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化工(1 / 2)

栗蓉回首都的这半年里,蓝海的规模没有扩大,还是当初的样子。

绿水到现在只有羊城和首都两家店,工厂车间也没有单独为绿水设立生产线,只有需要出货的时候,才会安排工人生产供绿水售卖的服装。

徐静丹带着栗蓉和沈若宁走了一圈儿生产车间,后面半年虽然没有扩大规模,但栗蓉在装修芙蓉时弄了展厅,当时就给徐静丹说了。

徐静丹觉得蓝海也可以弄一个成品展厅,就在一楼留了个空间出来,做展厅,放生产过市场反应好的爆款成衣,和放新设计的成衣。

版型面料可以直接看到,有些款式会按时更新。

批发商可以在这里看到样衣,提前订货。

展厅还没布置出来前,蓝海几乎很少返场某个款,现在有了展厅,经典款还有热款,在批发商订单下够一定量的话,就会返场生产。

年底了,徐静丹把账本也拿出来给栗蓉看,上面的账目很详细,沈若宁因为管理绿水,也会看账本。

看账本的时间里,徐静丹说:“前阵子还有批发商问蓝海能不能生产批发和蓝海的款。”

栗蓉皱了下眉:“你怎么说?”

“肯定不能啊,我没答应。”徐静丹没好气道,“肯定不能答应啊,铝塑hi本来就是咱们自己的服装品牌,如果在批发出去,批发商卖的便宜,咱们等于自己砸自己招牌。”

批发价格不能太高,批发商为了赚钱,到时候卖出去也不高,如果被消费者知道同工厂生产的产品价格有差距,必然是会选择便宜的买。

绿水的品牌名声也会受影响。

但是蓝海批发绿水同款,不代表没有别的厂家买绿水的款回去当版样生产。

曾经蓝海出爆款时,羊城的其他服装工厂跟风生产也不是没有的事儿。

栗蓉:“羊城这边怎么样,有没有生产绿水仿款的工厂?”

“有。”徐静丹说,“不过他们只能仿个大概个款式,真要拿来对比,差很大,他们追求量产,要压低成本,用的原料和加工过程,没有那么讲究。”

沈若宁:“那怎么办,就让他们抄?”

栗蓉没说话,服装市场仿版是件无解的事情,又不能告。

“算了,说说明年的计划吧,这年底了,蓝海明年扩不扩?”

栗蓉想了想:“我觉得可以加大点规模,现在跑羊城拿衣服的批发商越来越多,全国各地都有。”

徐静丹又问:“绿水呢?羊城的绿水因为之前上了几次报纸,加上丁澜的效应,收益还不错。”

她问绿水要不要新开几个店铺,可以在上海或者鹏程这些地方开新店。

沈若宁:“对了,我把绿水,哦,首都我管的店,账本给你拿过来了。”

她顿了顿,有些不好意思:“算起来,首都那边的绿水,目前是亏钱的状态,装修费,租金,人工费,还有一些推广成本,花出去的钱,都没赚回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