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诸葛亮安居平五路(2 / 2)

“到那个时候,韩赵魏三氏,就得天天防备秦国了。”

“可要是秦国不愿意怎么办?他们光收好处不办事儿咋办?”韩信忽然问道。

闻言,诸葛亮对着地图一指,地图就来到了北方:“如今燕侯已经死了,太子丹即将继位,咱们收买了太子丹这么多年,也是时候让太子丹发挥些作用了。”

“让太子丹进攻赵氏,这样未来赵氏的大军就只能防备燕国。”

萧何当即点了点头:“太子丹就算继位了,根基也还在黑土大平原。黑土大平原能有今天,咱们盐城的功劳至少占一半。如果太子丹想要继续发展,不,哪怕他想保持现状,都得和咱们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所以,咱们只需稍微展示实力,显示诚意,太子丹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对太子丹而言,盐城发展壮大,一统天下这是未来的威胁。赵氏发展壮大,吞并燕国,这是现在的威胁。

这两个威胁,如何做出选择,其实也不难。

所以,燕太子丹也没得选。

他只能充当盐城的棋子,要怪就怪为何燕国这么弱小好了。

“虽然燕国的实力,可能比不上赵氏,但拖延赵氏主力一段时间还是做得到的。”

“至于燕国出兵的时间,取决于韩氏对郑国下手的时间。”

“韩氏和郑国接壤,韩氏垂涎郑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很快就会对郑国下手,那时韩氏的主力都在郑国。”

有着盐城的暗中支持,郑国起码也能抵挡一段时间。

“韩氏和赵氏,主力都不在国内,只剩下魏氏一家的时候,秦侯又怎能不动心?”

除非秦国从此以后改吃素了,以后真的要当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好人。

可是秦国的制度,又注定了必须发动战争,长时间不发动战争,秦国自己就完了。

好不容易遇到了合适的机会,诸葛亮就不信秦侯不动心。

“鲁国和宋国虽然都比不上齐国,但是在咱们出动一部分主力牵制齐国的前提下,在咱们的物资支援下,两个国家多活几十年、一百年甚至二百年,还是有希望的。”

“过去的燕国,比不上赵氏。如今的燕国,开垦了黑土大平原,等到黑土大平原开拓完毕,就能和赵国较量较量,也能顺利拖住赵氏。”

“秦国想要东出,至少能拖住魏氏,能够让魏氏什么都做不了。”

“韩氏想要吞并郑国,难道楚国就不想了吗?”

“楚国的贪婪,全天下都知道。”

“楚国和晋国的仇恨,更是长达数百万年,楚国难道就不想问鼎中原?”

“对咱们的忌惮是一时的,可是列国内部的矛盾是永久的。”

“接下来,咱们只需支持秦国对函谷关的想法,支持鲁国、宋国、郑国、卫国等大诸侯国延续下去,就能安稳发展。”

远交近攻,扶持那些没有获得九鼎的大诸侯国,这就是诸葛亮面对可能存在的五路敌军提出的方案。

秦国和燕国强大了,第一个倒霉的是楚国、魏氏、赵氏、齐国。

秦国和燕国,只要拿了盐城的好处,其他国家对于这两个国家的信任程度就要打一个折扣。

精诚团结,顿时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获得九鼎的大国,虽然实力更强了,可是催动九鼎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利用其他大诸侯国,盐城偶尔插手,倒也能拖延下去。

至于具体能拖多久,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很快,众人纷纷发言,最后姜华点了点头:“不错,不错,大家说的都很好。”

“各个方面,政务、军事、实力,大家都考虑到了。孤想说的,都被大家说出来了,这里也就不再多说。”

“想了想,孤只说一点。”说到这里,姜华竖起了食指,众人顿时屏住呼吸,竖起耳朵,很是好奇。

“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

“从今往后,各位有空闲的时候,或者闲着无聊的时候,也可以想一想,未来天下一统了,咱们该如何治理这个天下。”

“如今的盐城,只需按照诸位的想法发展下去,一统天下虽然谈不上唾手可得,但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打下了天下,更要治理好天下。

有的人擅长打天下,可是不擅长治理天下。1

“天下治理,这是一个大难题。不同的地区,都得因地制宜。可是因地制宜说的简单,做起来却一点都不简单。”

“当然了,这个问题还很遥远,大家伙儿偶尔想一想就可以了。当下的重心,还是应该放在如何发展,如何一统天下上来。”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