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不怕仿造(1 / 2)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6917 字 8个月前

因为购买的话,虽然说大乾王朝官方严禁蒸汽机这些东西出口,不过,并不代表着没有任何的购买渠道,毕竟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走私商人这么一个群体。

有些要钱不要命的家伙,是敢偷偷的把这些机械设备运出去的,然后赚取丰厚的利润。

大乾王朝虽然打击走私非常严厉,但是依旧不可能彻底封锁如此漫长的边境线以及海岸线,总会让一些走私商人们找到空子的。

人家葡萄牙人这些年,就是通过走私手段,偷偷摸摸的从大乾王朝购买了多套的蒸汽机用作生产。

他们也是尝试过对这些蒸汽机进行仿制的,毕竟蒸汽机的原理其实很简单的,但是知道原理了,手头上也有实物了,但是想要仿制出来却是不可能的事。

因为这玩意的生产,对机械设备的要求太高,对原料的要求太高。

就算是葡萄牙人利用技艺高超的工匠,手工一个一个打造零部件,然后组装上去,但实际上也是无法稳定运行。

为什么?

材料不行!

蒸汽机里的很多零部件,根本就不是什么普通的生铁,熟铁,而是钢铁,更准确的说合金钢,同时对加工精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其实不止是蒸汽机,大乾王朝使用的诸多机械设备,其实很多关键的零部件,采用的都是特殊材料。

外形可以防,但是材料他们就无能为力了。

这也是大乾王朝工业化这么多年了,但是技术外泄基本等于零的原因。

说白了,大乾王朝根本就不怕那些土著们仿造!

没有一个庞大而成熟的工业体系,想要仿造大乾王朝的各种工业产品,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更加别说蒸汽机这种最为顶级工业产品了。

葡萄牙人是怎么想的,大乾方面自然是不会去想的,大乾官方依旧是按照着自己的步伐执行诸多的计划,海军方面的蒸汽舰队试航还在继续。

而民间的数大航运公司,也是开始了蒸汽化,除了长江航运公司和冯氏航宇公司这两大航运企业外,其他的航运企业也是或多或少的开始进入蒸汽船领域。

进入乾元六年夏天之后,大乾的几条主要的内河以及繁忙的沿海海域,都是能够看见蒸汽轮船的身影了,同时也有不少的民用蒸汽船只,在看到了海军彻底抛弃了明轮后,也是开始跟进,打算造螺旋桨推进的民用蒸汽机船只。

尤其是在航运最为繁忙的长江下游,也就是扬子江流域,这一段流域一向来都是国内数大航运公司的重点竞争区域,有时候甚至为了维持企业的名誉,赔钱都要搞的那种。

而各大航运公司搞出来了什么好船的时候,基本也都是第一时间投放到金陵城到上海的航线进行运营。

国内的第一艘实用化的蒸汽轮船擎天号是如此,第一艘投入商业运用的远方号也是如此,不过这两艘开创先河的蒸汽船,如今却已经是陆续退居二线,只是进行正常商业运营了。

而如今在扬子江航线上大出风头的,乃是长江航运公司的新月宫系列客轮以及它的竞争对手,冯氏航运公司的前程系列刻录。

自从这两家公司在乾元五年的春天,先后把轮船投入商业运营外,为了争夺国内第一航运公司的宝座,为了打造自家的企业品牌,这两家公司在轮船领域可谓是打破了头。

并在擎天号以及远方号等前面的几艘第一代试验舰,迅速改装或者建造了诸多其他的蒸汽轮船,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应当是今年春天才是陆续投入运营的长江航运公司的新月宫系列客轮。

长江航运公司的新月宫号,乃是他们公司的上一客运旗舰月宫号的后续客轮,也是他们所打造的第一款真正的大型客轮,准备作为新一代的旗舰使用。

这种客轮,装修奢华就不用说了,这本来就是长江航运公司高端航运的最大卖点,此外,他们还采用了机帆并用动力,并采用明轮推进。

新月宫号上的蒸汽机组虽然说动力不算大,但是却是做到了震动性小,噪音小等特点,用以满足高端客运的需求。

这种新月宫系列的客轮,已经是有两艘正式投入运行,并和以往一样,执行从广州到金陵的航线!

其将近千吨的排水量,比风帆船只高的航行速度,奢华的装修,平稳的乘坐舒适性,这让新月宫系列客轮继续受到了权贵们的追捧,很多人甚至都是为了乘坐这种客轮,特地跑一趟的。

而冯氏航运公司也是不甘落后,但是他们主攻的市场并不是高端客运,而是中高端商务客运,在保持一定舒适性的前提下,最大的最求航速!

为此,他们的前尘号,其排水量不过六百多吨,但是却采用了双台蒸汽机并行的方案,使其拥有了足足四百匹的马力,再加上风帆动力,足以让前程号乘风破浪,以极快的速度往返上海和广州以及金陵,其卓越的航速,一经推出,就是深受往来上述三地的商务人员的喜爱。

可以说,到这个时候,长江航运公司和冯氏航运公司,在客轮领域上,已经是进行了差异化的竞争,一个主打奢华舒适,讲究的是路途上的享受,一个则是追求极致的速度,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乘客送到目的地。

而这种差异化竞争,也是真正的让冯氏航运公司首次在长途客运领域获得了立足点!

蒸汽机在海军以及航运领域,表现出来巨大的竞争力和吸引了众多人目光,相对而言,火车则是显得要低调一些。

因为目前铁路正在大建设期间,正在运营的铁路比较少,而且基本都是短途铁路,很多地方的部分数十公里长度的短途铁路,其建设时间自然是用不了多久的,基本上一年时间就很充分了,如此也才能在乾元五年的时候就是完成了施工,然后在乾元六年里正式运营。

然而这种短途铁路,所造成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即便是七十多公里的京镇线,也只是在通车的时候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而正是进入商业运营的时候,虽然说也有非常多的人乘坐京镇线的火车,但是社会的影响并不算大。

铁路要造成全国范围内的轰动,还得需要一条长度足够长的铁路线才行,江南铁路就是有这种功效,但是目前江南铁路的大部分路段还在施工当中,想要全线通车,至少还需要三年以上

其中的上海到苏州段,进展比较快,因为这一段是双向施工,一边是从上海往苏州方向修,另外一边则是从苏州往上海方向修。

然而即便如此,最早也要到今年的秋天才能够进行运营。

这种速度,实际上对于铁路建设而言已经是非常快速了,而了尽快的铺设铁路,直隶铁路公司采用了分段建设的模式,在部分交通便利,能够大规模利用河运运输物资的地方,开始建设点,然后以这个点向两端同时修建。

多点同时修筑,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江南铁路在三年内全线通车。

同时为了尽快的收回成本,也是采取了一边建设,一边运营,修好一段,运营一段的模式。

比如京镇线,也是属于江南铁路的一部分,现在先修好那么就先运营,等上海到苏州的铁路修好后,也会先进行运营。

并不是说非得等江南铁路全线贯通后,才能够通车运营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