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刘郎才气(2 / 2)

经过刘备的述说,关羽和简雍才知道,在筵席之上,黄氏家主和刘备之间并没有达成什么合作的协议,反而是达成了一个剿匪的协议。

黄氏出钱,刘备出兵,一起剿除济南国以及周围的盗匪,这黄氏直接给了刘备一份名单。

关羽闻言有些好奇的问道:大哥,这本来不就是合作之后所应该做的吗?

保证士族的安全是与之合作的军阀的一个固定任务,毕竟这些士族出钱出人如果连自己的家都保护不了,那可真就是笑话了。

关羽出身寒门不明白这些,但是简雍却是豪强出身,他对这个太懂了,立刻就说道:这济南国中不可能没有剿匪的。

若真是如此,那这城池早就被攻破,这些豪族都是尸体了。

怎么可能还需要主公去剿匪呢?

青州的主要盗匪都在临淄那个方向,那里是青州最富裕的区域,青州北部的盗匪不算是很多。

这下关羽和张飞都明白了,张飞的暴脾气顿时火冒三丈,提起丈八蛇矛就要去捅死那黄氏家主,这狗贼是不是想要坑我们?

刘备摇摇头道:不一定,但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

我们初来乍到,还是要小心行事,摸清楚这里的状况,否则很容易就掉进坑里。

明日天亮之后,威硕,不知道你在济南国中可有好友,若是能探知一些消息,那就再好不过了。

刘琰轻捻胡须道:玄德公放心,这件事就交给琰了。

他刘琰别的不行就是名声大,朋友多,走到哪里都有人请客

吃饭。

翌日。

刘备军按部就班的依旧驻扎,井井有条的修整着,刘琰则开始散发自己的名士魅力。

不出几日,刘琰就已经和济南国的名士圈子混熟了,这些名士别的不说,消息是绝对的灵通。

什么?这黄氏巧取豪夺?结果仇人太多,那些义军指名点姓要杀他?

刘备满脸惊讶的问道,周围几人同样是见了鬼一样的表情,万万没想到竟然是这样。

这天下的士族想要发展起来,多多少少总是要昧点良心的。

但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不做那些丧尽天良的事情,一般都得过且过,就连洛氏都不以太高的标准来要求这些人。

况且一般士族也不敢真的平白无故的就抢夺。

谁知道会不会什么时候就被复仇的人杀了,或者被某一个热血青年一弩钉死。

按照现在的社会风尚,死了白死,很多人都比较收敛,一般都是打着交易的幌子,趁着荒年收地。

虽然这么干不地道,但毕竟是你情我愿的交易。

这黄氏竟然能被本郡士族评价为巧取豪夺,这到底是......

到底是什么禽兽?

这是所有人心中想说的话,就连士族都看不下去,不愿与之为伍。

刘琰又将自己所了解到的有关于黄氏家主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说出来,越听刘备越震惊,张飞瞠目结舌道:这狗贼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这不仅仅是张飞的疑问,同样也是其余众人的疑问,按照他这种做法,早就该死了,上一个恶贯满盈却安稳如常的是十常侍,那是因为一直待在皇宫之中。

那些民间的义士再猛也不可能进皇宫之中去杀十常侍,但是十常侍那些为非作歹的亲戚被仇杀的可实在是太多了。

刘琰苦笑道:这黄氏家主知道不安全,一直待在庄园之中不曾外出过,而且他舍得花钱,还是有许多人会为了钱财去保护他,以及去剿灭那些和他有仇的盗匪的。剿匪!

刘备等人脸一黑,关羽愤然道:这狗贼是把大哥当作那些为了利益而奔走的亡命之徒了吗?

不仅仅是关羽,赵云这种脾气比较好的人也愤怒起来,张飞更是大声嚷嚷着,大哥,让我去一矛捅死他!

刘备性格刚烈,自然更是受不得这种刺激,愤声道:真是欺人太甚,欺压百姓之辈,也配与我刘备同席饮酒?

还用那些虚假之言来蒙骗我,这难道不是败坏我的名声,毁坏我的道义吗?

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样的恶贼竟然堂而皇之的列在郡国之中!大汉的社稷难道不是这些人败坏的吗?

