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摊上了这么个货色,能怎么办(2 / 2)

听这话就知道,这位小哥儿八成是和楚侯有什么个人恩怨。

虽然有很多人都和楚侯有恩怨,但是他们的胆子仅限于私下里偷偷的买一点吴国的战争债券,更大的胆子就没有了。哪怕这里是盐城,他们也不敢公然诋毁楚国。

所以,很快就有人转移了话题。

“听说了吗?魏氏的先锋已经回到魏氏了!”

“是吗?真快啊,感觉魏氏就像是昨天刚刚离开一样,结果一眨眼的功夫,竟然已经到家了,这一路上的距离,何止万里之遥啊!”

“是啊,魏氏是去年春天开始准备,夏天的时候开始坐船走的,一起离开的,还有韩氏和赵氏。”

“三家当时几乎是一起走的,而且走的路也都是同一条。”

“我听说为了这次归途的顺利,韩赵魏三氏走一路开辟了一路的河道,不过,这河道没有太多的水眼、水脉,所以只能用上三五年。”

“三五年也够了,那些普通人们走的很慢,一天也就三五十里。走走停停,有的时候再休息休息,一万里路就得走一年。可是,从盐城到晋国,何止一万里路啊,三万里五万里都有了吧?”

“嘿嘿,三五万里这是直线距离,可是归途不可能走直线,这次的水路啊,十万里肯定有了,感觉有十二三万里的样子。”

“这么远的距离,直接靠双脚肯定不行,可如果坐船那就不一样了。坐船的话,日行千里都很常见。哪怕是十万里的距离,也就是百日时光,再加上路上的休息,半年时间怎么都够了。”

“从去年夏天开始,就开始开凿河流了。我听说如今大多数时候,百姓们都是从一条河的一端到另外一端,接着就开始休息,休息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走上百八十里或者三五十里,赶到下一条河流那里。”

“可即使如此,如今韩赵魏三氏也差不多走完了,这一路真不容易啊。”

“确实,不过,这些百姓到了韩赵魏三氏之后,应该能过上好日子吧?”

“那肯定的,我已经听说了,这一次跟着回去的,要么是道兵和道兵家属,要么就是那些道人和道人的家属,去了之后,估计至少官升一级。”

“听说老赵执政已经没多少时间了,就撑着最后一口气等着小赵公子回去接班呢。”

“真的假的?五十年前的时候,就有这条传说了,那个时候就有人说老赵执政活不了多久了,结果谁知过了五十年,老赵执政也还是好好的。”

“我跟你说啊,这次一定是真的。老赵执政要是身体好好的一直没问题,三千年前干嘛要退下来?继续当执政不好吗?他要是继续当执政,晋国又哪里会和今天这样?”

“你这理由也和五十年前一模一样,算了算了,不讨论这个了,大家有没有其他的消息啊?”

“有,听说郑国的一位大贵族,本来正当壮年,却一夜之间寿终正寝,如今都已经下葬了。”某位他国使者直接说道。

他这么一开口,其他几个国家的使者就知道他要说什么了,当即配合道:“对,我也听说了,郑国这次忽然间寿终正寝或者暴毙的卿相可不少。”

“不只是郑国,还有宋国、鲁国,也分别有大贵族暴毙。”

“那你说他们怎么会忽然间暴毙呢?”

“嘿嘿,这就要问韩赵魏三氏了。”

“这位兄台,你是说这些贵族都主动化身盗匪拦截韩赵魏三氏归家的队伍,最终被三氏联手干掉了?”

“嘿嘿,这可是你说的,这可不是我说的。”

就在小哥儿聚精会神的听着楼下众人聊天的时候,门外忽然传来敲门声。

来不及感受彼此的实力差距,小哥儿赶紧开门:“炎君请进。”

“文卿(文种已经从大夫变成卿相了)这是何故?”姜华明知故问。

文种叹息一声:“楚侯派人游说主君,并告之主君,只要主君愿意出兵,那么楚国从开始到现在对越国的援助之恩便可一笔勾销。”

“此外,楚侯的使者,还分析了此刻出兵吴国的诸多好处,主君动心了。”

说到这里,文种也有些心累。

勾践这个君主,目前来说,对文种很是信任,对于这一点,文种很开心。

可是勾践有的时候,想一出是一出,做事没有个规划,也没有长远目标,耳根子也不算硬,被楚国的使者这么一游说,竟然直接就动心了,震惊文种一整年!

可是,摊上了这么一个主君,文种能怎么办呢?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