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第 69 章 【三合一】“新店之星”……(2 / 2)

为了说话方便,评审员们挑了个包厢。

坐定后,五人中唯一的女性食评家开口道:“你们觉得这一路上,有可能得奖的餐馆么?”

另一个同样较年轻,扎着马尾辫的食评家想了想:“要我说,白家绝对没问题。”

最后一个较年轻,戴着眼镜的食评家笑道:“你这回答够狡猾。白家那么多分店,每年都会占一两个位置,若非协会有规定,同一公司或家族旗下的分店,一年最多得两个‘新店之星’,那得奖的只会更多,白家当然没问题。”

老饕唐源是标准生意人模样,微胖,弥勒佛般乐呵呵的:“我倒觉得这话没错。我们不知道所有入围者的水平,说不定恰好我们评审的这十几家餐馆水平格外高,或者格外低,结果没什么是一定的。”

食评家赵甫面容严肃,不发一言,只偶尔看一下表,计算上菜时间。

听到动静,为防暴露身份,评审员们不约而同闭上嘴。

上菜的是兼职服务员的杨阳:“套餐a:酸梅椒盐排骨、麻婆豆腐、银鱼羹;套餐b:四喜丸子、油爆腰花、蛋羹;套餐c:铁板羊肉和羊杂汤配烤饼;套餐d:香辣蟹和秃黄油;套餐e:香辣蒜蓉烤鱼和白菜豆腐汤;套餐f:鸡翅煲和排骨汤。”

“甜品椰汁桂花糕和樱桃酸奶冰酪各三份,后者容易融化,您们什么时候要了下来下面叫一下。最后是两样酒水,青梅酒和白葡萄酒各三杯,都上齐了。”

杨阳干脆利落地把菜从托盘上放下。

每份套餐上菜之间有间隔,但是很短,一眨眼的功夫,才都已经上全。

评审员们不约而同地想,看来这家餐馆的大厨,对时间把控得很好。

中餐不同于西餐,上菜讲究一个快。

从上菜的速度,也能侧面反应大厨的能力。

每一道菜都热气腾腾,香味铺面而来。

评审员们不约而同地咽了口口水。

光看卖相,就知道大厨手艺肯定不俗。

六样套餐是放在一起,一道评鉴。

赵甫先夹了一筷子离他最近的香辣蒜蓉烤鱼。

先看外表——外皮酥脆,裹着红亮的酱汁,卖相极好,随后才放入嘴中,细细品味。

一口下去,赵甫本来略微闭上的眼睛倏然睁开。

烤鱼外皮酥脆,里面的鱼肉却是雪白又软嫩的。夹鱼肉的时候,会顺其自然裹上一层酱汁,这酱汁完美结合了香辣和蒜蓉的做法,带着辣椒和蒜蓉的香味。不是那种会让人感觉痛的辣,比起辣,更多的是香,因为同时还有蒜蓉,所以滋味格外丰富。

又尝了几口爽脆而入味的配菜,喝了一口水冲淡嘴中味道,才转向其他的菜品。

这烤鱼,说实话,十分惊艳。

不知道其他菜,能不能给他同样的惊喜。

赵甫下一个瞄准的,是铁板羊肉。

羊肉还在滋滋冒油,热腾腾地要一口,红烧和香辣的风味融合在一起,软烂的肉中溢出汁水,是不输给烤鱼的美味。

酸梅椒盐排骨酥脆酸甜,香辣蟹鲜美无比,鸡翅煲这种家常菜,也是种热腾腾的能温暖人的美味。

大家都是专业的,每道菜只尝一两口,就得转向下道菜。

平日里早已习惯,今天却有些意犹未尽。

这菜实在过于好吃,简直时刻都在挑战他们的专业度。

等菜尝得差不多,马尾辫食评家下去叫了冰酪,大家开始尝甜品和酒水。

冰酪酸甜,椰汁桂花糕清甜不腻,两样自酿酒水经过裴宴一次次的改进,更是格外的香气逼人。

终于评审完,大家纷纷抓了刚才印象最深、最喜欢的菜来吃,一边吃一边感慨:“这家店水平实在很好。”

