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番外(三十)(2 / 2)

“罪己诏?”

“罪己诏!!”

前者是困惑这个罪己诏是什么玩意,但是仅从表意就能推出这是君主的道歉。后者是为孝高武帝的所作所为感到震惊。

虽然文帝没少因为天灾人祸下诏请罪,但是像刘瑞这样为自家的破事向黔首请罪却寥寥无几。

值得吗?

某些人在心里,嘴上如此问道。

不过是群泥腿子。

真的值得皇帝为此下诏请罪吗?

讨论刘家是不是和先秦的诸侯,末期的项羽一样的烂到极致的黔首:“……要不,再,再看看?”

烂中选优是不得已的行径。

但……

好像也没更好的选择。

“天幕啊!天幕!你不出现的话,我们还能浑浑噩噩地过完一生。”绝望的黔首已经没有痛哭的力气,只能在那儿唉声叹气。

而且还是几近麻木的唉声叹气。

【也正因为孝高武帝的罪己诏,后世的文人,如对孝高武帝非常好奇,非常推崇的冯梦龙写了名为《大梦汉宫》的小说,将刘瑞描述成重生的底层汉民,试图以君王之躯撑起一片清明盛世。】

【冯老不愧是同人大手,野史发明家。在《大梦汉宫》里,刘瑞的第一世是死于和刘邦为敌的英布士兵。】

刘邦:“……乃公杀了乃公曾孙的前世?”

【第二世是死于和文帝作对的刘兴居的士兵。】

文帝:“……朕的敌人转世成朕的孙子后不仅没有败光家业,反而海拔朕的家业扩大数倍?”这是什么绝世舔狗啊!文帝都不好意思叫他敌人。

【第三世……考虑到景帝平息吴王之乱时,刘瑞已是可以为其出谋划策的可靠力量,所以冯老没有再让刘瑞去死,而是给刘瑞设计了前世的记忆开始攻击我的可怕桥段,于是让“醒悟”的刘瑞下了罪己诏,同时给已死的高祖、文帝、乃至还没患病去世的景帝一些黔首的愤怒。】

“愤怒?”和文帝骂刘启沉不住气般,刘邦也是好整以暇,从容不迫道:“让乃公看看有多愤怒。”

【以“文”为谥的刘恒墓前建的是武学宫,而他生前整得最恨得就是武将……尤其是勋贵+武将和藩王+武将的超强组合。】

文帝:“……就这?”

他不觉得这种冒犯令他破防:“朕在后人眼里莫非就是心胸狭隘之辈?”

【用晁错打压辕固生的儒家子弟的景帝坟前建了太学,并且还让儒家的学院与皇陵挨得最近。】

刘启:“……”好儿子,等你出生后,做阿父的一定好好教育你。

【邦邦子就更惨了。因为他是高祖,象征着老刘家的正统。所以……】

“所以?”

【因为上林苑不大够用,所以之后的琼林宴在长陵县举行。也就是说,邦邦子每年都要“接见”进入官僚系统的科举学子,而这之中又以儒家的人数最为可观。】

天幕说罢还开玩笑道:【要是给刘瑞的祖宗排个“谁最有用”的名字,高居榜首的肯定是刘邦,刘恒刘启能并列第二。】

【至于已被选择性“遗忘”的刘盈……】

天幕的语气微微一顿,听得刘盈十分揪心:“孤既然被后人嫌弃到这种程度?”

【从地理位置来看,安陵挨着长陵、渭陵,比阳陵霸陵更靠长安。奈何刘盈在位太短,政绩一般。别说是史家嫌他没有存在感,就连刘瑞花钱大修京畿之地时也是对安陵做出如此评价——】

【地好人少争议大。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日后开发京畿之地时需要避开安陵那块。】

刘盈:也不必如此嫌弃我吧!

