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妙哉奇也(9)(2 / 2)

落难情缘 洪门十一少 3118 字 3个月前

回头一看,原来是水兵总督丁大人。

丁总督劝金贵王丢了那袋金银财宝再泅水,不然的话就会人财两空。

金贵王对丁总督不顾国君安危自己逃命的举动早就心怀不满,现在见他又想打那袋金银财宝的主意,更是龙颜大怒。如果不是在逃难中,遭降旨推出午门斩首,哪里听得进"乱臣贼子"的劝告。还没等丁总督把话说完,已经"扑通"一声跳进了滔滔河水。

俗话说:水火无情。哪管你什么国王不国王,他一跳下去连水泡也没冒一个,就由金贵王变成了"海龙王"。

金贵王死后,他的儿子"金贵王二世"继承皇位。

二世仅仅只坐了三年皇位,又遇上大旱,他带着一车金银外出逃荒,如果不是一位有经验的老臣带了一袋炒面,恐怕早就死于异国他乡了。

父子两代的教训,使金贵王二世认识到金银财宝无用,并当即发誓只要自己大难不死,拼死也要改变先前那种只重金钱,不重物资的状况。

果然天随人愿,时隔不久,老天爷便下了一场透雨,难民们纷纷返回家乡。

二世回国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国名为"贱金",将城里的商人统统赶到乡下种粮食,将农村的商贩集中起来开河,挖渠,借以防洪治涝。

同时,下令各地挑塘、筑堰、蓄水抗旱,在大山中建粮仓以积谷防饥。

得力的措施带来了年年五谷丰登,岁岁六畜兴旺的好势头。深受金钱之害的"金贵王二世"趁此机会下了一道圣旨,废除了商业,废除了金钱,严禁农民贩运、经商,并改年号为贱金元年,号称贱金王一世。

从那时至今虽然换了十八代君王,那贱金钱、重物质的习俗反而越来越被推崇。

这种奇怪的习俗可苦坏了过往香客。

不知有多少香客连鞋袜都换完了,仍然不得回去。

妙庄王一行尽管带的东西多,也换掉了六匹马、两乘车外带所有的夹衣、棉衣和能换下来的单衣裤袍裙,总算走出了金国。

眼看就要到鱼篮国了,大家喜不自胜,妙庄王却下令停车。李车夫说:“再走三五里就到了,还是快走吧,再等几天,我们只好脱衣服换饭吃了。”

妙庄王说:"小心没大错,我们还是在这两不管的地方,多编点鱼篮再走为妙。"

妙庄王见大家很不理解地望着自己,又说:"那碎叶国视碎叶为宝,贱金国视黄金如粪土,这鱼篮国老百姓说不定喜欢鱼篮。我们何不做些鱼篮带上,万一没人要换饭吃也是好的,这叫有备无患呐。反正在这片两国交界处的竹林谁也不会找咱们要衣物钱财。"

大家一听这话有理,就一齐动起手来。

李车夫笑着说:"我们的万岁爷如今也学会了以物换物了。这叫吃一堑长一智啊!"说完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有的砍竹子,有的劈篾,有的编篮子,半天工夫就编了几十只鱼篮。

妙清、妙缘见还剩下一些竹篾就各自编了一只小鱼篮提在手上,很是得意。

前面已经交代过,妙庄王一行本来有一辆专门坐人的锦车,两辆装金银珠宝的货车,几匹拉车的马。现在,除了留下一车财宝两匹马之外,其余的车马都在金国换饭吃了。

本来一车财宝分量就不轻,再加上几十只鱼篮往上一放,就更没法坐人了。

这会儿除了李车夫和妙庄王各坐一辆车外,其余三人不得不步行了。

进入鱼篮国时的次序是:妙清、妙缘各自提着一个小鱼篮走在前面,一个车夫担着八只鱼篮在中,妙庄王和李车夫乘车在后。看那阵势,与其说是朝圣的香客,倒不如说是卖鱼篮的商人更合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