“确实,每道菜的水平都非常稳定的高,没有什么短板,包括甜品和酒水都能成为加分项。”

马尾辫补充:“我刚才下去要冰酪的时候顺便看了一眼,秃黄油和几样汤是二厨做的,不过大厨有指点过好几次,她技术确实好,一下子把汤和秃黄油的水平也稳到了其他菜差不多的水准。”

等吃得差不多了,评审员们才开始准备打分。

他们一向是现场打分,刚刚品尝过,印象最深的时候,打出来的分才最为准确。

“新店之星”的评审,满分是10分,一般来说9分以上就算是高分了,9.5分以上就是超高分。

三位年轻评审员不约而同给出了9.5分以上,然而赵甫和唐源却迟迟未定。

赵甫思考片刻,说:“你们这分有点太高了。”

女食评家一愣:“赵老,这手艺配得上这个分啊?”

赵甫摇头:“她的手艺确实很好,但这家店大厨实在是太年轻,这家餐馆的名气也实在是虚了点,我认为分数还是得压一压。”

赵甫今年快六十岁,是老牌食评家,性格也十分古板。

他来之前按照习惯,查过裴氏食府的网上评价,发现网民对这家小饭馆的评价,很多都是“网红小饭馆”。

又看了下裴氏食府过往事迹,的确有不少疑似营销推广的做法。

营销推广,对于一家餐馆来说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到了“网红”的地步,多少就有点过于浮躁了。

这家餐馆的大厨,手艺确实很令人惊艳。

然而,她实在太过年轻。

年轻人,本身又比较浮躁,很容易被荣誉冲昏头脑,飘上天,最后闹成“伤仲永”的下场。

于情于理,给太高的分,赵甫都觉得不太合适。

女食评家迟疑:“可是,s省还有宋家,压分的话,这家店多半就无法得奖。”

赵甫说:“我们的职责是打分,最终是否得奖与我们无关。”

“本身裴氏食府去年刚刚开业,得‘新店之星’的机会有足足三年,第一年得不到,问题也不大。事实上,我觉得等它沉淀一两年,等名气不那么虚的时候再给,更为合适。”

三个年轻食评家互相对视,的确,赵甫说的很有些道理。

他们也见惯了年轻时一片大好,后面飘起来不好好

【请收藏本站q.yfwaji.cnet】您现在阅读的是《退圈后我成了国宝级厨神[穿书]》69.第69章【三合一】“新店之星”……

磨炼厨艺,最后水平一落千丈,客人抱怨不喋的案例。

不是每个人都是黎白昕,咸鱼了好几年,回来还能更上一层楼的。

裴氏食府的名气有些虚,也是事实。

一旁唐源也连连点头:“赵老说得是,给高分,确实是不合适。‘新店之星’这种重要奖项,如果年轻人得奖后飘了稳不住质量,那就不妙了,甚至会影响到协会。”

唐源附和赵甫,除去觉得赵甫说的有道理以外,其实还有私心在。

他本身是做生意的,跟宋家有生意往来。

整个s省,跟宋家有一争之力的也就只有裴氏食府。

比起裴氏食府,他更希望看到宋家酒楼得到“新店之星”。

毕竟,万一宋家酒楼拿不到半个“新店之星”,生意肯定会被影响,说不定还会波及到他,他不愿意被影响。

如果赵甫不开口,唐源绝对不敢说这话,一看就有私心。

但是既然赵甫这么说了……他理所当然跟上。

确实嘛,裴氏食府才开业第一年,又不是宋家这种拿不到奖有大麻烦的。

这回就把奖让给更有资格拿奖的宋家,沉淀沉淀,明后年名气没这么虚了再拿奖,这不是皆大欢喜?

