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重兵登城(1 / 2)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9757 字 10个月前

攻城战役里,最难的阶段就是冲过去爬墙,在这个阶段里,明军的弓箭、火枪、火炮都能够己方的突击步兵造成大量的杀伤。

然而,最困难的阶段克服之后,都已经爬上城墙了,难道还怕明军的肉搏反攻?

怕个蛋,大乾救民军的突击营上了城头后,可还没有被人敌人赶下来过的先例,而第二兵团的将领们同样是不想让这个先例在自己手中开创!

一旦成功登上城头,突击营里的刀盾兵们凭借着所装备的板甲、精钢长刀以及手榴弹、火枪等装备,不敢说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但是明军要想在这种肉搏混战里反攻,也是不太可能的事。

明军通过多次实战,尤其是第一线的明军,实际上已经是知道大乾王朝火器虽然犀利,但是他们的肉搏战更强!

伪明军队很多时候是能够和大乾救民军进行中远距离的对射的,但是往往到了肉搏阶段就会彻底崩溃!

伪明军队不敢和大乾救民军野战,可不仅仅是因为害怕大乾救民军的火器,而是更畏惧大乾救民军的肉搏冲锋!

一旦看到漫山遍野的伪乾贼军端着长矛和上了刺刀的火枪杀过来,他们根本就没有多少抵抗的勇气。

陈先赟拒绝了秦去疾立即发起登城作战的建议,而是让炮兵们持续轰击!

要登城,得先把明军的火炮给打掉,或者说是压制住。

虽然说单纯的炮击是很难破坏那些几百斤甚至几千斤的火炮自身的,但是炮兵却是会死伤惨重啊,没有了熟练的炮兵操作火炮,明军的火炮就是一堆废铜烂铁而已!

双方的炮战还在持续,明军的炮兵们虽然遭到惨重的打击,也无法反击反斜面后的那些伪乾臼炮阵地,但是他们却是可以打击那些野战炮兵阵地啊!

于是乎,双方的炮兵们就是隔着四五百米进行了炮战!

而伤亡,也是开始在大乾救民军里出现!

哪怕是炮兵阵地里有着工事,炮兵们可以获得一定的保护,明军手里可供远射的五斤、七级火炮也只有二三十门,剩下的都是一些碗口炮为代表的小口径散弹炮,甚至明军的炮手们的准头也是差的要死。

但是数量上来了后,总是会打中大乾救民军的炮兵阵地,并给炮兵们造成一些伤亡!

只是双方的伤亡对比根本不成比例,尤其是城头上的明军炮兵们还在时刻都面临着榴弹的威胁情况下!

只要有一颗榴弹落在城头上,城头上的明军总是会出现伤亡的,如果是附近刚好有一个明军的重炮炮组的话,那么这个炮组基本就会被彻底报销。【1】

【6】

【6】

【小】

【说】

这样打下去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明军的炮手会越来越少!

而陈先赟可不相信伪明军队里的炮手储备会比自家的还要多!

作为一支依靠枪炮起家的近代军队,大乾王师里不管陆军还是海军,都是有着完善的炮兵训练体系,炮手里不仅仅是炮长,就算是普通的炮手也是经过一定训练的。

这一场炮战,他陈先赟是胜券在握!

所以他不着急!

这一场的炮战,和陈先赟预定的一样,打了足足一天一夜,当天白天和晚上,炮声都是没有停下来过,哪怕是为了保护火炮的身管寿命,以避免炸膛,从中午时分炮击的频率就是开始下降,但是炮击却是没有停止。

只是即便是缩减了炮击频率,依旧不可避免出现炸膛事故,打了一天一夜后,大乾救民军这边有了两门火炮因为炮管质量问题加上操作失误而出现炸膛。

但是这个比例却是要比明军那边少的多!

因为城头上的明军因为持续炮击,最少也是有五门火炮炸膛了,而开炮还击的明军火炮,总数也不会超过三十门,这代表着,至少有六分之一的火炮因为炸膛而退出战场。

原有有很多,炮管质量不行,甚至口径都不统一,但是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一位操作失误。

这打起仗来,因为紧张而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事,而平常时的实弹训练少了,炮手们出现失误也就更多了。

等到了第二天早上,在隆隆炮声中睡了一夜的陈先赟用过早餐,再一次用望远镜观察前方的和州城时,发现这个城池的城墙都已经是坑坑洼洼了,尤其是城门楼方向,更是破破烂烂的,城门楼都已经是坍塌了!

“根据预计,明军的炮火已经是比炮击之战减少了百分之七十以上,而剩下的明军火炮,我们也能够进行有效的压制,是时候发动进攻了!”

此时,秦去疾如此道:“两个突击营已经准备妥当,随时都能够投入进攻!”

陈先赟摸着自己手中的军帽,然后道:“既然这样,那么就开始吧,这荒郊野外待久了也不好受,早些进城也好!”

陈先赟这个第二兵团中将兵团长都下令了,下头的各个将门自然是齐声称是。

随即又是老规矩,开始部署详细的任务,这一次的主攻任务将会有第五步兵师承担!

而在第五步兵师内部,主攻任务又将会由突击营承担!

而两个混成团将会承担次要战线的任务,在这两个混成团里,同样是抽调兵力组建了一个突击营。

组建突击营进行登城作战,这是大乾救民军在进攻坚城的时候所常用的方式,平时并没有固定编制,只有一个直接归属于师部的指挥机构。

而士兵乃至乃至低级军官,都是从各部队里临时抽调。

主要由重甲刀盾兵、轻甲刀盾兵、掷弹兵、弓箭手这四个兵种组成,而其中的重甲刀盾兵则是核心。

第五突击营里,超过四百名穿着闪闪发亮的板甲的重甲刀盾兵,已经是开始列队,率队的一个中校军官正在训话,所说的无非也都是一些鼓励之类的话。

训话完毕,这个人高马大的中校军官也是在卫兵的辅助下,开始穿上了一套全身甲,然后高高举起了手中的精钢长刀:“全营听令,齐步前进!”

当即,这一支重装部队就是迈开步伐超前行进,阳光照在他们的板甲上,反射出来的耀眼光线让人几乎无法制式。

第五突击营,拥有超过八十名穿着全身甲的重甲刀盾兵,另外还有超过一百三十名穿半身甲的重甲刀盾兵。

即便是轻甲刀盾兵以及掷弹兵、弓箭手们,他们也是穿着胸甲!

甚至就连率队指挥作战的第五突击营营长高洪斌中校,也是一身全身板甲!

全营将士,清一色披甲!

而这支突击营,也是大乾救民军成军以来,最强悍的一支突击营!

第五突击营的营长高洪斌中校,他的头盔顶部有着一根黄色的羽毛,这是他的校官标识,黄色尾羽代表校官,同时肩膀上会有详细的布肩章,为红底两横杠两星,代表陆军中校。

而尉官们的头盔,顶部是一根黑色的羽毛,肩膀上同样会有肩章,如果是一个上尉,那么他的肩章则是红底一横杠三星。

士官们的头盔则是一根红色羽毛,上士的肩章红底五竖条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