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 火速晋升(1 / 2)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411 字 9个月前

大乾的大部分高层官员,尤其是正二品以上的核心高层,其实大多也是和赛八仙、赵汝才一样,身居高位的他们政治敏感性还是比较高的,通常是不会直接收贿赂,也不允许家人间接收取贿赂,他们普遍都是让家人经商,偶尔提供一些便利。

嗯,其实哪怕是他们自己不主动出面提供便利,但是这些高管的族人们在外头经商的时候,背靠着大树,谁都会给他们面子,很多时候,他们随便开个皮包公司,都有一大堆人排着队上来送订单!

这种方式,算是比较隐晦,政治影响也没有这么恶劣,多年来楚行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些人都是跟着他一起打江山的老臣子了。

如今江山打下了,他们有权有势了,自然也是免不了想要物质上的享受,他们的俸禄纵然数额不小,不过这些年他们的族人也是越来越多,排场也是越来越大,区区俸禄却是已经是很难让他们维持大家族的体面生活了,通过经商补贴生活,这种事楚行也不会过于深究。

当然了,如果真严格按照法律来处理,全都可以拉出去枪毙,因为他们的这些行为,是非常明显的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大乾法律明令禁止这种情况。

只是如果真全部干掉的话,偌大的大乾,也就只剩下楚行一个大王了!

再加上,大部分人还是比较克制,懂得见好就收。

当然了,做的比较过分的人也是有几个,而这几个人的名单楚行已经是列出来,让军统那边收集更多的证据了,到时候,这几个正二品高官,就是楚行准备拉出来杀鸡儆猴的那几只鸡。

相对而言,其实二品高官的贪腐情况,还是没有太严重,高官之中贪腐最严重的反而是出现在从三品、正三品以下的中高级官员这两个级别上,而且广泛集中在年纪比较大的官员身上。

因为这些中高级官员,他们掌握了实权,而且很多还是地方官员,在京城里,一个正三品的官员根本就不算什么,但是如果是在地方上,那么就是一道道员或者是各省布政使之类的大员了,实权极大。

根据目前楚行掌握的情况来看,贪腐最严重的一般都是副职居多,比如各省布政使、按察使、又比如说府县里的同知、县丞。

此外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出现在年龄偏大的官员身上!

楚行看过军统的诸多秘密报告,发现绝大部分官员的贪腐都是发生在四十岁以上,并且是在五十岁左右达到一个巅峰。

这里头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人到中年后,家庭生活压力大,又是这些官员背后往往都是有一个大家族需要养着的。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年纪偏大的官员,想要继续往上升迁的可能性非常的小,很多官员的仕途之路基本上已经是到头了。

因为大乾是有着明确的致仕年限的,那就是从二品以上是六十五岁,从二品以下是六十岁。

但是在大乾王朝里,官员的升迁通常有着一个规则,那就是任满三年,考评为优方可升迁,当然了,这个规则只针对普通官员,而被吏部列入重点培养的官员则是会有另外一套单独的培养流程。

而目前根据最新的科举、官制制度,新科进士、进士的品级已经是非常低了。

参加金陵会试的话,各科进士、进士、学士、法士的一甲授正八品、二甲授从八品、三甲授正九品,但是录取人数比较少,各科一甲不过三人,二甲不过七人,三甲顶多也就一百多人而已。

而参加各省会试的话,一甲授从八品、二甲授正九品、三甲授从九品,各省各科一甲和二甲的人数,和金陵会试的人数相当,三甲的人数则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少则百余人,多则数百人。

每年这么多士子参加科举,能够以正八品入仕的只有区区四科十余人,以从八品入仕的不过数十人,以正九品入仕的也就两三百人而已,剩下的都是以从九品入仕的。

这也就意味着,普通官员入仕之初是从九品的话,按照正常途径走,哪怕是非常的顺利,三年升一级都没有机会成为正二品的尚书。

大乾的高官,往往都是根据吏部制定的重点培养名单来,地方上的吏务部门,负责重点培养正五品官员,而中央吏部则是负责从四品以上官员的培养,至于从三品,基本上就需要进入楚行的培养名单才有希望了。

而那些进入培养名单的官员,他们往往会通过频繁调动,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来取得快速晋升,又或者是担任重要工作岗位,发挥出色后,破格提升,不再遵循传统的三年任期后才可以晋升的例子。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赵进了,作为在大王那里都是挂了名号的重点培养人才,他一路担任的职务都是重要职务,而最近几年虽然看似没有升过品级,但是谁都知道,哪怕是赵进自己都知道,上头是故意让他在上海担任县令,这磨砺,同时也是考察。

一旦让上头满意了,等任期一满就会迅速往上飙了。

要不然,赵进干嘛这么卖命的搞北岸工业区啊,他有不指望着搞什么大工程从中捞钱,这一切都是为了政绩。

但是和赵进获得上头看重的官员还是比较少,绝大部分官员其实都要苦苦熬着,而且往往大部分苦熬也没卵用。

尤其是对于很多五十岁左右的官员而言,通常来说其仕途基本到头了,顶多顶多就是再往上挪动一级,而且这种晋升往往也是安排闲职,说白了就是让他们致仕的前几年养老。

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会肆无忌惮的开始大捞特捞,利用职务便利让族人经商获利,那都是小儿科了,直接伸手要钱的也是不在少数。

而这些人,也是这一次楚行准备重点打击的目标!

一方面是这些人的数量比较大,而且品级都比较高,三品、四品这种级别的可以抓出一大把来,品级高,影响大,杀鸡儆猴的效果也是比较好。

此外,这些人年纪偏大,本来就差不多被安排去养老了,把他们提前拿掉,刚好也可以给。

然后这些人普遍都捞了众多的钱财,刚好抄家没收财产,补充大乾因为一场洪涝以及接下来几年的庞大基建而损耗的大量财政。

面对着是个官都贪腐的情况下,该拿什么样的贪官下手,楚行可是经过慎重考虑的,绝对不是说看见贪官就抓,而是要从多方面考虑!

要威慑效果良好,又有避免大乾动荡,同时还能带来其他的一些好处!

而符合上面这三个条件的人贪官们,就是楚行这一次重点打击的目标!

当督察院反贪局派遣的专案组奔赴江北进行详细调查的时候,外人,甚至是包括赛八仙都不知道楚行已经是准备掀起一场超大规模的反腐风暴了。

这一场反腐风暴在楚行的规划里,是要做到具有威慑效果良好,负面影响小的程度。

而要达到威慑效果良好,这就需要抓住一批位高权重的贪官,同时规模也不能小,除了高层的重量级贪官外,中低级官员也是重点打击的目标。

大体步骤就是中央督察院先动手,以擒贼先擒王的姿态,先把最顶层的预定目标抓捕,然后则是迅速配合各省督察院抓捕地方上的四品、三品等级别的贪腐官员,最后则是敦促各地方督察院,自行抓捕中低级官员。

而有意思的是,所有的中高级目标,实际上都是事先准备好的,楚行根据军统的绝密报告,已经是划出了大体的范围,除去部分特殊核心高层需要楚行亲自下令外,其他高官的调查和抓捕工作则是交给督察院负责。

之所以没有直接抓人,而是还要再进行调查,这是因为军统的调查方式基本上都是不能见光的,同时军统的调查报告往往也是不怎么详细。

基本上都是直接报告说某某官员,有贪腐行为,估算数额多少,通过什么方式,但是详细的贪腐时间,军统一般不会进行针对性的调查,因为这不是他们的任务,而且军统的经费和人手也是有限的,他们还有着更多更重要的任务,是不可能花费太多的力量用于贪腐调查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