小团体里两个地位更高的都这么说了。

三个年轻的被他们带动,纷纷修改了评分。

本身,“新店之星”是手艺、名气缺一不可的奖项,根据名气等因素修改最终分数十分常见。

裴氏食府的名气和环境本来就都是减分项,比不上那些厨艺世家和多年名厨,他们也就是因为裴宴手艺太好,暂且忽略了这两点而已。

实际要较真起来,还是有很多能扣分的地方的。

当然,最终分数其实也不会降太多,毕竟裴宴的水平在那,基础分就高,按名气压也压不了多少。

最终得分,9.38。

其实9.2分以上,就妥妥能进入前18,奈何,裴氏食府同省还有宋家酒楼。

在出结果前十天,协会会给所有入围者发送拟名单。

当天,裴宴第一时间打开邮箱查看拟名单,满以为会在上面看到自家小饭馆的名字,然而没有。

只有宋家酒楼,最终分数,9.43。

宋家酒楼,宋怀仁看着屏幕上的拟名单,轻松地吐出一口烟,给宋宛如报喜。

果然,隔壁那黄毛丫头压根就不是他的对手。

裴氏食府。

裴宴坐在电脑前,僵了足足十分钟。

她紧紧皱着眉,思索没得奖的原因。公示时会显示拟获奖者的分数,同时所有入围者会得到自己分数,只差了0.05分。

难不成,就是因为名气不足?

邵清和从后厨出来,撩了下散落下来的金发,笑道:“怎么,得奖太激动?”

裴宴看向他:“名单上没有裴氏食府。”

邵清和笑容瞬间消失:“怎么可能?”

上前看了一下,果然没有,只有宋家酒楼。

裴宴皱眉道:“难不成就因为名气差了一点?”

“我们的名气没低到会影响结果的程度。”

邵清和转来转去,忽然抬头:“你记不记我之前说过,因为评审员个人偏好,有时会导致压分和抬分的?咱们多半就是遇上了这种情况。”

“理论上,专业的食评家不能有个人偏好,但是实际情况中,很多时候食评家会无意识产生偏好。打个比方,本身就嗜甜的,吃比较甜的菜,就会心生喜爱;而本身很不喜欢甜的,吃同一道菜,可能就不怎么喜欢。”

“‘新店之星’实际评判中还有名气这一影响要素,个人偏好影响就更大。但凡评审员里有比较古板的,觉得咱们家就是个网红小饭馆,名气不够。他们倒不一定是故意针对我们,但肯定会进行压分——就好像一些电影奖项,评委觉得某个演员太年轻好看,对演技要求反倒更加苛刻。”

“你的分数,跟宋家酒楼只差0.5,恐怕就因被为压分,最终没能超过宋家酒楼。”

邵清和停下踱步的脚,看向裴宴:“老板,赶紧提出申诉。”

不用他说,裴宴已经打开申诉网页。

得到“新店之星”是她的主线任务,如果真拿不到,后果不堪设想。

哪怕是死马当活马医,她肯定也得挣扎一下。

但裴宴还是衷心希望,这不是一条死马:“如果真的是名气的问题呢?”

“无妨,”邵清和肯定道,“‘新店之星’虽说名气和味道缺一不可,但味道还是第一位。你的名气和宋家酒楼差距不算太大,只要味道能稳稳压过,就绝对能把属于你的奖项抢回来。”

“新店之星”的评审期理论上是一个月,但其实四月初,评审员们就得完成他们的工作。

剩下十天,是留给入围者们的申诉和再评时间。按照协会统计,每一年,至少都会有十个以上的入围餐厅进行申诉。

毕竟,“新店之星”不是世界厨师联合大赛这种大型赛事,能请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泰斗级人物当评审,确保百分之一百没有误差。

