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秉烛夜谈(2 / 2)

落难情缘 洪门十一少 3080 字 6个月前

皇帝老子的赐号嘉奖,是多大的荣耀啊!然而,道楷禅师却拒不接受。

他说:“我一个出家人,专心致志学佛修禅就是了,要这些世俗的名利有什么用?”

天下竟有如此不识抬举之人!

宋徽宗感到皇家的尊严被损,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不由得雷霆震怒。他一道旨意,命令大理寺收押道楷,严肃查办!

不是上天堂,就是下地狱。然而,道楷禅师宁可进监牢,也不被名利所动。

于是,他坦然接受了刑罚,披枷戴锁,踏上了荒沙漫漫的流放之路。

故事四:

宋朝至道元年,瑞鹿遇安禅师行将圆寂。他沐浴更衣后,自己走进棺材,让人盖上棺盖。人们常说,盖棺论定。遇安禅师的棺材虽然盖上了,传奇却来了:

三天后,弟子们按照惯例要将师父火化,于是就打开了棺盖。只见遇安禅师就像佛祖释迦牟尼圆寂时那样侧卧着。

弟子们见到师父的遗容,忍不住痛哭起来。

这时,本来已经死去多日的遇安禅师又活了过来,他从棺材里走了出来,升座说法,并严厉训诫弟子们:“此后,再打开我的棺材的人,就不是我的徒弟!”

说完,他重新回到棺材,寂然而逝。

……

这,就是禅者,这,就是禅者的风采:大智且大勇,洒脱而神奇。什么名利,什么生死,统统是过眼烟云。

“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归宗志芝禅师如是说。

禅,一片心灵的净土,一个心灵的家园。归来吧,回归你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逍遥洒脱的天性。禅的世界源远流长,深邃而广袤,空明而灵动。

它所蕴涵的般若智慧,它所阐发的顿悟思维,都可以使得我们直接契入宇宙人生的真谛,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与自然之理融合,与天地大道相应。

……

启迪智慧,感悟人生,激活思维,灵动心泉——在娓娓道来的讲述中,体验自然的哲理,感受生活的真谛,领悟神奇的智慧,实现禅的超越。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蛟龙入海增意气,猛虎归山添威风。古往今来,开悟的禅师人人顶天立地,个个昂扬如王。他们之间的勘验法战,棒喝截流,石火莫及,电光同通,相互撞击出光耀千古的绚丽机锋。

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机趣妙悟,心有灵犀。

读者、诸君大大,用心去领悟吧,您也是一位潇洒的禅者。

…..

再说玄觉在宝林寺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他便沿着活蹦乱跳的曹溪下了山。

路过曹侯村,那个卖糍粑的老婆婆热切地喊道:“师父,来,吃个糍粑,喝碗茶水,好赶路。”

玄觉脚不停步地回答说:“谢谢您,婆婆,我饱饮六祖法乳,不渴也不饿。”

老婆婆说:“可是,有人在这里等着你呢。”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是好友玄策。依然一杖、一钵、一斗笠,一副云游僧的装束。

“玄策师兄,你在外行脚一年,刚刚回来一天,便又要出行了?”

“你不也是一样?苦苦寻觅几十年,刚刚与心心相印的师父畅谈了一个晚上,就挥手告别了。真可谓是‘一宿觉’,好洒脱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