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亲爱的》的意义(2 / 2)

千禧大导演 顾屈屈 311 字 25天前

就在这里!

这不会是一部广义上的大卖之作,也不可能成为什么票房冠军。

但吴渊依旧义无反顾的做了这部电影,就因为他想拍这部电影,没有任何外部因素干扰。

在做了很多年形而上的文艺片和爆米花商业片后,吴渊就是想做这样一部社会题材的电影。

因为现实世界需要现实的英雄。

超级英雄电影中的英雄,拯救不了现实世界。

但《亲爱的》这部电影,却可以有意无意之间,帮助到无数被拐家庭。

不管是给与他们鼓励,还是让社会大众更多的注意到这个悲伤的群体,让更多人去关注、重视这个社会问题,这都是比电影票房更加有意义的事情。

赚钱什么的,已经有光影时代那边的仙侠宇宙了,现在仙侠电影宇宙搞得正红火,第三部电影刚杀青,第四部电影正在拍,根本不缺赚钱的机会。

再加上光影院线这个稳定收入,以及扩张迅速的光影快播。

毫不客气的说,吴渊现在就算是立马退休,赚的钱这辈子也花不完了。

所以他现在拍电影更多只是追求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为了什么票房、口碑之类的东西。

早年刚入行的时候,他的虚荣心还比较重,还想着趁着欧洲三大的奖项还值钱的时候,去欧洲三大冲奖。

而现在的他根本就不会想这些了,哪怕再让他重生一次,他也不会刻意的去为了冲奖而拍文艺片,只会是在真心想拍的时候才会去拍。

包括他打算下一部拍摄的新电影《头号玩家》,也是因为他想要拍一部新的华语科幻大片,才要拍这部电影的。

而不是他想要拍一部高票房的电影,然后才选择《头号玩家》的。

这个因果逻辑必须要搞清楚。

所以,虽然《亲爱的》上映一周,票房只有2亿多,最终票房估计也只会停留在三四亿左右,网络上有不少唱衰他,觉得他“宝刀已老”的声音,但吴渊却丝毫不在乎。

就像张一谋也经常会因为拍的文艺片票房不佳,而被网友认为他的时代过去了之类的。

但凡他俩要是真的在乎这些声音和评论,那就真的不配被当做是导演大师了。

虽然,吴渊的“导演大师”名头可能有些水分,但他的气度是真的已经培养出来了。

不只是他。

实际上黄博、谭卓、张毅等《亲爱的》主演们,也从来没在乎过这部电影的票房,他们只在乎这部电影的口碑评价,只在乎观众们看完这部电影后,是否能够从电影中感受到意义和价值。

现实主义电影情节平实,却比戏剧化的大起大落更具励志意义。

比起在一个夸张的世界里目睹超级英雄,在一个朴素的世界里,被真实可触的善良人所鼓舞更加有意义。

把这片儿拉到大部分华语电影的均线上对它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一件事。

只要这部电影能获得正面且积极的口碑,能够真的让观众有感触,那就足够了。

这就是现实题材电影存在的意义。(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