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初见华清长老(1)(2 / 2)

落难情缘 洪门十一少 4307 字 11个月前

张少飞不由得多看了这位被人尊称为二师兄几眼,见他气宇非凡,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张少飞跟着法如,穿过了寺院的回廊曲径。途中,张少飞从心里惊叹,这东禅寺比起其他寺庙,规模和气势可大得多了。

终于,法如领着张少飞来到了大殿。

张少飞透过缕雕着通花的棕色门棂,看到了里面的情景。

大殿里,红烛高燃,香烟缕缕,里面却是鸦雀无声。

一众和尚分列成好多行,坐在蒲团上,所有目光都聚焦到讲坛的法座上,专心致志地侧耳恭听。

讲坛的大红法座上,盘膝坐着一位古稀老和尚,他脸蛋国字形,红光满脸,花白的眉毛逶迤到两边,下巴长须飘皑。他正在给弟子们讲解着慧法学。他——就是把佛学和慧学融为一体的华清长老。

此时,华清长老的腔门不高,声音却洪亮悠长,好像吊钟敲出的声音在大殿内外回荡。

张少飞在殿外隔着木门,距离讲坛的法座有十多丈远,但对华清长老的释法听得十分清楚——

佛祖释迦出生在西天的昆迦罗瓦滋,他常在灵鹫山说佛法。他常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句话成了我佛的教条。“唯我”,不是妄自尊大的“小我”,而是“大我”,是为众生服务的佛心。我们用右手指天,左手指地,是表示苍天之高,大地之厚,是无穷的,任何人都可以分享到佛的生命之光。

张少飞在大殿外边听着,听着,仿佛有什么东西拨弄着他的心弦,发出的回音很邈远,也很深沉。

“华严宗尊崇《华严经》,而天台宗以《法华经》为其基本经典,净土宗则有《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而我认为《金刚经》……”华清长老讲完佛学后,随后是寺内和尚们一阵的欢呼。

法如不知什么时候已走到台前,清了清嗓子后,向台下宣布:“今天的释法到此为止,诸位回去后,应该对长老今天的点拨认真消化,好好领悟,勤力修行。”

众僧陆续走出大殿,各自散去。

华清长老从法座上站起,迈步走下法座的台阶。

法如向华清长老伸出双手,作搀扶状:“长老,小心。”

华清长老走下法座,站定以后,问道:“法如,今天我这一课讲得怎么样?”

法如满脸奉承之色:“字字珠玑,句句醒世,令人茅塞顿开,只觉得缕缕佛光、慧光,直照心田。”

华清长老用手捋着长须,眼珠凝定,不再多言。

法如身后的那位武僧净明向华清长老递过了锡杖。

华清长老拄着锡杖,在法如、净明和其他护身僧人的簇拥下走出大殿,朝方丈室走去。

当正陷入沉思的张少飞醒悟过来后,华清长老已离开大雄宝殿有七八丈远。

张少飞连忙在后面叫道:“长老请留步,长老请留步!”

此时,华清长老侧着脑袋,只顾听着法如向他讲着什么,加上四周人多嘈杂,并没有听到张少飞的叫喊声。

张少飞急了,一边奔跑上去,一边大声地叫:“长老请留步!”

华清长老等人闻声后,转过身子,见有位陌生人,便驻定了脚步。

张少飞趋步上前,双手合十:“长老有礼。”

华清长老目光像闪电一样射向张少飞,审视着这个陌生的不速之客:

这位英气勃发、一表人才的青年人天庭饱满,额角显凸,两耳垂肩,确有灵气,但身上的蓝黑色粗麻衣污秽不堪,上面泛起了点点的白色。显然,这是长途跋涉期间,身上的汗水蒸干后残留在衣服上的盐渍。衣服被途中的荆棘勾划起条条丝痕,破破烂烂,他脚上的草鞋也磨得破烂了,脚趾头有一半露在外面。乍地望去,跟漂泊流浪的乞丐并无多大的区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