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不入仕不屯兵(2 / 2)

好歹也是龟缩在家里研究了近二十年琅琊阁珍藏的女人,她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会比沈碧落差。

一股淡淡的火药味飘进了方永的鼻子里。

方永摇头打量二人,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了一抹笑容。

这两个女人皆是凤眼星眸,美貌与智慧都是远超于同龄人的存在,平日里也都相敬如宾,各有各的算盘,此时此刻却在为了方家的利益互相看不对眼,倒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眼看王皓月的手就要放在沈碧落的脸上了,方永脑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

“不!”

“接下来既不入仕,也不屯兵!”

王皓月扭头望向方永,一脸惊愕道。

“那相公想做什么?”

方永猛地从大椅上坐了起来,掷地有声道,“开辟下一个产业!”

方永无视两女的目光,自顾自的走到了桌边,拿起笔墨在宣纸上抒写了起来。

“借用你们沈家和王家在朝廷里关系,替我联系所有能联系到的知府和县令,告诉他们一个消息。”

“只要地方衙门出力,我方家愿意以县为区域,每个区域出资万两白银,举办中秋诗会!”

谈话间,方永便写好了一封简单的书信。

方永向甄德帅招了招手,兴致高昂的吩咐道,“让还待在后院的下人立刻印刷,回头我会通过仙衣阁和食为天,讣告天下。”

短短一年不到,方家的权势已经远超当年

,变成了江南地区的顶尖存在。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而今就连朝廷都开始打压他的功绩,要是再不懂得避其锋芒,难免会成为众矢之的。

故此现在最重要的既不是养兵壮势也不是进入仕途,而是想办法稳住方家现在的地位。

最好的办法,便是博取声望。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中秋时节了。

像是金陵城这类经济较为发达的城池会出现一些民间举办的诗比、赏花灯之类的大型活动,不过仅限于民间,不成体系。

对于那些出生苦寒的学子而言,除了科举,只有除夕诗会和元宵灯会,才是他们真正在官员面前展现学识博取眼球的机会,中秋虽是好时节,却也很难引起这些人的兴趣。

但要是各地衙门都参与进来就不一样了。

一旦有衙门参与,就会引起当地世族豪绅的注意。

一旦引起了世族豪绅的注意,那些苦寒学子为了寻求出头的机会,便会挤破头的参与进来。

出生贫寒的读书人和寒门学子不同。

譬如他自己出生于方家,虽然中道崩落,确也算是地方望族。

那些出生贫寒的人就不一样了,好比已经被沈家搞得下落不明的江阴县令林子聪,年轻时就只能借着帮方家搬运布匹的机会,从方家借书籍回去抄录研读,加上其本身分发刻苦得到了方家器重,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这还算是运气好的,那些找

不到机会给乡绅员外做事情的读书人就过得更加艰难了。

然而在相对安定的年代,穷苦大众只有读书才可能有出头的机会。

方永想做的,就是给这些人创造机会。

而地方衙门不用出一分钱就能给自己创造政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