若不是这些恶贼,百姓怎么会生活在困苦之中,又怎么会有那百万太平军揭竿而起?

若不是这些恶贼,没有太平军,大汉的天命怎么会失去呢?

若是不能杀了这恶贼,我刘备就枉为刘氏的子孙,就对不起天下人称我这一声玄德公!

刘备下定决心要和这黄氏拼一拼,这实际上是颇为冒险的一个举动。

若是比武力的话,那刘备自然是要比黄氏强的,毕竟黄氏不是吕氏那样甚至能聚集兵员过万的大豪族,他只是一个郡县之中的豪强罢了。

刘备有三四千精锐步骑,在济南国中是当之无愧的军队实力最强,就算是放在整个青州,只要他招募一些辅兵,同样是最顶尖的实力。

之所以冒险是因为黄氏毕竟是士族豪强,极有可能会让整个济南国乃至于青州士族豪强对刘备产生恶感。

虽然黄氏名声不好,许多士族豪情都很反感他,但这毕竟是士族

豪强内部的事。

从外面来的军阀对本地士族豪强动手,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行为,那些保守的士族豪强领袖会将这个视作挑衅。

一旦州郡士族对刘备排斥,那他想要盘踞青州的计划就会彻底破产。

毫不夸张的说,在这个时代,没有士族支持就是百分百成不了事的,就连董卓都有凉州士族支持,公孙瓒有幽州士族支持。

但即便是这么凶险的选择,刘备听到的却是毫不犹豫,斩钉截铁的三道声音:好!

他望向关羽、张飞以及赵云三人,只听三人齐声喊道:愿随大哥(主公),除此恶贼!.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和刘备从微末时就因为志趣相投而混在一起的关张赵三人,自然是同类型的人。

他们对刘备的选择毫不意外,并且发自内心的支持。简雍和刘琰对刘备都比较了解,知道眼前这个人是真正贯彻仁义之道。

知道这些事一说,刘备他肯定要动手,就算是把现在这些基业都赔进去,他也不会有丝毫的犹豫。

无论心中如何想,在表达了一番自己的意见之后,两人还是紧随其后表达了支持。

刘备眼见自己这么冒险的行为众人却毫不犹豫的支持,他颇为感动甚至带着些许哽咽道:诸位,有你们相随,是备的福气啊。

既然如此,那便为济南百姓除此害!

既然定下了要除掉黄氏以及其他和黄氏同流合污的豪强的计划,那就要好好规划一番。

只要是打仗的事情,就不能掉以轻心,即便是狮子搏兔,也应该使用全力。

帝既别瓒,率众出幽入青,一日三战,青州贼溃,作鸟兽散,帝率精骑三千余渡河而南,入济南国。

济南国有豪强黄氏,素闻帝威名,设宴款之,以声乐舞姬惑,帝初见,察黄氏怪异,诈作饮宴颇欢,数曰:歌不止,舞不歇矣。

黄氏以为得,帝又诈醉离席,使琰风闻,果得黄恶,罄竹难书,帝及诸将亲近皆愤然,帝乃掷书于地,怒曰:此贼,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彰其恶行!

有士人进曰:主公息怒,吾等外间率军而至,擅杀郡中士族,恐日后无立锥之地矣,还请主公三思。

帝愤然曰:吾少时立志,平天下不平之事,救天下苦命之人。

此岂虚言乎?

百姓受难若此,吾亲目历历,不拔利刃,不除恶贼,安敢以仁义立于天下之间哉?

帝语慨然诸将群臣皆奋然冲冠,又告士卒,各持兵刃,引黄氏出府,云有强弓,一箭毙之,又破族府,妇孺皆留,有罪皆杀,三日乃终。

黄氏族灭,随从族灭者六,皆有大恶,血腥屠戮,国中一时震惊。

稍倾,国中父老百姓箪食壶浆慰劳,有壮士越三县而一夜至,泣泪跪于军前言称以命还恩。

济南国中寇,亦有率众归于帝者,国中有士人奔帝,曰:使君仁义,吾等敬服,愿为门下吏。

军中喧嚣,至郡国名士拜见乃止,帝收郡国子弟、亡命盗匪,以作锻炼,合众两万,号为青州。

三月,帝移师而南。——《季汉书·宣烈本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