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一样的(2 / 2)

然玉琭也十分了解康熙爷,他想是这么想的,可在他心里西学到底还算不得紧要的,朝中除了钦天监的几位之外,也就没什么专研西学算术的人了,更别提老百姓们才刚能温饱,能读书识字已是很不错的人家了。

玉琭虽是有心做些什么,可也知道自个儿的斤两,传播西学算术提高大清国力这样远大的事儿她可做不来,她且能叫康熙爷将汉人缠足的陋习给撇去便算是尽了最大的力了。

玉琭是满人,打小就没接触过缠足,身边也没这样的人,竟也一时忘了如今缠足风气正靡。

也就是前儿玉玳来瞧她说起家里的事儿了,提起近来伺候小妹玉琪的一个老妈子也不知是昏了头还是在外头学了什么不好的,竟给太太进言说要给玉琪缠足,如此才能更嫁个好人家去。

这话可把太太气得不轻,打了那老妈子一顿立即就发卖出去了,心说满人家格格缠什么足,且不说太宗时就已然颁出缠足禁令了,太皇太后也是不许满人缠足的,当今万岁更是甫一登基便连汉人也不许缠足了。

然禁令是下来了效果却不佳,汉人日日都拘着自家女儿不许出门,该怎么缠足还是照旧怎么缠足,也不能叫人挨家挨户查证去,弄得康熙爷也没法子,只能当作不知道也看不见了。

这禁令如同虚设,然也不知怎得,这二年下头竟还越发风靡起来了,玉玳给福成寻摸好人家的姑娘呢,也不拘着是满人还是汉人,这一打听可倒好,凡汉人家的适龄姑娘们,十有六七都缠了足。

他乌雅家最是忠于天子,自不能娶这样有违圣意人家的女儿,玉玳就在这余下的人家里挑挑拣拣,仍没给福成寻着合适的,只能又将这事儿搁置了下来。

“罢,慢慢来吧,不是一日两日的事儿呢。”

玉琭拉着康熙爷叹了一句,这话是劝康熙爷也是劝她自个儿呢,跑了神儿想到这一出也不好贸贸然就跟康熙爷说去,说了也叫人为难。

这日子一天天的过,待下过两场雪就要过年了,宫中又忙碌了起来。

康熙爷也整日忙着,除了寻常政务以外,这一快过年各地送来的请安折子也到了,康熙爷整日伏案,每每一抬头便见眼前一摞摞待处置的,只觉忙碌了几日一点儿进展也无,幸得几位南书房的大人们帮衬,倒也算不得太过费心。

除此之外还得一桩喜事,自先前平复了三藩之乱,收复台湾也提上了日程。

那郑经在吴三桂发动叛乱时便蠢蠢欲动,康熙爷早有防备,趁势收复了厦门和金门,郑经物理反攻只能退守台湾,如此看着是暂稳下来了,然康熙爷深知郑家人一日不除,大清朝海的大门便一日不稳,大清早晚是要将台湾给收复的。

然不等他对付郑经,郑经就耽于酒色一命呜呼了,叫他仅十二岁的儿子郑克塽继位,然实际上郑家大权早已旁落,被郑经的岳父把持,郑氏官员内心开始动摇,正是大清收复台湾的好时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