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权且忍让,避其锋芒(2 / 2)

封王!

一旦封王,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

如今方家地位不稳,即便是有天大的欲望都必须掩埋在心里。

权且忍让,避其锋芒。

方永想着,挺直的腰杆冲着华云叩拜下去。

“多谢义父教诲。”

“孩儿会努力的。”

他还想着从华云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消息就去问徐凤先。

华云的话,无意中让他躲过了一劫。

华云在书房里缓了很久,方永也在书房里盘算了许久。

天色渐晚。

两人一前一后从书房里走了出来。

前院屋檐下。

李信正在把刚出锅的馒头分发给几个浑身狼狈之人。

见方永走来,李信连忙出声介绍道,“这四人是三亩地幸存的村民。”

“我按照王爷的吩咐把他们带过来交给方大人安置。”

“刘牢之,三亩地十里亭亭长,为了帮同村的刘老汉抓捕偷碳贼侥幸逃得一命。”

“李如松,副亭长,也是为了围堵偷碳贼追到王家村,侥幸躲过一劫。”

“杜秋姑娘是一位琴师,这几日都

在城中员外府上授课,今日授课结束回三亩地时才知道倭寇之乱,家人全都惨遭倭寇毒手。”

李信深吸了一口气道。

其他几人都是阴差阳错的躲过了劫难,整个三亩地真正幸存下来的村民,其实只有一个。

“刘采春,这小女娃只有十一岁,和方大人还有些渊源。”

“当日方大人在百花楼上作下的那首《卖炭翁》里的老翁,正是刘采春的爷爷刘老汉。”

“倭寇来袭时刘采春躲在堆积成山的炭堆里,我们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昏死过去。”

方永耐心听着李信的介绍,自顾自打量着吞咽馒头的几人。

大隋关塞要道都设有治安场所,称之为亭。

十里设一亭,三十里一长亭,负责查验过往旅客,官府要文传送和缉拿贼盗等杂事,类似于后世的派出所。

亭中设有亭长和三两名副手,大都是服过兵役之人。

方永把目光放在了李如松和刘牢之身上。

“方府没有什么特别的规矩。”

“但必须做到令行禁止,对方府忠诚。”

“其次,方府一视同仁,所有下人每个月的月俸都是十两银子,如果做得好,工钱还会向上叠加,每人每月轮休五天。”

“我看二位兄弟都当过兵。”

“府中家兵还有几个位置空缺,你二人可愿做我方府的家兵?”

刘牢之和李如

松对视了一眼,几乎同时点了头。

方永见状,侧身向李信抱了抱拳。

“劳烦李信将军带他们去找定彦平,让定彦平安排住所。”

定彦平除了偶尔帮着照顾后院,主要的任务就是帮方永训练家兵。

有定彦平帮忙,三个月内,他有信心培养出一批可以和军伍精兵相匹敌的亲卫。

目视着李信带二人离去后,方永把视线放到了杜秋的身上。

身穿一件旧布长裙,约莫三十出头,模样清秀,一双像是精灵的耳朵带着几分灵动,给人一种清晰脱俗之感。

他总觉得这个女人有些眼熟,似乎是在哪里见过。

但具体在哪里又想不起来了。

府上恰好需要一个琴师,杜秋的出现倒是给他省了不少麻烦。

“你会弹琴?”

杜秋点了点头。

方家公子可能不记得她,但她却对方家公子刻骨铭心。

八年前她应邀来方府奏曲的时候,方永还曾轻薄过她。

碍于当时方家给的钱财足够,这事才没有闹大。

“妾身不仅会弹琴,还会唱曲,奏笛、吹,萧和古筝也会一些。”

杜秋声音突然激动起来。

“方大人若是喜欢,妾身愿意以五百两银子的价格卖身方府。”

方永微微皱眉。

五百两银子,都可以在金陵城内买一座上好的府邸了。

“你要那么多钱做什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