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章 赴北(2 / 2)

甚至是说,原来割地求和,那些岁帛的年贡,也平摊到了京邑数州百姓的身上。

不过眼下,因为与狄国开战,这些东西都不作数了。

京城里的几个官坊,此时都挤满了人,一个两个的脸庞,都是坚毅之色。作为中原王朝的子民,不管如何,骨子里都有一份骄傲与热血。

“大先生出宫了!”

正在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声。原本熙攘的长街上,忽然起了一阵更热烈的欢呼。

皇宫外的午门,大先生并没有坐车,还是和以往一样,循着长街慢慢回府。这些时日的时间,他都在入宫,和陛下商议与狄国开战的事情。

到最后,终于在朝堂上,定下了赴北大将的人选,乃是年近六十的忠勇侯李充。

十日之后,只等西面,南面,以及东面,各州的大军齐聚,便奔赴漠北,一边操练,一边等待机会,与狄人决战。

认真来说,这一场鼓舞山河的壮举,毫无疑问,是大先生苦心积虑,才成功劝谏陛下。

“我等恭迎大先生!”

四周围间,不管是百姓还是士卒,青壮还是老弱,对于面前,这位走在街上,模样病弱的大先生,都尊崇无比。

从南方到京城,沿途所过之处,依然还有着不少大先生的生祠。

大先生走上一座楼台,垂目相看,这下方的人影攒动,以及声声的高呼,一时间,令他无比动容。

他一直觉得,王朝的兴衰,并非一人一功的事情,而是整个天下,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才能托起来的一片江山。

现在,他看到了一种希望。便如面前这些百姓,愿意奔赴漠北,与整个王朝共存亡。如此,巍巍大冉,才有社稷牢固的可能。

……

“忠勇侯李充,确是领兵出征的不二人选。他脾气虽然古怪,且年纪大了,但不管如何,亦是朝堂战功的第一人。”回到府中,袁四桥搁下了长剑,剑鞘上还有血迹。

这段时日以来,京城的老世家们,不知派出了多少轮杀手。但无一例外,大先生身边的人,也有不少的高手,都挡住了。

“我已经收到了情报。”大先生声音欢喜,“东面诸州出兵四万,西面两万,在南方的胡尊,也共出三万之军。而京邑一带,算上营军和新兵,更有六万之众。如此,合计十三四万人,添上北疆的守军,那七千义士,几乎有二十万的大军了。”

大先生的话,让旁边不少的维新派官吏,都脸色激动。

二十万大军,虽然掺杂着大部分的新兵,但这场鼓舞山河的盛事,已经足以说明,冉人骨子里的血,还热乎着,并未凉透。

“大先生,若能取胜……再趁热打铁,接下来大兴变法之举,说不得我大冉上国,真能社稷中兴!”太史青在旁,亦是激动地补了一句。

这一句,无疑是锦上添花,让维新派的数人,都心底舒服无比。如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无非是为了匡扶社稷。

“我觉着需派出一人,作为参军比较合适。若无猜错,八大家那边,也定然会派出暗子,说不得,要行破坏的苟且事。”

大先生的意思,即是在变革派中,派出一人,倚为大将,也能提防守旧派的诡计。

“在三万南方军中,那位陈景……入伍了。”袁四桥沉默了会,悠悠开口。

这座副相府邸里,已经不知第几次,听到“陈景”的名字了。

明明,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生意人,但仿佛,却总在王朝的很多地方,都见其身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