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新线(2 / 2)

不接代工的意思是蓝海按照自己的款式生产,不接受别人的款式订制。

听完了底下人的反馈,栗蓉知道展会效果不错。

她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想在蓝海做一条高端线,做蓝海自己的品牌,在一些大城市成立店铺。”

高端线?

卜怡有点懵:“高端线?那蓝海现在做的......”

“不影响,现在做的什么,只是重新开一条线,用更好的设计和质量,专门在蓝海所属的店铺销售,当然,主要开在较为繁华或者发展比较难好的城市,现在品牌专卖店很少呢,我们可以先尝试。”

吕少华一直管着生产,对于开新的产品线,他觉得不是没有可能:“我觉得可以,批发虽然省事儿,但是利润空间,没有直面消费者的大,而且,”他顿了顿,“要是做品牌,蓝海才能越做越强。”

“我也是这个意思,做自己的品牌,才有发展前景。”栗蓉像是又想到了什么,眉头皱了起来,又讲了几句话,会议结束。

回到办公室的栗蓉,尽力回想起后世的服装行业发展。

如果蓝海做高端线,自立门店,诚然,确实建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但是定位高端线一定能赚钱吗?

栗蓉不敢肯定,说实话,她记得后世最厉害的是下沉市场,快消服装品牌,以低价优质上新快,在县城乡镇开服装店,赚的不少。

她记得有一个品牌,从2002年开始,大概十九年的时间,开到了全国两千七百家门店,销售十亿件服装......

八十年代,确实干啥都能赚钱。

但要是想赚大钱,就得让企业走得更长远。

如何把蓝海做大,是栗蓉现在要面对的问题,做高端品牌真的能把蓝海做大吗?

会不会挣不到钱?

这些都是未知,不是开了挂就一帆风顺,真正想把企业做起来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还有不少跟人预料中不一样的困难,比如去年,栗蓉想做羊毛衫,结果因为买不到羊毛,做出来的羊毛衫才两千件左右。

栗蓉在纸上写写画画一会儿后,便决定等徐静丹坐完月子再商量。

说到羊毛,二月份的时候,栗蓉就收到来自蒙巴克的好消息,对方和朵儿茜在鄂尔多斯弄了一个收购羊毛的据点。

没有建厂,就是收购点,他们和栗蓉商量好了销售羊毛的价格。.

现在四五月,蒙巴克他们就收到了今年第一季的羊毛。

因为蒙巴克和朵儿茜是当地人,给的价格也合适,在当地其他羊毛收购商反应过来时,蒙巴克他们已经收了不少的羊毛。

大概是因为当地人的原因,或者是时机合适,蒙巴克他们能收到的羊毛,比栗蓉当时挨家挨户跑的量多多了。

不过栗蓉还是没有大意,她现在去不了鄂尔多斯,但是可以让人去,她让吕少华,带了一个采购过去。

检查羊毛,要是羊毛没有什么问题,就签采购合同。

到了鄂尔多斯,吕少华出了火车站,就看到蒙巴克和他的拖拉机。

说实话,吕少华没想到蒙巴克会来接他,还开着拖拉机来,真的是——

真的是太出众了。

吕少华还好,他以前坐过,跟他来的采购有些不自在:“咱们真的要坐拖拉机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