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父子成仇(1 / 2)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8994 字 11个月前

然而这年轻士兵一听,却是露出一丝幸灾乐祸的笑容:“那你也不问问,他们要被罚款多少!”

“多少?”天赐一边问着,一边心中暗道,这倒垃圾而已,而且人家还是倒在自家门前,这能够有多少,料想少则几十文钱,多也不过一二两银子而已。

但是那年轻士兵的话却是让他吓了一条,因为他看见了这个年轻士兵伸出了一个巴掌,然后道:“五十两!”

“什么?五十两?”饶是他是尚书府上的大管家,手中经手的钱财不计其数,多的时候,代替董其昌收钱那也是受过几千几万两银子的,即便是他自己,其实家财也是颇丰,老家里妻妾奴仆成群。

这区区五十两银子自然是不被他放在眼里,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不知道五十两银子是什么概念。

别说是五十两银子了,就算是五两银子,也够一个数口之家安稳的过上将近半年多了。

“五十两,这么多,这倒个垃圾而已,他们自己派人把垃圾收了也就行了,怎么会罚这么多!”天赐这段时间,也是和这些看守董其昌的士兵们打多交道了,知道这些人虽然严格控制董其昌的人身自由,但是平常时候上却是不会过多的为难。

只要是态度不是那么的嚣张,人家年轻小兵还是很乐意在无聊的执勤时间里和他聊上那么几句的。

此时,那年轻士兵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呢,一旁的中士却是开口了,不过此人的语气就没有之前那个二等兵这么好了,一出口就是:“五十两算什么,没有罚他五百两就算不错了!”

说罢,他又是道:“我大乾治下,严禁乱倒垃圾等不文明的行为,如果是平时也就算了,这种事罚款虽然也不少,不过几两银子也就过去了,但是现在嘛,我大乾以金陵城为京师,圣君明年就会移驾到金陵城来,而圣君又是最痛恨脏乱差这种行为。

所以现在可是值房值班大臣胡大人亲自主持金陵城的市容市貌整顿工作,这个关键时刻,谁敢怠慢?

而且了,如果一开始不重罚,怎么以儆效尤?”

听这么一说,天赐就是知道,对面的这人家估计是撞到人家枪口上了,伪乾那边重视市容市貌的事,过去几年里他也是略有耳闻,不过据他所知,这处罚的力度也是没有这么大的啊。

而对面这户人家,估计是撞到枪口上,被人家逮住了要来杀鸡儆猴了。

这中士说罢后,然后看向了街头一眼,随即又道:“你看着吧,他们很快就会乖乖的交上罚款了!”

这人的话音落下后,天赐也是顺着他的视线看向街头,只见街头上有着一队穿着黑色公服的巡捕正在小跑列队而来。

原先被纠缠的两个巡捕看见援兵来了后,这连忙挣脱开来!

然后天赐就见那队十来人的巡捕直接抽出了长刀,为首的一个人大步上前喝道:“尔等这是要违抗我等巡捕执法吗?”

此时,对面那人家终于是走出来了一个身穿锦袍的中年男子,此人就是此家的家主,不算什么权贵士绅,只是个富商,充其量也就算得上体面二字。

只见此人一出来,就是陪笑着,然后亲手送上了五十两银子罚款,这才送走了这一群巡捕。

那巡捕离开之前,为首的人大声朗声道:“如今城内正值整顿期间,一律犯法之事从严惩处,还望尔等好自为之!”

这些巡捕们匆匆离去了后,天赐叹了口气道:“虽然说乱世当用重典,但是这处罚如此严苛,难道真的就不怕引起什么动乱吗?”

这个时候,一个刚走过来的少尉听到了这话,这个估计是刚从讲武堂里毕业没有几个月的年轻军官顿时就是露出一丝讥笑:“我救民军在城内驻扎重兵过万,还怕他们区区的动乱?哼,他们要是敢动乱,我们就敢杀!”

