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 第 296 章 谁替皇帝安抚前线的士……(2 / 2)

如此一来,黔首们的收入增加,恩格尔系数下降,自然不想再过以前的苦日子。

至于那些难以保证阶级不掉的小地主与小吏……

呵!

眼看勋贵越生越多,开始往基层安插旁支庶出,他们这群快丢饭碗的西汉小康又能咋地?

那肯定是支持皇帝干死那群挤压他们生存空间的讨厌鬼啦!

于是乎,大汉境内出现一种特别奇怪的现象——黔首们吹皇帝,各大学派被迫吹皇帝,世家大族们要么是在背地里骂皇帝,要么是为出人头地而像郦寄那样成为忠诚的保皇党。

而这不断调控,不断微操的结果下,刘瑞走上了孤家寡人之路。

亦或是说,正因为他不断打压垄断阶层的利益,所以在关乎存亡的大问题上,他能相信被他打压的刘氏宗亲与勋贵大臣吗?

又不是没有刘氏藩王和勋贵大臣私通匈奴的先例。

可是到了这个时候,皇帝必须留在关中,皇家也得有人上阵鼓舞士气。

这也是信乡长公主提议要去上郡的主要原因。

“我不去,您派谁去?平阳侯?还是南宫侯?”

兄弟不行,那只能让姐夫妹婿悄悄顶上。

王娡的长女次女在先帝时被嫁给平阳侯和南宫侯。

平阳侯曹寿为开国功臣曹参之后,是个史书认证的病秧子。

而南宫侯张坐的出生就更高贵了,其曾祖是常山王张耳,祖母为汉高祖的嫡长女鲁元大长公主,姑母是汉惠帝的皇后张嫣。

诸吕之乱后,吕氏被族诛,所以文帝这脉不能否认诛吕的正确性,并且还要修改史记,把高后的兄弟,也就是最早响应刘邦起义的吕泽吕释之挪到功臣录的后边。

这么一来,诛吕的正确性是立住了,可文帝这脉未免留下个忘恩负义的名声。

别管高后内心怎么想,可人家在面子上对文帝薄姬是挑不出错的。

文帝要想合法登基,死的何止是吕氏,还有惠帝的庶子庶女。

惠帝对兄弟们的爱护和他羸弱的身体一样闻名于世。

文帝虽未直接染上侄子们的鲜血,但是民间依然有人怜悯高后,怜悯惠帝,甚至怜悯无辜被杀的少帝们。

更糟糕是南宫国处河北一带,与刘肥的齐国挨得很近。

张家在河北耕耘了四代一百年,与齐系的关系交错复杂,导致周勃不敢清算鲁元大长公主的一系,甚至连不合规矩的“齐王太后”都未废除。

现任的南宫侯张坐在史书上记载不多,但也不像是能挑事的人,最后落得个坐罪国除的下场。

“关于这点,朕已召江都王回京,令其迎击上郡之敌。”

“江都王?”信乡长公主想起那个画风就很与众不同的异母兄长,微微一愣道:“他能行吗?”

上阵打仗又不是COSPLAY,换个没有作战经验的皇家子弟真的行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