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强者的特权(2 / 2)

“最初是真意传承,我已经彻悟真意。再给我数年时光,便能彻悟七十二局奇门遁甲,获取圣人境界!”

说到这里,即使以诸葛亮的修养,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而且,这奇门遁甲,人人皆可参悟。”

虽然参悟奇门遁甲的难度很高,一般人看不懂,但眼前的诸位,就没有一个笨的。

而且七十二局奇门遁甲,包罗万象,哪个方向都有。就算参悟不了七十二局,参悟个一局两局,将之彻底掌握,多多少少也算是一门还算不错的秘术,技多不压身嘛。

在诸葛亮看来,韩信就能把和军事相关的三十六局彻底参悟,而且掌握程度会极高。吴起估计除了军事相关的三十六局,还能把和政务相关的十八局彻底掌握,萧何至少也能把政务相关的十八局彻底掌握……

至于姜华,诸葛亮看不透,他也不知道姜华能参悟多少局。

闻言,众人顿时就热闹的讨论起来。

“可以可以,孔明好样的。到时候咱们还能交流交流感悟,说不定能帮助孔明你早日彻底领悟呢。”这是韩信。

“咱们都参悟,会不会对孔明你造成影响?我记得有的秘术是有限制的,一个时代能参悟的人是有限的。”

说到这里,萧何就回想起了曾经看到过的一份秘法:“我曾经看到过一份秘法,说是可以逆天改命,但是一万年内却只能施展一次。一旦施展第二次,就必然失败。”

“而且,太公望有没有在奇门遁甲之上施加咒法,使得此法只能供一个人参悟?”

“或者说,每一局奇门遁甲,在一个时代之中,是否只能有一个人领悟到圆满地步?一旦有一个人对某一局掌握到了圆满程度,其他人就没法继续参悟?”

要是有这种限制的话,还是留着让诸葛亮自己参悟,先拥有圣人境界再说。

对于盐城而言,一个拥有圣人境界的未来圣人,比拆散奇门遁甲分开领悟的作用要大的多!

听到这里,诸葛亮笑着摇了摇头:“没有。”

“说到底,奇门遁甲虽然厉害,但并不是太公望前辈的根本传承,这是玄女前辈传给黄帝的天书中记载的传承。”

“所以,太公望前辈并未对奇门遁甲设置类似的咒法、规定。”

“而且,昊天至公至正,也没空管这个。”

什么秘术危害太大,一个时代只能有一个人领悟的说法,大多数都是普通人编的。本质上就是自己智商不足,悟性不够,资源短缺,最终领悟不了,然后就说,这其实不怪我,都怪老天爷设置了规矩,一个时代只能有一个人领悟。

在诸葛亮看来,这其实就是自己不行,然后甩锅给老天爷。

可也不动脑子想一想,昊天意志是得有多闲啊,连这种事情都管?

不过,诸葛亮的话也让众人开始思考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太公望的根本传承是什么?

传说中的《六韬》?

可是六韬这玩意儿,齐国宗室就有,这玩意儿天下间很多人都有。

不过很显然,今天夜里,也会有有缘人获取太公望的真正传承。这必然也是圣人层次的传承,只是不知道花落谁家。

看着众人思索的样子,姜华倒是没那么担心:“圣人层次的传承,固然很高明,但是却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即使是有缘人,获得了圣人层次的传承,想要成为圣人,也不可能那么容易。”

说到这里,姜华就看向了诸葛亮:“如果没有盐城丰富的期刊、藏书打基础,如果没有全天下天才们的不断碰撞,如果没有大真人的修为,仅仅只是获得了奇门遁甲,孔明,你觉得你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彻底参悟七十二局奇门遁甲?”

诸葛亮想了想,就摇了摇头:“臣也不知。”

“臣只知道,如今可能只需要数年时光就能彻悟。”

“如果君上你说的这些都没有的话,那么可能是几十年,也可能是几百年,甚至是几千年。”

“而且,很多传承不能随便参悟,哪怕是有缘人,可只要修为不足、身体跟不上,或者心性跟不上,也很容易出问题。”

姜华微微点头,接着道:“智瑶何等资质?心性?”

“当年,智瑶年纪轻轻便已经是大真人了。那个时候,是三千多年前,还不是如今呢。”

“他得到了三圣的真传,可还是倒在了成圣的路上。”

“即使不谈智瑶,看看庄周、孟轲、荀况等师兄,一个个皆是天纵之资,如今苦修数千年,也依然是大真人而不是圣人。”

这还是三圣就在他们身边,可以时刻指导。

光靠传承,没人指导,想要一路苦修成圣,只能说梦里啥都有!

只要不能成圣,那充其量就是个大真人。如今的盐城,又何需担心一位大真人呢?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