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 第 267 章 南越被吓傻了大汉踩……(2 / 2)

因为除了大前锋的犯人兵外,大汉的士兵基本都是服役的良家子或正式军户,自然看不起浑身只剩一把骨头的闽越黔首。因此在打入闽越后,他们也对黔首和奴隶的油水也没兴趣,自然是去祸祸那些有钱的私兵与中层贵族,连带着帮忙的黔首都分了杯羹,甚至吃到人生里的第一顿饱饭。

这种情况下,你让闽越的黔首想着复国?

他们只会说:“复你爹的国啊!老子永远效忠大汉皇帝。”

况且在没收闽越的贵族土地后,程不识就告知当地,皇帝会按汉律给归顺的闽越人分田。

因此在居室令辛传来消息时,赵佗派去打探消息的人便看见一副“群魔乱舞”的场景。

亦或是说,赵佗的人想过去帮忙(添乱),让闽越的黔首不要那么快地放弃国家时,闽越人已彻底躺平了。

赵佗:“……”所以你们当年那么反对我一外人统治南越之地,甚至不惜发动战争来抵抗我就是因为我对闽越还不够狠?我给闽越带来的威慑力还不如一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

一时间,屈辱与难以置信令九十多的赵佗血压上升,差点为此撅了过去。

“殿下!”

“阿父。”

一旁的太子与国相赶紧上前扶住赵佗,生怕后者磕到脑袋,就此没了稳定大局的主心骨。

“竖子,竖子……”缓过气的赵佗胸口发疼,甚至有些口齿不清道:“闽越鼠辈!欺我太甚。”

想他为了安抚以闽越为首的百越土著花了多了钱,废了多少事。合着他几十年的付出镇压都不如一个毛头小子的一日之功!!

这简直是把赵佗的脸面揉碎后踩了个稀巴烂。

“畏威而不怀恩。”气上头的赵佗差点说出“真不愧为夷狄尔”的讽刺,但是因为吕嘉的出声导致他把不合时宜的讽刺给咽了回去,这才没让南越因此君臣离心。

“殿下,闽越现已沦为汉贼的掌中之物,为了百越的未来,您可不能轻易倒下啊!”吕嘉抓住赵佗的手臂,尽量不让自己的声音听出颤音:“您曾说过唇寒齿亡的故事。”

“如今东瓯已灭,闽越已亡,百越之地里就只剩下大王的南越还在苦苦支撑着南方诸国。”吕嘉至于赵佗正如当年的李斯至于始皇。如果说高祖的是秦始皇的一号“大儿”,那么赵佗就是秦始皇的二号“大儿”,甚至在找臣子与施恩于臣子上也与始皇一般无二。

和李斯一样,吕嘉也是儿尽尚王女,女尽嫁王子兄弟及宗室子弟。

因此在汉军攻破番禺后,吕嘉与赵佗的儿女下场如何大家都心里有数。

并且在南越的不成功联姻也让大汉在与乌孙的联姻上做了修改,给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陪嫁了大量人马来保证她们站稳脚跟。

好消息是,因为娘家的背景够强,所以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过得还行,至少比王昭君过得舒服。

不幸的是,乌孙是个既要又要的墙头草。彼时正逢大汉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所以为了切断西域与匈奴人的联系,大汉下嫁细君公主给猎骄靡,以保其在大汉与匈奴的战争中保持中立。

然而因为西域与匈奴的联系本就比大汉深,加上这个活不了多久的老狐狸打算给孙子增加对抗大禄(乌孙的官职,此处代指猎骄靡的弟弟,也就是乌孙太子)的筹码,所以在娶大汉公主前娶了匈奴居次(公主)为左夫人,而且还以“先来后到”为由,把汉朝公主的位子排在匈奴居次之后。

这不仅让汉朝比吃了苍蝇还恶心,同时也以另一种方式把乌孙的内乱推向高\潮——即以解忧公主(细君公主英年早逝)为首的亲汉派和以匈奴居次为首的亲匈奴派开始党争。

为此,匈奴还曾出兵讨伐乌孙,嚷嚷着要教训解忧公主,结果却被汉朝和乌孙一起锤爆。也正因为汉朝渐渐强过匈奴,所以在大汉的强势干涉下,哪怕乌孙的贵族们支持匈奴居次的儿子继位,乌孙仍被一分为二——由解忧公主的儿子出任六万户的大乌孙昆弥,匈奴公主的儿子出任四万户的小乌孙昆弥,就此绝了乌孙成为西域之主的可能。

有这堪称吃力不讨好的例子在,刘瑞对联姻没啥兴趣。

相反,他对解忧公主很有兴趣。

这可是把罪臣之女+和亲公主的烂牌打成王炸的硬核女人。不仅改善了大汉与西域的关系,甚至还与第二任的感情不错,自己也在安排好子女后回到大汉安度晚年。

在刘瑞眼里,解忧公主可是千金难求的外交家啊!派去和亲实在是太浪费,还是像信乡长公主和乌伤翁主一样给他好好工作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