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 番外(二) 天幕带来的改变,吕家的愤……(2 / 2)

得了功名又得钱,而且连根毫毛都没破。

这公平吗?

这不公平。

所以刘瑞不会去碰河套之地的战利品,更不会把此地的税收用于享受。

“陛下?”汲仁见刘瑞的表情不太对劲,很有颜色地抬手回道:“臣请告退。”

“去吧!”刘瑞还得整理一下烦躁的心绪,以及想想匈奴部队为何只在贺兰山的长城外匆匆“路过”,而不是打回已被韩颓当控制的河套。

“去请少府令与墨家巨子。”拿下河套只是苦难的第一,更困难的是把河套实控的在手,以及如何迁人过去。

“不好办哪!”一想到白羊部与娄烦部还有上万壮年人口,刘瑞的脑子就嗡嗡地疼。

和东瓯闽越一样,这群人肯定是要彻底打散,而刘瑞的难题就在此处——熟悉降雨量说的历史爱好者都很清楚游牧与农耕的界限几乎与长城重合,不仅从物理上限制两个文明的交流,更是让农民与牧民的转职过程变得非常痛苦。

一方土养一方人。

东瓯闽越之所以能快速融入还是因为南方以农耕为主,渔猎为辅,加上赵佗推行“秦化”,所以在版本相似的情况下只要做个升级打补就行。

而北方……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刘瑞的当□□验,那便是“头痛欲裂”。

中原到底丢了河套四五十年,加上胡亥清理到位,白羊部与娄烦部一直都是反汉先锋所以刘瑞费劲巴拉了好一会儿也没找到熟悉河套的汉人牧民,更别提让农家试验河套地能种点什么。

如此一来,在上郡培养出足够多的汉人牧民前,河套地那儿还是得留匈奴牧民替“支付”这场战争开销的勋贵豪商赚回本钱,否则他们下次可不会像这次一样好说话。

把匈奴人留在河套地与没拿河套有何区别?

更烦的是匈奴人里的老人比例少之又少,而壮年牧民同时承担着“战士”的责任,虽不至于像精锐那样完全脱产,但留一群随时都能上马打仗的壮年可是大雷中的大雷,甚至需要向北迁更多人口才能承担背叛的损失。

这一刻,刘瑞真恨自己在心算上有点天赋,更恨给楼兰画饼画得太早,导致想找对方借人也难以开口。

如此一来,打下河套后就得推迟向北扩张的步伐,然后还要防止军臣背后偷袭。

刘瑞的脑中浮现一张3D地图,然后在写有“赵佗”的势力圈上画了个叉,将其染成大汉的颜色。

既然北边腾不出手,那就先把南面收拾一下吧!

另外……

刘瑞侧过头,冲着不知何时上前的郑谨缓缓吩咐道:“让聂壹动动钉子,别让军臣过得太舒服。”

老上在时与齐王刘肥的儿子,也就是在诸吕之乱里处理较多的刘兴居狼狈为奸,让匈奴一度打到马邑。

军臣也想学学老上,结果发现文帝把搞事的齐国裂成七份,然后让亲生儿子去代国就藩。

刘瑞对老上的做法很感兴趣,所以决定复刻一二,看军臣有没有撑犁孤涂的大局观。

“可惜不能亲眼看到军臣的表情。”头疼后的刘瑞苦中做了乐道:“真想看看军臣、罗姑比、伊稚斜谁会先死。”

要是他们同时祭天的话,刘瑞真得带着群臣去高庙拜拜,而且还是沐浴更衣的大祭祀。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