(弹幕)【虽然听起来有点可怜,但是从刘瑞的角度出发,避开安陵无疑能省很多麻烦。】

(弹幕)【毕竟是文帝一脉嘛!而文帝的上位又与诛吕和少帝之死有关,所以不能开发安陵。不然哪里江山不稳,叛乱者拿惠帝说事,刘瑞这个提议开发各陵县的也难逃其咎。】

天幕的讨论让刘邦的表情变得冷漠起来,连带着被刘盈的弱懦,吕氏的灭亡闹得心神不宁的吕雉也烦躁骂道:“真是来向本后讨债的。”

【其实除了历史原因不好开发安陵,它的规模与附属陵县的人口也是一大问题。】

【因为惠帝在位过短,汉初的经济又完全不能支撑建造两大皇帝,所以在政治的考量下,无论是吕雉还是惠帝,都会选择先建长陵。毕竟惠帝可以忍忍,但刘邦这个祖宗可是刘汉依据,所以不能简单应付。】

“父于子前,这是天理。”刘盈至此还可以接受天幕的解释。

【而等刘盈去世,周边的藩王、南越、匈奴等吕雉的敌人又蠢蠢欲动的不停。吕雉光是安抚勋贵就送出不少封地爵位,更别提南北的军费,马政,又要花掉不少税收。】

【权衡之下,吕雉只能精简刘盈的陵墓规模。】

“国事为重,阿母此行并无不妥。”

【况且对吕雉而言,刘盈这个儿子真是活似叉烧,难怪他把自己作死后吕雉未流一滴眼泪。】

刘盈:“我,我居然这么失败?”

阿父不喜,阿母反目,甚至连后代都被熟知的叔叔、侄子屠戮干净。

这一刻,刘盈的世界轰然倒塌。

如果不是西汉没有寺庙,他都要立刻出家,马上剃度。

【文帝是以少帝并非惠帝子嗣的强制正确而侥幸登基的,更不会给没啥印象的兄长修墓。(文帝六岁就被封为代王,去边境履职,所以跟刘盈不亲)。】

【文帝如此,景帝、孝高帝就更不提了,所以在讨论京畿哪里适合大修特修时,人口不到三千之数的安陵被选择性忽略。】

(弹幕)【没记错的话,徙到安陵的压根不是世家大族,而是惠帝的技人优人。】

(弹幕)【没办法,吕雉就是富家出身,加上惠帝死得太早,她还需要安抚世家来对抗藩王,所以不能迁徙这群可靠同盟,只能把惠帝的宠臣拉去凑数。】

(弹幕)【往好的地方想,惠帝的宠臣好歹留了一条性命。要是搁是非不分的熊家长那儿,惠帝的男宠宫人早就死了一千次了,哪里还能避开长安,有个善终。】

刘盈:“别说了……”越说越觉得他很没用。

【关于刘瑞为何选择阳陵建太学府其实还有另一说法,那就是抠门。】

天幕放出的动画里,一个熟悉的小人带上写有“抠门”的皇帝冠冕,冲着景帝捏肩捶打,撒娇卖乖。

刘启:“……”能不能在意下我的死活?我怎会有这种儿子。

天幕的行径突出一个不顾刘氏死活的美,犹嫌不够给Q版刘瑞配上一个人物气泡,上面写着:“好阿父,多给点。”

【是的,你没看错。刘瑞选择阳陵县建太学府的另一原因就是能蹭阳陵的建筑工队,从而达到少出钱的目的。】

(弹幕)【吃公攒私啊!】

(弹幕)【当代大学生现状了解一下。】

(弹幕)【您的好儿子,汉抠帝刘瑞正式上线。】

“汉、汉什么?”

“汉抠帝?”刘邦不懂,但刘邦大为震撼:“乃公的后代那么穷吗?居然被天幕评价为汉抠帝。”

同样不解的还有刘启。

毕竟是刘瑞的直系亲属。刘瑞不好,他这做阿父的也抬不起头来:“他不是有上千公里的江山吗?那么多商品,那么多黔首,那么多交易对象,居然还被后人骂为汉抠帝?”而且还蹭他的工人。

这简直是……

是……

“节俭是美德。”文帝倒是情绪稳定,但也好奇孙子到底抠成啥样才被天幕戏谑为“汉抠帝”。

天幕也是调皮的很,面对一众弹幕吐槽,直接放出龙袍打补丁的刘邦“赵德汉”附体道:“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一分钱都不敢动。”

被CUE的刘邦:“胡说八道!乃公何时说过这话?”

萧何不在,他只能向籍孺问道:“乃公是这分毛不拔的人吗?是吗?是吗?!!”

面对皇帝的咄咄逼人,籍孺只能连连哄道:“不是,不是。”

话虽如此,可他却不自主地想到刘邦带狐朋狗友去兄长家吃饭,然后又把随礼记在哥们账上的丰功伟绩。

正所谓不好的地方一脉相传。

吕雉见状不免笑道:“真是和陛下一模一样。”

【刘瑞:花阿父的钱那叫花吗?那叫借自己将来的钱。】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