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悲催的王德林(1 / 2)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7091 字 10个月前

明军的指挥官很清楚,他手下这支藤甲兵到底有多强。

在这个无法给士兵普及铁甲的时代,藤甲兵简直是无敌的存在。

因为士兵们人人持狼筅竹杆长枪,身穿藤皮甲,戴柳条盔,再层层列阵,别说是一般的反贼来了,他们觉得就算是大罗神仙来了,他们都能拽过来踹两脚。

要知道,藤甲虽然是藤条制作的,但是他的防御力一点不比普通的甲胄要差,而且他的重量轻,压根不影响士兵的行动。

简直就是后世的凯夫拉。

除了藤甲,士兵还有藤盔、藤牌。

他之所以敢这么直白的迎敌,就是因为自信。

因为他们除了武器先进之外,还有自己手下的藤甲兵,自从被征召,成立以来,可以说是战功赫赫。

就连大名鼎鼎的萨尔浒之战,他们都没曾怯弱过。

只要朝廷愿意花钱养着他们,别管是打倭寇,还是镇压叛乱,亦或是跨省作战,支援边疆,往往是无往不利。

这一次,淮安府是花了血本,让他们出战!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平素里这么一支骁勇善战,死战不退的猛士,竟然败在了一群反贼手里。

而且败得还如此的干脆,一点反应和挽救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败了、

这些伪乾贼军到底是什么人?

为什么他们有如此犀利的火器,为什么他们能够击败自己?

为什么他们就没有和以往自己所镇压过的贼军一样面临自家大军的进攻而溃乱!

为什么?

他搞不懂,他不理解!

一直到他的亲兵夹带着他朝后撤退奔跑的时候,他的脑子里依旧是沉浸于十万个为什么当中。

看着明军溃败后,陈二黑虽然还有些可惜自家骑兵的死伤有点重,但是这个时候也是顾不上什么了,当即道:“传令全军,趁机夺取城门!”

城内的明军一共也就三千多人,如今三千主力已经被自己尽数击溃,而且因为之前这些明军打的相当顽强,死伤甚众,加上后期的追杀,这三千明军,至少有上千人已经是躺在了地上!

剩下的这些明军虽然想要逃进城去,但是陈二黑却是不会让他们如愿的!

第二骑兵队的千户王志笃这个时候重新整理了一番军装,同时用手帕擦拭了一番手中军刀上的血迹,正在听着好不容易才跟上来的传令兵的话!

当他听到传令兵竟然传错了命令,导致自家傻乎乎的去直接冲击敌军的侧翼方阵的时候,整个人的脸色都是不太好看了。

半天后他才是深吸了口气道:“本官知道了,回禀陈副指挥使,我骑兵队将会继续发起进攻,抢占城门!”

这个时候,陈二黑身边已经是新换上了一个旗语传令兵,并向骑兵队下达了第二个作战命令,要求他们继续追击,并在有机会的情况下抢占城门!

但是内心里,王志笃却已经是打算要上奏大王了。

此事,必须要给他第二骑兵队一个交代,要不然他王志笃就没办法向死伤的三十多名下属交代!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了,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要趁机抢占城门,免的这些溃兵的明军重新进城顽抗,到时候又要浪费时间和伤亡来一把攻坚战!

此时此刻,城头上,从头到尾观战的海州典史看着藤甲大军已经惨败,而且数千伪乾贼军正在朝着城门蜂拥而来,绝望的他眼一闭,直接就是从四米多高的城墙上一跃而下!

大军已败,城破在即,身为海州派来督战的最高文官,他除了死已经是别无他路!

南国文风昌盛,诗书传世的家族众多,连官员都有节操许多。

这位典史,连犹豫都没有,直接跳了下去。

论品级他虽然只是个不入流的典史。

但也是朝廷选拔,由崇祯皇帝任命的官员,他才不会失节呢。

可是四米高的城墙有多高呢?

大概是两个成年男子加一个未成年少年的高度。

当然,如果你拿提莫来衡量的话,那可能是无数个小提莫。

不过,从这个高度跳下去,存在一个莫大的隐患,那就是有可能死不了。

所以,广大的读者朋友,遇到点小事儿,不要想不开。

因为轻松一跃,不仅仅有可能解决不了生活的困恼,还有可能给你带来残疾。

眼前这位典史四爷,明显就缺乏生活的常识,有些过于冲动了。

当然,也存在典史老爷,想死后体面一点,不舍的让脑袋碰到地面,砰的一声,给西瓜一样裂开。

这位海州典史王德林老爷,此时的表情不知道有过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