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合道圣人(2 / 2)

如今,盐城也想要灭亡楚国。

盐城,不仅仅要灭亡楚国,还想要一统天下。

如果连楚国都灭亡不了,那又谈何一统天下?

所以,走着走着,诸葛亮就开始向姜华讲述灭楚攻略,或者说灭楚需求了。

“咱们的目标是大一统,该快的时候一定要快,第一步灭楚就一定要足够的快。”

和楚军交战,可以拖拉,可以前期拖延时间,这都没关系。

但是真到了大决战的时候,真到了分出胜负的时候,一定要快。

“臣的意思是说,从决战分出胜负到灭亡楚国的过程,一定要快。”

“以吴国攻破郢都为例,这一战,吴国前期准备了至少有上千年。动员军队,也至少训练了几十年。正式开战前后大约两年多的时间,长卿先生就直接率领地级道兵,五战五胜,直接攻破郢都。”

“然而,攻破郢都之后,却迟迟没有灭亡楚国。”

“这一战从百家五十多年一直打到百家八十多年,前后持续了三十多年,最终吴军撤退,楚国光复。”

“咱们未来和楚国的战争,决战之前可以拖,决战分出胜负之后,就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彻底占据楚国,断绝楚国再起的可能。然后,以长江为防线,和诸国联军打上一场长江攻防战。”

“利用长江,拖住诸国联军。”

这个思路就很清晰了,通俗易懂。

姜华微微点头:“孔明,尽管放手去做,你先整理一下整个天下各国的数据,包括人口、地级道兵的数目、真人、初代的数目,大真人的数目,圣人层次的力量。”

“然后,再统计咱们盐城的各项数据。”

这些数据,其实就在孔明的脑海里,每一项数目都有。不过姜华话还没说完,所以诸葛亮也就静静的听着。

“然后做出一个判断:即,咱们盐城是否已经具备一统天下的力量!”

听到这里,诸葛亮毫不犹豫的道:“当然!”

“如今的盐城,已经具备一统天下的力量!”

“以魏国为例,如今的魏国综合国力和楚国并列,为天下第二。”

“如今的魏国,很多方面的数据,已经赶上了百家八十年的盐城,也就是四十年前的盐城。”

“如今的魏国,有人口二十亿左右,超凡率高达百分之十,方士国人高达两亿,术士、士人约有千万。只不过,到了道士、大夫层次,就开始了断层,时间太短,前后只有三十多年,很多三五十多岁的魏国人,还没有成为道士、大夫。”

“但如果再给魏国三五十年时间,他们的大夫、国人,就会暴增数倍,增长到五十万、一百万的地步,而不是如今的二十万、三十万。”

“而咱们盐城,百家元年出生的,早就成长起来了。就算是百家五十年出生的那一批人,其中的优秀者,如今也成为了道士、大夫。甚至百家元年出生的那一批人,优秀者都成了羽士。”

“接下来的三五十年,咱们的羽士也会呈现井喷式的增长。”

这其实很好理解,十年时间,就足以培养出方士。

所以,当改革的时间是十年到二十年之间的时候,培养出大批方士,把超凡率提升到百分之几甚至是百分之十,这都是可以做到的。

但如果仔细查看术士、士人的比率,就会发现,和十年前二十年前比,虽然有些差距但是不大。

这就是时间太短,潜力十足,但还没有成长起来的缘故。

如今的魏国,就像是当年的盐城,所以,魏国虽然潜力十足,但是大夫、道士这一层级的强者,其实并未成长起来。如果光看方士、术士,确实很令人惊讶,可是一到了道士、大夫层次,就成了纸老虎。至于羽士层次,更是和改革之前几乎没有区别。

说的简单粗暴一点,盐城的改革,已经到了开始爆兵羽士的地步,盐城已经开始批量培养羽士,把羽士当流水线产品了。魏国才刚刚完成了方士、术士的流水线培养,还在努力建设属于魏国自己的道士层次流水线,整体而言,魏国比盐城落后了一个大时代。

而韩国、赵国、秦国、燕国等国家,已经完成了方士的流水线培养,术士的流水线培养还在努力,已经快要成型了。

卫国、郑国、鲁国等国家,进度快慢不一。

至于楚国,有的地方比较快,已经完成了术士的流水线培养,有的地方比较慢,还处在批量培养方士的层次。只是楚国体量够大,所以才没有掉队。光看数目,不看比率的话,楚国依然是当世一流强国、大国。

“至于真人,自从臣领悟了圣人境界之后,每个月少则一二百未来的真人种子,多则七八百未来的真人种子。”

“如今,累积下来真人种子也有一万五千之数,在我们的培养之下,目前,已经有了大约一千二百尊真人。有大约两千位真人种子处于突破的边缘,最终顺利突破的,估摸着能有五百左右,这便是一千七百尊真人。再加上其他途径突破的以及原本就有的,差不多有这个数。”说着,诸葛亮就伸出了食中二指,比划了一个二。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