你也听到太医说了,你这腿上的伤不能小觑,早些养好才好。至于旁的事你便不要多操心,当哥哥的替你一力承担便是。”

十三阿哥既感动又有些愧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