虽说评审员都是协会会员,能力绝对不差。

但是为了确保公平,分组和分配评审对象全是随机,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个组里所有评审员都比较苛刻,另一个组里所有评审员都比较宽松的情况。

同时,有时候也会有评审因个人偏好,有意无意地压分抬分。

虽说因为评委都比较专业,最终得分,不会有特别夸张的差别——顶多也就是一分左右的差距。

但像是分数过线,却没有超过同省其他对手,或者分数很接近前十八这种情况,差一分天差地别。

所以若入围者对最终结果有异议,可以随时提出申诉。

申诉之后的再审,采用的是加赛形式。

因为需要租借场地、邀请评审团队之外的评审员,需要不少人力物力。

所以,负责这一块的专员,会先筛除一些单纯是不服气所以胡乱申诉,一看就没资格进行再审的。

比如宣称自己很接近前十八,其实分数只有7.82分,差远了的。

再比如宣称自己跟同省第一很接近,其实连前十八都没进去的。

剩下的大概五六名,便会派出专员来初步审核,确保有花费人力物力再审的必要。

派出的专员,一般都是确定跟入围者没有什么商业交集,不会有任何私心的。

比如冯乙这样出了名脾气臭,不好讨好的食评家。

再比如,一些地位极高,压根不可能被售卖的大企业家。

陆白华坐在加长豪车后排,秘书正向他说明明天日程:“除此之外,协会那边联系您,问您有没有时间去进行审核。”

他用一手按摩着鼻梁骨:“是‘新店之星’的再审?”

【请收藏本站q.yfwaji.cnet】您现在阅读的是《退圈后我成了国宝级厨神[穿书]》69.第69章【三合一】“新店之星”……

“没错,”秘书说,“需要审核的一家正好在浔阳,组委会听说您来这边参加会议,便问您有没有时间。”

陆白华是华国美食协会的荣誉副会长。

他平时家中集团就够忙,大部分时候不会管协会内事务,这次“新店之星”虽说在组委会挂了名,但也就是派了两个下属去帮忙。

不过,陆白华本身对美食感兴趣,像是审核这种不怎么麻烦的活,有兴趣的话,他会专门空出时间。

“这家是没进前十八,还是过线但是没比过同省其他餐馆?”

“是后者,”秘书看向协会发来的资料,“您需要审核的是一家叫裴氏食府的小饭馆,这家最终得分是9.38,离同省第一9.43的宋家酒楼十分接近。”

“协会那边询问过两方评审员,裴氏食府的评审员说是因为名气问题,所以压了点分。协会认为有再审的必要,不过以防万一,还是得先通过审核。”

裴氏食府。

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陆白华思考片刻,恍然想起,几个月前他去方圆寺,当时了空方丈吃的素斋,就是这裴氏食府的小老板做的。

那素斋味道很好,他印象深刻,当时本想去店里坐坐,不过正好有个紧急会议,只能想着下次有机会再说。

他这种大忙人,这种小事转头就忘。

现在秘书提起来,才回忆起来。

一时产生兴趣:“那就去看看吧。”

司机掉了头,往槐南街开去。

陆白华本就在开完会回往酒店的路上。他住的酒店离市中心很近,很快就到了裴氏食府。

来得也比较赶巧,八九点,再晚一点,可能就要打烊。

下车前,想起作为审核员,不能暴露身份,便临时跟秘书交换了外套,又摘下手腕上价值百万的手表,这才往裴氏食府里去。

裴珠恰好在店里。

她最近备战高考,大部分时候都要学习,但是劳逸结合也同样重要,周末晚上,就会来裴氏食府坐坐,休息休息。

陆白华看好菜,跟裴珠对上视线,忽然怔住。

裴珠长得比她至急年龄年轻一些,看上去也就三十五岁上下,相貌也好。

但这不是他怔住的理由。

陆白华微微凝神,不知为何,他觉得眼前这女人,好像格外面善。

【请收藏本站q.yfwaji.cnet】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