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8章 信任人选(1 / 2)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6114 字 8个月前

用自己的能力打动大王,只要打动了大王,那么值房值班大臣的位置唾手可得。

于是乎,这几天时间里,来面圣求见楚行的大臣就是特别的多,全都是从二品,正二品的高官,而且这些人不管是私机会就是说教育问题。

有些是直接向楚行上折子,说什么现在的教育问题存在什么问题,要往什么方向改进。

有些干脆就是当着楚行的面说这些,有些说的直接一些,有的说的隐晦一些。

不过这些人的行动都是非常的一致,那就是试图在教育问题上,打动楚行,进而上位。

对于臣子们的行动,楚行虽然觉得他们有些不尽人情,这孙乾刚死了几天时间,其棺木这会估计还没有运回家乡呢,这些人就是迫不及待的竞争孙乾留下来的位置了。

这是让楚行都是有些叹气了。

他自认为已经是够冷酷无情了,但是即便是他自己,看着追随自己二十多年的臣子病亡,还是有些放不下,但是这些竞争高位的臣子,大多也都是老臣了,也都是和孙乾共同在朝堂为臣十多年的人。

不过虽然有些感慨,但是他也是可以理解他们的想法,这么大一只桃子就在众人勉强,谁都想要摘下来。

此外,实际上楚行也是准备在近期内尽快的挑选一名适合的人进入值房,接替孙乾留下来的空缺。

国不可一日无君,同样也不可一日无臣。

这没有了大臣,楚行让谁办事去?

所以,尽管这些大臣们的方式让楚行有些感叹,但他还是没有太多的偏见,反而是很认真的看过这些臣子们的折子,听他们说对教育等事务的看法,试图从中找出一个适合的人选来。

孙乾生前就是分管教育事务为主的,而值房众值班大臣们的分管的事务,虽然没有明确划分,但是基本上都是各自管着各自的一滩事,偶尔会有分管事务的调整,不过一般也不会太大。

所以接替孙乾的新任值房值班大臣,同样也必须是精通教育事,而且更加重要的是,他所主张的教育政策,必须符合大乾的客观规律,同时更是要符合楚行的主观要求!

然而看过了不少大臣的折子,听过不少大臣的话后。

楚行却是有些皱眉了,这一时半会的,还真找不到太适合的人选!

想要找一个能胜任分管教育等事务的值房值班大臣,可真不容易,看看这都上的什么折子。

最让楚行冒火的就是工部左侍郎递上来的折子,说什么如今的教育事务还存在着极大的短板,基础教育已经是逐步发展了,但是高等教育还是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

他在折子里重点建议发展高等教育,尤其是四年制大学,要在五年内新建立至少二十所大型综合四年制大学,同时对现有的十多所四年制大学进行扩招。

提出了要把四年制大学生的在校生数量翻十倍以上。

看到这个,楚行就直接给他打了个大大的叉!

突然培养这么多精英大学生,你让大乾王朝拿什么位置去安排他们?

难道不知道上流社会一个萝卜一个坑啊,每年招收的新官员数量就这么多,那些一流企业的高端职务就这么多,现在的四年制精英学生毕业后,安排的都有些勉强了,你还想要扩招十倍。

这些扩招多出来的学生,毕业以后当不了官,成不了企业高管,然后跑去造反怎么办?

大学是要扩招的,高端人才也是需要的越来越多的,但是得一步一步走,随着大乾经济的逐步发展,高端人才需求量大了,有足够的社会资源供养更多的高端人才了,那个时候才是培养更多高端人才的时候。

但是你的社会还无法接纳众多新中上流阶层的时候,这些多出来的精英学子就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分子。

你真当这些受到了高端精英教育的人都是老实人,当不了官,当不了企业高管,无法跻身进入社会的中上流阶层的时候,他们会乖乖的进工厂当工人、回家种田啊?

当这些人的述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很容易埋怨社会的好吧!

楚行一直都是坚定的施行高等精英教育制度,就是为了防范这种情况的出现,虽然每年的三年制和四年制大学的毕业生都在增加,但都是在一个可控制的范围之内,是随着大乾国内的民生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步增加的。

所以如今的这些学生毕业后,现有的社会资源足以接纳并供养他们成为新的中上流社会阶层。

不过呢,这种政策只能是默默的做,不适合公开宣扬,至少楚行或者孙乾,从来都是不会说什么限制高等教育的,他们是在其他方向进行限制。

比如说提高老师的社会地位以及薪资待遇,然后很自然的学费就上涨了嘛!

学费上涨之后,小学教育阶段的老师都是普通老师,待遇虽然不错,但是也没有大学里的老师那么高,此外还有中央以及地方财政的补贴,所以在大乾王朝里,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并没有收到老师待遇上涨而变的稀缺,反而是因为大乾十多年来的持续推动,让小学教育阶段变的快速普及起来。

早些年的大乾王朝,定下的目标是每个县都至少建立一所小学,随后又是把这个目标提高到每个镇都必须有一所小学。

除了数量庞大的官办小学外,实际上大乾王朝还有众多的私立小学,这些小学大多数都是旧时代的各种私塾,经过了教育部门的审查批准后,得以按照官方指定的学制标准进行教学,官方承认学生在这些经过审查批准的私立小学的学籍以及学历。

而这种私立小学的数量还非常的庞大,其总数量比官办的小学还要多呢。

所以说,即便是教育费用普遍高昂,不过对于小学阶段的影响并不算大。

真正有影响的是中学阶段以上,而且越往上越大!

学费高昂,学校少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不过虽然学费高,学校的数量少,但是在中高等教育上,大乾奉行的集中力量办大事,所以会为每一所中高等学校提供最优化的教育资源,让学生接受最佳的教育。

简单来说,小学阶段是普及教育,而中学以上则是贵精不贵多。

但是现在,这人却是提出一下子要把四年制的大学生数量增加十倍以上,让楚行直接在心里咒骂,这个大傻叉!

这人,这辈子是别指望能够成为值房值班大臣了,甚至后头也别指望升任当什么尚书啊,熬几年就滚回家!

身为大乾高官,竟然一点政治觉悟都没有,简直无法容忍!

不过虽然大多人都是让楚行不太满意,但还是有少数几个人让楚行觉得还行,只是这几个人里,最让楚行满意的却是有着一个身份非常特殊的人。

这让楚行一时间是难以抉择!

让楚行比较满意的有两个人,其中一人是外务部尚书赵岚,这人提出的教育方针看似平淡,甚至一点亮点都没有,通篇都是说现在的教育方针有多好,今后教育事务要做的就是把现在的教育政策持续下去云云,当然了,如果仅仅是这样,他也无法打动楚行。

因为不少人都是这么说的,说如今的教育政策在大王的指示下,已经是非常完善了,不需要变动云云,总之是变着花吹捧楚行。

这个赵岚之所以让楚行比较满意,是因为他在教育事务的另外一大块上,也就是科举上提出了新的见解。

赵岚在折子上洋洋洒洒写了一万多字,关于科举这一块上的内容就是占据了八千多字,和其他人基本上都是反过来的。

在科举上,他认为如今的乡试、会试的制度,虽然已经是达到了一千多年来最佳的制度,但是却已经是无法符合大乾的现代教育发展了。

因为目前的大乾科举制度,如果想要当官,就必须参加科举,并通过会试,甭管是各省道会试还是承天会试,都必须考中后才能够当官。

而传统科举学子参加会试,必须要有举人功名,但是在大乾,除了举人功名外,拥有大学学历(四年制以及三年制皆可)也是可以直接参加科举。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