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明军的应对之法(1 / 2)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6290 字 11个月前

可惜的是,沈家几百年的传承,是不是说说笑笑。

沈家对于自己的渠道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好。

大乾的各类情报渠道,已经派出大量的探子,试图去挖掘他们家的渠道网。

得出来的答案也只是沈家的生意遍布东南亚各地,但是想要摸清楚具体的渠道网,就很难了。

楚行是不相信,这个世界有能够隐藏得住的秘密的。

所以这个任务,交给了新成立没多久的军机处国家安全科去处理了。

不仅仅如此,楚行还给了军机处国家安全科一个任务,那就是渗透,拉拢周边省份的明朝官员,丰富在大明官场里的情报渠道,去做救民会的补充。

一方面拉拢,一方面威逼利诱。

而军机处国家安全科虽然是刚成立没多久,但是其人员可都是从其他部门抽调的老手,不少人还是前明时代的衙役,捕快,探子,这些都是老江湖了。

工作开展的比较迅速,如今已经是把情报网渗透进入西三府甚至河南不少府县,甚至还拉拢了少数明王朝的官员暗中的投诚。

不过对外展开情报工作后,军机处国家安全科的任务性质就和大都督府情报司那边有些重叠了,最近这两家同属于大乾王朝的情报机构已经是打了不少嘴仗,谁也不服谁。

对此,楚行也是暂时不去管,不管是什么事,都得竞争才有动力啊,让他们相互竞争,也能够让大乾王朝的情报系统早日成型。

和张家达成了协议之后,大乾王朝的谈判团队却是没有返回青州府,而是继续留在赣榆县负责后续的交接工作。

而这也是最近一段时间来的惯例了,派往淮安府方向的中高级官员们往往是不再返回青州府,而是在赣榆县或者高桥镇两地继续办公。

他们的公务除了原有的任务外,还有另外一条,那就是为大乾王朝的政治中心、工业中心搬迁做准备!

目前在淮安府内办公的大乾王朝高级官员已经有不少了,光光是侍郎级别的就有四人之多,吏部、工部、礼部、税司都有侍郎级别的官员在淮安府逗留。

这一切都代表着,大乾王朝已经为正式南下做最后的准备了!m.166xs.cc

但是具体什么时候搬迁,这还得看前线大军的作战是否顺利,比如说什么时候攻克海州。

而李大虎作为南下军团的总指挥官,大乾王朝里首个正牌将军,自然也是很清楚自己所背负的责任!

但是他依旧拖着海州城不打,把目光放在了海州南部的金城、沐阳一带,他要在这里尽可能的歼灭明军的有生力量,通过大乾陆军最擅长的野战正面对决!

而在金城兴云村以南二十里外的李家庄园以及涟水沿岸的李家码头,这个原本只是当地地主李家的田庄别院以及私人码头,如今却是已经成为了一万两千明军的驻地。

淮安府知府宋统殷的临时官署以及这一万两千大军的指挥中枢就设在李家别院内,围绕着李家别院就是明军大营!

此时明军大营内,已经没有了前几天的那种平静,显得有些喧哗甚至是混乱,明军士兵们被军官们鞭策着正在修筑加固营地,而更多的士兵们正在紧急列队,一些将领们骑着马在营内奔驰而过,他们所去的方向各不相同,但是不少人都是朝着李家别院而去。

营地外围的箭塔以及木墙上的部分明军士兵,则是一个个用好奇或惊慌等神情看着北方!

在明军大营的正北方向,明明冬日里阳光明媚,但是却有一片阴影如同乌云一样徐徐压来!

这片乌云距离明军大营尚有四里多的距离,但是在河边沿岸的这片开阔地带,稍微登高一些就能够看见!

这片看上去像及了乌云的阴影,正是李大虎亲自率领的大乾王师南下大军,包含辎重部队在内,总兵力近两万人!

为了能够迅速并且干脆的击溃这一万两千明军,李大虎几乎是彻底放弃了对海州城的包围,这在海州那边留下了三千人不到,而且都还是守御部队。

而主力部队第一上直卫亲军以及其他几支附属部队,尽数被带到了这里,甚至连第二辎重卫的士兵都是带上了准备让他们参加战斗。

李大虎并没有过往的胜利而轻敌,他彻底施行了一个合格将领的战略:集中优势兵力!

对于一个合格的将领来说,最重要,最重要的是永远让自己的部队在战斗的时候保持兵力优势!

哪怕是总体兵力处于劣势,但是也一定要在局部上形成兵力优势!

而这也是近代骑兵战术的特点,墙式骑兵冲锋,采用的就是这种战术,通过更密集的队形形成局部上的兵力优势,让自家的好几个骑兵一起攻打敌军的一个骑兵!

近两万大军徐徐而来,单单是看其气势,就足以让人深感无力,给明军大营里的明军造成的压力无疑是庞大的!

这从明军大营里的混乱就可见一斑!

于此同时,李家别院内,宋统殷看着一群面色明显沉重无比的将领们是半天都没有说话,良久后他才是道:“大敌当前,诸君可有退敌良策?”

宋统殷说话后许久,却是没有人开口说话,这让宋统殷的眉宇皱得更紧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