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喂狗(求月票)(1 / 2)

回档少年时 邓丁 314 字 6天前

第二天是周六。

张云起把其他事搁在一边,去望城。

他的第一站是区政府。

从1994年开始,国家开始实行大小周休假制度,刚好赶上小周末,周六区里面的老爷们也上班。

张云起一行人赶到的时候,区里会议室里坐了不少人。显然是在等他。

率先开口的是李季林,他互相介绍了一下,区长王林君,农业局局长周春华,乔口镇镇长廖健都在,乔家村那边来的是村支书乔明柏,以及几个村民代表。

简单聊了几句后,正式开会。

联盛集团这边,率先开口的是杨瑾,

她一身黑色职业套装,头发盘着,一副女强人扮相,在这样一个场合没有半分怯场,直接讲道:“各位领导好,我是张董的助理,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情况。”

她说道:“我们联盛集团决定在乔口镇落地这个项目前,专家团队做过缜密的土地勘探调研,乔口镇平时的水田流转的均价在170元亩左右,为了充分配合区里和镇上能够好做农户的工作,尽快推动项目落地,集团经过讨论,将均价上浮到200元亩的标准,给镇上集中收储留下30元亩的空间,可以说,我们已经摆出了最大诚意!”

顿了一顿,杨瑾继续道:“我们联盛集团虽然是一家纯民营企业,但是为农村农业事业的发展,从始至终都愿意让出一部分利益和我们的农民群众共同分享。因为联盛专注于三农市场,农民就是我们的利益共同体,只有让农民得到实惠,激发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我们才能越做越好。这些不是我们在会上随意夸自己,各位领导可以好好了解一下联盛集团在江川农村地区经营的事业。”

说着,杨瑾把提前准备好的资料分发给了在场的领导,随后,她又说道:“现在望城这个项目的情况是,乔家村村委会收地,搞出来的350元亩年的价格,相较于市场高出一倍有余,放眼整个里津,没有这么贵的水田,放眼整个湘南地区,也不会有!”

杨瑾的声音拔高起来:“我们可以简单的算一笔账,乔家村要价350元亩年,其他村的农民肯定要跟进,五千亩地,先不算市场价格逐年上浮的情况,20年下来,我们需要支付三千五百万元的地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联盛集团难以承受这样的前期投入成本。”

乔家村支书乔明柏敲了敲旱烟杆。

他听到这里,忍不住讲道:“这位年轻老总,你说的有道理,不过,你也可以先听听我们的意见,我们村的地价格确实不便宜,可是这里面涉及到很多方方面面的问题,乔家村地理位置优越,土壤肥沃,温高光足,一亩水稻产量能达到500多公斤,另一个方面,这些地里种的庄稼可是当地老百姓们一整年的口粮,也是交提溜款、统筹款以及公粮的唯一来源。你们是大老板,你们厘的清白,农民没工作没保障,全指望着那点儿地营务生活,你们现在要收走,谁情愿?为这事儿我嘴皮子都磨破了嘞!”

顿了顿,乔明柏又讲道:“先不提我,说区里面的林区长,镇里面的廖书记,为了这个事情,他们三番五次跑起去乔家村动员,风里来雨里去的!苦口婆心呐,现在好不容易说服了村里的村民,这时你们如果要撤资,是不是过河拆桥了?而且农民的土地已经荒废了,你们拍拍屁股就想走人,天下哪有这样式的好事?”

乔明柏又讲道:“至于价格贵了点,这个我也承认,也能够理解农业经营不容易,要不我提个不成熟的意见,这样搞,联盛集团和乔家村的土地流转租金定在350元亩年,这个动不了,但是我们可以签订保密协议,我可以保证这个价格不外传出去,不影响你们在其他地方流转土地。”

一直没发言的张云起听到这里,愣了愣。

这他妈要么就是一个生孩子没屁眼的主意,要么就是一个要钱不要脸的主意。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这时候区长王林君敲了敲桌面,说道:“这个嘛,也是可以考虑的。但是,要不这样吧,张董事长,你可以先实地去了解一下当地的情况,然后大家再讨论出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出来。”

顿了一顿,王林君又说道:“项目还是要搞的,一定得搞,这是市里面对接的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但是,不能让老百姓们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这是必须摆在前面的基础条件!”

王林君给这个会议定了调。

张云起听明白了,老百姓的利益不能受损,联盛集团可以!

这时候王林君扭头望着张云起,笑道:“张董事长,你要不要说两句。”

张云起笑道:“不用,先去看看再说。”

会议就这么结束。

张云起一行人离开区里,坐车去乔家村实地了解情况,农业局局长周春华,乔口镇镇长廖健陪同,乔家村支书乔明柏领路。王林君开完会就走了,没去。

张云起和李季林同坐一辆车。

小武开车,杨瑾坐副驾驶,奔驰驶出区里之后,张云起问李季林:“乔家村的情况你有没有了解?”

李季林叹了口气,说道:“我让马史找人打听了一下,乔家村全部都是乔姓,同种同脉的,宗派意识特别强,前些年村里冒出了一个强人,叫做乔志武,搞赌场起家的,这些年里纵横里津市,挣了不少钱,在望城一带赫赫有名,因为乔志武在家中排行老三,人称乔三爷。”

张云起怔了怔:“乔三爷?”

李季林扭过了头来:“你认识?”

张云起摇了摇头,只是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坐在车里想了一会儿,他才记起来这个乔三爷是谁,在后世里津算得上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张云起前世在里津生活了二十六年,对这块地界上的大人物虽然从未有机会谋面,但是总会在网络媒体上和一些街头闲话当中有所耳闻。而相较于别的大人物,乔志武颇多游走于灰色地带的传奇经历和引爆里津大地震的最终结局,让他印象深刻了些。

这人最大的特征就是争强斗狠。

他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未成年的时候跟着家族中的长辈学泥瓦匠手艺,后来又在里津城里跑摩的,但是这个人沉迷赌博,挂了一屁股债,大年三十东躲西藏,被债主逮住了,腿被打瘸了一条。

乔志武虽然好狠斗勇,但并不是一个莽夫,人很聪明,抓住了80、90年代的草莽们发家致富的核心路径,搞工程承包,赚了些钱以后,又搞起了地下赌场,渐渐地,身边围拢了一帮狐朋狗友,成立企业,通过放高利贷与收债赚钱。

短短几年时间,乔志武赚了大笔的钱。正是从那时起,昔日的“乔三伢子”成为了里津名声在外的“乔三爷”。又因为瘸腿,还有一个“乔三瘸子”的外号。

乔志武虽然通过开设赌场完成了原始积累,但在80年代末依旧只是一个混混,与多年以后身家几十亿,通吃黑白的里津大佬相距甚远。真正让他发生变化的,是在90年代初与区里市里的大人物结缘,并且借助这一人脉网络,进入建筑、房地产领域,积累起不菲的身价,叱咤里津。据说到了2010年后,乔志武一张银行卡里的流水就高达六七十亿,妥妥的湘南“现金王”。

乔志武的核心人脉,就在望城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