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年少慕艾(2 / 2)

阿辉陷入沉思中,阿嬷在知道阿辉的问题后做了回答,就是不想欺骗对方。此刻的阿嬷也不知道面前的男孩子会怎么做,这么做更多是让不能接受的人早些退出。

他也明白为什么阿嬷会想办法让女儿学习刺绣,想要让女儿有赚钱的能力吧?即使有一天阿嬷不在了,阿罗不能左右逢源,但还是有一份收益。

想清楚的阿辉从心里羡慕阿罗,要知道阿罗有一个好妈妈,这是他从来没有得到的亲情,从黄家人身上就没有感觉到几分亲情。

他还发现了一件事,从阿罗和阿嬷的互动中可以看出来,阿罗不是没有感情的付出,只是她不会轻易给与,要一点点建立信任,才能成为阿罗的朋友。

有了想法的阿辉最终决定接着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还是会给阿罗送来了果子,其实果子在这里并不怎么值钱,只要花些力气都是能够搞到,只不过吃个新鲜而已。

作为乡下的孩子阿辉很清楚这一点,但他如今能够给阿罗母女两个人的谢礼,也就只有这些东西,不值钱,但多少还是心意。

阿嬷收到果子时一开始有心不要,但怎么也是孩子的心意,收下后就告诉阿辉不需要送果子,希望他有时间的话多多读书。

听到这句话的阿辉眼睛一酸,一个外人还惦记着自己要多点念书的时间,可家里人却恨不得自己在休息日全天下地,就是不下地也要干活,人和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

想要哭的他很快就没有想下去,很快就收起刚刚涌起的泪水,他告诉阿嬷:自己采摘果子没有花多少力气,都是休息时间给家里干活时顺手摘下,真的不值钱。

阿嬷听说后叹了一口气,虽然她很反感黄家人的所作所为,但阿辉是黄家的孩子,她一个外人真的无法插手太多的事情,就默认了阿辉的行为。

因为发现女儿渐渐熟悉了阿辉,没有多少抗拒,也就是说阿罗可以认识更多人,想到这里的阿嬷心里多了几分兴奋,很期待女儿接受更多的人,要是能够克服心理因素就好了。

但阿嬷后才发现女儿可以接受外人,但时间要很长,对方要有足够的耐心,如果做不到,女儿还是无法接受,就最终放弃这想法,女儿心理上的问题真的不好克服,还是慢慢来吧!

就这样阿辉一次次过来,尽可能帮阿嬷做些事情,即使阿罗见到他不说话,阿辉也会特意给她打招呼,让她渐渐熟悉自己。

一开始阿罗见到他时有些战战兢兢,不怎么说话,就如同小蜗牛一样缩回自己的壳里,根本不怎么搭理阿辉。后来好了很多,开始慢慢接纳阿辉。

人作为群居生物,即使阿罗心理上有问题,也不等于她喜欢完全一个人,阿辉的行动让她慢慢接受了,她能够和他说话,甚至后来会让阿辉陪着她出门。

阿辉并没有想要因为想要和阿罗母女打好关系就放弃学习,他努力抓住一切时间学习,而阿嬷找到一些复习资料,让阿辉有了更多的题库,在这个过程中阿罗和阿辉相处更多像是小伙伴。

三年过后高考报名时阿辉琢磨了半天自己要报的学校,发现自己对科学并没有太多的天赋,而是更喜欢打仗,最终他考上了军事院校,一去就是好几年,但常常会写信回来,阿罗母女则会寄食物和衣物过去。

有一天阿辉突然回来了,三个人相见时一开始有些陌生,阿辉变了很多,后来就发现阿辉不单单外貌变得更加硬朗,人也变得主动了很多。

阿嬷就发现那个男孩长成了男人,不再是有些腼腆的孩子,而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这一次回来是有企图的。

阿嬷很快就发现了阿辉的意图,他想要更进一步,想要做阿罗的男朋友,思索了半天的阿嬷决定打开窗户说亮话,她不想两个人结婚后又感觉不好,最终分道扬镳。

离婚只怕对女儿是一个重大的打击,阿辉离婚后只怕还是抢手货,而女儿却连最好一个谈得来的人也没有了,别说什么夫妻离婚之后还是朋友,根本做不到!

想了半天的阿嬷决定主动出击,就在阿辉再一次上门一起外出,她专门叫了一辆车,一行人就直接去了一个地方,阿辉有些奇怪,因为母女两人还带着一束菊花,这是什么意思?

到了地方后阿嬷先下车,阿辉带着几分好奇跟着,阿罗则很清楚这里是那里,因为整个人有些肃穆,手里捧着那束花。

等到了一个坡下阿罗把花束放下,母女两个人鞠躬,阿罗眼睛里出现了泪光,阿辉虽然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但还是跟着鞠躬。

阿嬷朝着阿辉说:“你过来一下,有些话我想要问一下。”说完就看了一眼有些犹豫的女儿,“阿罗就在这里多陪陪爸爸,等会妈妈再叫你。”

什么?这里是阿罗爸爸的坟墓?不能吧?阿辉有些迷惑,因为这里完全没有任何标记,根本看不出来坟墓的痕迹,一时间他还以为自己遇到了和一代天骄一样的墓陵,不应该吧?现在还有这种规格的墓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