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妙哉奇也(32)(2 / 2)

落难情缘 洪门十一少 3029 字 2个月前

一朝面南坐天下,下棋便要神仙陪。

洞宾与他把棋弈,又问哪有上天梯。

架起云梯把天上,南天门外遭雷劈。

若非此人大限到,只怕上天还嫌低。

世人要问心何足,除非南柯一梦稀。

有了这一次教训之后,观音每逢自己生日,便令普济长老三天前便在渡口摆下油锅以谢香客。

没想到第一个敢于下油锅的竟是自己的父亲妙庄王,最先被油锅炸死的又是自己的亲姐姐妙缘和妙清。

尽管后来她们都成了正果,但观音娘娘对这件事却一直耿耿于怀,再也不敢设油锅以谢香客了。

直到现在,到了二月十九日前后为观音娘娘做生日的仍然特别多。但越来越多的香客发现,每逢观音娘娘生日那天,所求之事十有八九难得应验。

人们都以为是自己带着私心去为观音娘娘祝寿才不应验,殊不知这正是观音娘娘谢绝香客为自己庆祝生日的新招数。

只因她做的好事太多,所以尽管她屡屡设法谢绝,反而越谢越多。

人们不仅忘不了她的生日,就连五月十九观音撒净日,六月十九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观音涅粲日,也都记得清清楚楚,真可谓人心向背不可逆转。

人们常说的"有仇不报是君子,有恩不报枉为人",便是有感而发。

观音娘娘立誓求世上一切受苦众生之后才愿意成佛作祖,但由于人世间的苦难无穷无尽无休止,观音娘娘也只好永远屈居于菩萨的地位了。

但佛教徒们都认为她的道行、功德早已达到了佛的境界,仍称其为佛。据《传灯蜀勘》所载:僧问风穴:"如何是佛?"穴日:"金沙滩头马郎妇。"可见佛教徒称观音娘娘为佛的说法并非讹传。

再说天帝见观世音不仅大慈大悲,而且言而有信,始终不因名利地位而动摇自己的信念,也深受感动。

为了帮助观音娘娘继续履行自己的诺言,他特赐给观世音娘娘鳌鱼一条,以便她漂洋过海;赐柳条一枝以便她驱魔避邪;赐琉璃净瓶一个,以便她盛甘露滋润万事万物。

又为她封了个"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的尊号,至于后来为什么简称"观音菩萨",则是唐朝贞观年间,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名讳,略去了"世"字而简称为观音的。

天帝的本意只想封妙音一人,可是太白金星说:"佛祖有云:'一子成仙,九祖升天。若不升天,诸仙妄言。'望天帝三思。"

天帝因不想得罪佛祖,只好下了一道金旨,封其父妙庄王为善胜仙官,母伯牙氏为劝善菩萨,大姐为文殊菩萨,二姐为普贤菩萨,并分别赐给其大姐、二姐青狮、白象为坐骑,玉台山和峨眉山为道场。"

一人成仙,九祖升天"之后,天帝仍然觉得欠了观音娘娘一笔债,可又想不起来究竟欠了什么,只好去问王母娘娘。

王母说:"有道是:男子无妻家无主,女子无夫屋无梁。她身居潮音洞内,白天只身向四壁,夜晚独影伴孤灯,凄凄惨惨,如果能为她找个意中人做伴……"

"主意倒是不错,只是她早在看破红尘之前便有拒婚先例,如今已成正果,更是心如磐石,志若金刚,谁能劝得她回心转意呢?"

"你没听说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的故事么?"

"吕洞宾善于'扯皮条'早已是三界闻名,岂有没听说之理。不过起用这种人,只怕是既失寡人的身份,又有辱观音娘娘的清白啊!"

"用人之道,最忌讳的一条便是求全责备,最高明的莫过于发挥其聪明才智。依梓童之见,若要办成这件事,非吕洞宾莫属。"

天帝觉得,女人是最善于理解男人的,既然自己的结发妻子以为吕纯阳能担此重任,就立即传旨,要他迅速下凡,为观音娘娘挑选如意郎君。

这年春天,观音娘娘突然心血来潮,决定云游峨眉,顺便去看看二姐普贤菩萨。当她飞过嘉陵江边时,见那边江水湍急,百姓常有因渡江而丧命的,顿生慈悲之心,她与摆渡艄公商定,化缘造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