“这金陵城不战而降,我救民军进城之际也是没有什么机会肃清城内的歹人,要不然的话,当初在金陵城打上一场大战,这等歹人早就被杀光了,那还有给他们动乱的机会啊,现在他们要动乱,那正好趁机把城内清理一遍,这样我们也才能安心迎接圣驾!”

听到这话,天赐心中是一顿骇然,这看向这个年轻少尉的目光都是不由得低下了头,这一个多月的接触让他知道,这伪乾贼军里的普通士卒,大多都是普通人,只要自己的态度好一些,谦卑一些,人家也不会对他有什么反感。

但是伪乾贼军的那些军官们,却大多不是什么好相与的角色,而且这些军官们想事情的角度和普通人大不一样,对明王朝的官员和权贵士绅们,往往是带着看不起和敌意的态度。

敌意可以理解,毕竟双方是敌对关系嘛,但是看不起,他们凭什么看不起饱读诗书的大明官员?

天赐理解不了他们想法,但是现在的他却是知道,人家根本就不怕动乱,甚至是巴不得城内有人动乱,这样他们才能够趁机清理一二,毕竟这金陵城也算是不战而降,城内说实话藏着不少各种乱七八糟的人。

辞别了门口的这些卫兵后,天赐也是重新回到了院子里,然后上了二楼把事情告之了董其昌。

董其昌听闻只是因为乱倒垃圾就被罚款五十两后,也是不由得的叹道:以往对于乾法之严苛也是多有耳朵,但是多闻不如一见啊!

不过这胡烨倒也是有大魄力,乱世用重典,换成了老夫,怕也是要这么做的。

只是这么一来,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被冤枉了!

但是说着这话的时候,董其昌却是突然想起了自己现在身处的境遇,当即就是叹了口气,现在的他还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那里还能操心别人的死活啊!

也不知道伪乾那边到底怎么处置自己,难不成真的想要自己投诚,然后给自己一个大官继续当着?

话说当初率领军民出降的时候,他心里是不愿意的,一开始他和其他人一样,都是想要逃跑的,奈何时间迟了那么半天,等他准备逃走的时候,金陵城已经是被彻底封死了。

然后贼军攻城凶猛,守军半日就是被彻底击溃了。

当时城内的众多官员士绅贵族们,都是人心惶惶,就怕贼军破城之后会屠城,就算不屠城,但是恐怕也不会放过他们这些官员。

于是乎很多人就是联络起来,为了保护性命,请求董其昌等人主持大局!

而董其昌说实话,也是不想死的,在众人的恳求之下,这才派人和贼军和谈,最后率领城内百官军民正式出降,因为投降的时候,董其昌虽然说过让大军尽可能的保住百官和士绅们的性命。

但是实际上,刚开始没几天他就发现,这些贼军们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杀降官,但是该抄家的抄家,查封的查封,这手段是干净利落,彷佛是干过成千上百次一样,熟练的很。

魏国公府以及其他官员、贵族们的府邸,也是被清一色的查抄。

不过万幸的事,除了少部分顽抗不从的人外,大部分官员贵族以及他们的家眷的性命还是得到了保全,一些态度比较好的据说在抄家的时候,还给他们留下了一些维持生活的金银和房屋,没有说一股脑的全部查封了。

董其昌的家人们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虽然没能和他住在一起,也没能被放走,但是目前安全上还是有保证的,但是这种安全却是暂时的,至于以后,他就不知道了。

因为现在的他还搞不懂伪乾那边到底要怎么处理他,是会把他给杀了,还是说关上一段时间就放了他,又或者是坚持要让他公开投诚?

前几天董其昌也是被人带着去见过了胡烨,并且也是知道胡烨在伪乾那边的地位,乃是属于真正的阁臣。

他这么认为,并不是因为胡烨是兵部尚书,也不是因为胡烨是大学士,而是因为胡烨是值房房大臣。

大乾王朝崛起也有几年了,明王朝这边对大乾的各种官制和政策大多也是有所了解甚至有人会专门去研究,知道大乾王朝那边,其官制有些特殊,并不是传统的六部,而是多达十几个部。

其中有的大部,可以管着数个小部,但是部在名义上又是平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