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精进辩(2 / 2)

落难情缘 洪门十一少 5630 字 6个月前

那三个僧人越来越近,契此终于看清了,是影清、影空、影净他们。

也只能是他们!

天华寺五百多僧人,人人严持戒律,个个精进修行,唯独他们三个偷懒耍滑,挑拨是非,屡犯戒条……

有时候,契此真有些怀疑,他们三个是不是出家人?现在,也不知他们闯下了什么祸端,招来了官兵捉拿。

契此虽然不喜欢这三人,但还是要想方设法救助他们。

他们干活的田边,有一个挡风遮雨、看管庄家的屋子。当影清他们跑到跟前,契此使个眼色,示意他们进屋,同时,他也急急忙忙招呼庄户们回屋里休息。

十多个庄户汉子行走在田埂上,形成一堵移动的高墙,再加上他们都身披着宽大的蓑衣,更把远处官兵的视线都遮挡了起来,并把庄户们脱下来的水淋淋的蓑衣给他们穿上,头顶戴上斗笠。

三个和尚摇身一变,成了种田的庄稼汉。

官兵们追来之后,在人群中没有发现僧人,便到别的地方追赶去了。

契此的机智与大胆,终于使得影清他们化险为夷,躲过了一劫。

官兵们远走之后,影清他们三个扑通一声,一起跪倒在了契此面前,痛哭流涕,一边责骂自己,一边诉说着对契此的感激之情。

原来,在中原进入了军阀混战时期,盘踞在山西一带的李克用更是穷兵黩武,连年四下征战。影清、影空、影净本来都是农民,被强行征来当兵。他们害怕在血淋淋的战场厮杀中命丧黄泉,便结伴当了逃兵。

在战场上逃跑,一旦被抓住,必定会被砍头。所以,他们有家难回,只好背井离乡,一路向南流窜奔逃。

然而,各地都在征伐打仗,哪里有一个安生的地方?两年前,他们流浪到江南的时候,又被浙东观察使衙门抓了丁。

他们自然不肯卖命,再一次从战场上脱逃,溜到了相对安静的浙东沿海。后来,他们感到四方为家,到处流浪,混迹江湖,时时提心吊胆,常常担惊受怕,不如躲藏到寺院里安全。只要剃了光头,穿上袈裟,就能得到信众恭敬、尊重,不愁吃,不愁穿,一切自有人甘心情愿供养。

于是,他们三个自己给自己剃了头,买来袈裟,谎称度牒丢失,在天华寺住了下来。

由于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出家人,所以,也不遵守比丘的戒律,打柴偷懒耍滑,偷偷杀生食肉……

因为他们的种种丑行一一被契此撞见,生怕老底被揭穿,他们就屡屡恶人先告状,想方设法陷害契此,力图将他们赶出天华寺……

现在,契此不但不记恨他们,反而以德报怨,在危急时刻救了他们的命,他们的灵魂受到了极大震动,所以决心忏悔自己的罪过,洗心革面,痛改前非。

契此将他们搀扶起来,关切地问道:“你们现在怎么办?已经被官兵发现了行踪,万一被抓住了,会被杀头示众的啊!你们快跑吧,找一个隐秘的地方藏起来,千万别被人家发现了。”

影清苦苦一笑,道:“天下之大,哪里还有我们的出路?只有真正皈依佛门,忏悔罪业,以求灵魂解脱。所以,我们现在就回天华寺,一则发露(公开)自己的罪行,二则请求云清方丈给我们剃度。”

契此由衷地赞叹说:“好啊,好啊!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殊途同归,只要最终能步入佛门,不管什么缘故,都是好因缘。”

佛门宽大,尽管影清三人坏事做尽,最终到走投无路之时才发起道心,云清和尚还是原谅了他们,为他们举行了庄严而又神圣的剃度仪式。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真心忏悔,既往不咎。

影清三人的幡然觉悟,也算了结了契此的一块心病。

从此,他万缘放下,心神安住在湛然不动而又灵明不昧之中。他牢牢记住那神秘老僧的教导,时时刻刻保持自己专注于当下,全神贯注做好手头的事情,心无旁骛,意不他顾,决不算计比较,患得患失;要吃饭的时候,就全心全意吃饭,决不百般思虑,囫囵吞枣;到睡觉之时,就一门心思睡觉,决不痴心妄想,颠倒梦想。

他无论干什么,都觉得有滋有味,嚼得菜根分外香。因此,他每天下田劳动,看起来从未修行,却每时每刻都在专修。

江南二月春水平,和风送煦暖日晴。

草绿田畔近似无,布谷声声最和谐。

又到了播种时节,契此与庄户们整天忙着插秧。那天,原野里没有一丝风,蓄满清水的稻田水平似镜,倒映着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山,绿绿的树。

契此在弯腰插秧的一刹那,忽然看到自己的影子清清楚楚映现在水中。

就在这司空见惯的时刻,不经意之间,他与自己的本来面目照面相对了!

在这一时刻,他感到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空空荡荡,宇宙之中惟有一个真实的自己——他,大彻大悟了!

临水如照镜,身与影是一体的,我身系本体,影子是形象,二者不一不异,密不可分。

就是说:天真自性即佛性,幻化之身即法身!

此情此景,契此开口吟诵道:“手把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明心见性的喜悦竟然如此的强烈,契此心中的甜蜜装不下,顺着他的眼睛、嘴巴向外流淌起来……

整天不是笑眯眯,就是咪咪笑。从此,当地的人们都叫他“笑和尚”、“咪咪菩萨”。

那天傍晚,契此干完活回到天华寺的时候,赫然发现方丈云清正站立在高高的山门台阶之上。

好像,他是刻意等待着契此归来一样。

契此一只脚刚刚踏上第一级石阶,云清和尚突然喝道:“僧纳清修本分事,何故往来不得闲?”

契此回答说:“安座何需闲静地,稻谷丛中自有禅。”

云清意气风发,吟诵道:“风来松顶清难立,月到波心淡欲沉。”

契此也被激扬得豪情万丈,接着说道:“会得松风非物外,始知水月即吾心”

“哈哈哈……天华寺总算出了一个人!”云清和尚高兴得仰天大笑,笑够了之后,他对契此双手合十,说:“恭喜、恭喜,你大事了毕了。”

契此给方丈深深鞠了一躬,说道:“了则未了,办则不误。”

云清方丈正色说:“你已经悟道了,应该成为正式比丘。跟我到方丈去,我给你讲一讲比丘的戒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