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填海造陆与大工程(2 / 2)

“巢河治水,不能单纯的看某个县,而是应该整体考虑,应该围绕着巢河,甚至是围绕着长江。”

“如果说盐君未来不想继续扩张,只想着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那么怎么建设都没问题。只要盐君未来只占据巢国的地盘,不继续向外扩张,那么问题就不大。”

“而如果盐君未来想要对外开拓,那么此次治水就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局限于某个县或某个郡,要看到巢河,要看到长江,还要看到大海。”

“治水一定要了解水行元气以及地下水脉的变化,一定要利用好水力。真正的合适的水利工程,不仅仅要考虑到眼前几十年,还应该考虑到未来几百年甚至几千年!”

“一个好的水利工程,要充分考虑到地形地势的变化,起码也得坚持个三五百年吧。”

“就这个县的做法,不是我恶意诅咒,而是我觉得这么个建设之法,三十年后就会出现问题,五十年后问题就会很明显,一百年后就会彻底失效。”

听到这里,李二郎摸了摸脑袋,有些无奈的道:“父亲,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不是人家没有考虑这么远,而是人家压根儿不需要考虑这么远呢?”

“而且,水利工程坚持几十年才是常态,像你说的那样,一个水利工程坚持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那才叫不正常!”

“人家盐城有的是钱,财大气粗。现在为了治水,就能直接调动数以百计的道士,数以千计的术士一起干活,只为了在某个县兴修水利工程。”

“等到三十年后,盐城说不定就更有钱了。那个时候,即使出了问题,大不了继续花钱,这一次让卿相或者羽士负责。反正,三十年后,五十亿的债券钱早就还掉了,当地的百姓也好好的享受了三十年,又有什么不行的呢?”

李父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不行,如果我没看到此事,那我也会觉得这是件好事。可是我看到这件事之后,我只觉得浪费。那么多钱拿去治水,拿去兴修水利工程,本意是好的,可却造成了大大的浪费,这很不妥,我要向盐君谏言。”

“哦,父亲,咱们刚来盐城就给盐君谏言,这不合适吧?咱们好歹多了解了解,多参观参观之后再说吧?”

“而且,这上面都说了,半个月后才开始筹钱。咱们完全可以先实地考察一番。几百年、几千年这种事儿实在是太过夸张,沧海桑田,谁能决定未来如何变化呢……”

“好,先去考察一番再说,反正也不远!”

“顺便路上还可以乘坐轨车,观察观察,对盐城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接下来,为父顺便写一写自己的治水心得,投往百家争鸣期刊吧,看看能不能刊登上去,就知道这百家争鸣的成色了。”

“父亲放心,大禹王当年就是治水成功而成为人族共主。无数年来,但凡明君贤臣,就没有不治水的。”

“首先,治水是大义所在,民心所向。”

“借着治水的机会,国君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把力量渗透到封君的封地之中,封君还不能说什么,但凡不同意的,或者公开发表反对意见的,被国君当场斩杀,其他人嘴上也只会说死的该!”

“其次,治水可以获取巨大的声望,别管其他方面个人私德怎么样,只要治水成功了,那就是明君贤臣,其他方面自然会有人替你辩解,帮你说好话。”

“最后,治水可以切实的提高治下的粮食产量。暴君和昏君们,或许不在乎庶民的死活,但是肯定在乎国内粮食总产量。”

“而且,治水的过程中,还可以顺便斩妖除魔,斩杀诸多水妖,最终做到把持水脉。把持水脉之后,那好处可就多了。”

“在我看来,等到父亲的文章投稿之后,如果这盐君真的有外界传说中的一半那么显明,就肯定会邀请父亲去治水。”

“到时候,整个巢河,还有巢河的诸多支流,都可以借着治水的名义驻扎军队或者道人小队。到那时,巢河内部这二十六郡之中剩下的那十六个郡,也就慢慢的落入到了盐城手里。”

“起码,到时候可以借助治水的名义,把十六郡之地的庶民和野人都给运到其他地方。”

“等到庶民和野人走没了,就只剩下一群贵族、国人的时候,嘿嘿,这场景想想就觉得好笑。到那时,估计不用盐君出手,这些贵族自己就主动投降了。贵族们最厉害的就是识时务的本事,就是见风使舵的本事。到那个时候,他们就该出卖巢伯,迎盐君入巢城了。”

李父微微摇头:“为父倒是没想那么多,为父只是觉得,巢国的地形地势很典型,一切都围绕着巢河,如果治理得当,能让整个巢国更上一层楼。甚至,不仅仅是治水,如今东宁岛上已经诞生了相对成熟的填海造陆技术,为父觉得,这个技术也可以考虑到。”

“比如,东宁岛!”

这一瞬,李父只感觉脑子里充满了无穷灵感!

“为父一直说治水要看大局,要有大视野,要考虑整体,要考虑未来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地形地势变化。”

“刚刚为父的脑子里忽然诞生了一个新的想法,这东宁岛距离盐城也就才五百里而已。”

“而且,如今的东宁岛已经掌握了较为成熟的填海造陆技术,既然如此,咱们完全可以建设两条超级堤坝,一条从巢国靠海最北方的霍县出发到东宁岛,另一条从东宁岛到盐城,这样中间就能形成一个宽约五百里,长约三千里的超级大湖。”

“接着,再利用长江入海口的水流量,日复一日的对这个大湖进行冲刷,数年到数十年后,这个大湖就会从海水湖变成淡水湖。”

“同时,还可以日复一日的加固大坝,把大坝变成一座座郡县。最终,彻底的把这个大湖变成一个内湖……”

“不过,这只是一个刚刚诞生的想法,实际上是否可行,还得实地考察,不是一日之功。”

“不过,如果盐君真的这么做,短时间内可能也没法继续向外开拓了,就是不知道盐君愿不愿意……”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