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4章 为官难(1 / 2)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6453 字 7个月前

只不过,这个提议说了好多年了,他周毅然也不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但是却是一直没有获得通过,自然也是有着他的理由。

因为松江府和江南道两级地方都是强烈反对,因为不客气的说,这两级财政,都是靠着上海活着的,松江府能够把其他几个县发展起来,就是依靠上海的财政,然后扶持补贴其他几个县,如果失去了这个扶持,其他几个县还怎么发展?

同样的,对于江南道的其他几个州府来说也是如此!

所以上海直辖一事,差不多十年前就是提出来了,但是现在依旧是没个定论。

而陛下楚行自己,也是从来没有对此事表态过,任凭臣子们争论来争论去,但是这个不表态,其实一定程度上也是反对直辖一事的。

上海这个大乾的第一个大型城市,本来就是具有强烈的虹吸效应,同时也具备强烈的经济发展辐射能力,这留在江南道内,虽然也吸纳了江南道的各种资源,但是反过来也会贡献大量的财政收入扶持了江南道其他地区的发展。

但是如果直辖了,那么上和光顾吸纳江南道的各种资源,但是不会反哺其他地区了。

为了不让江南道的发展不均衡,楚行就一直拖着。

但是当他今天看到了上海如今的景象,他就知道,这上海直辖一事必须提上日程了。

这么一个场人口突破百万,还有数十万临时人口的巨型城市,继续当成一个县来处理,哪怕是特设县,其县令乃是正四品官员,但是也依旧不妥当了。

因为这么一个城市,从重要性上来说,甚至比得上一个普通的瘦。

如果爆发战争了,楚行宁愿丢掉几个边疆的地盘,也不愿意丢掉上海。

群臣们正在对着窗外的上海城区谈论着,而这时候楚行也是却是重新坐了下来,此时,秘书处的随行秘书走了过来轻声询问着是不是累了,要不要回寝室休息一样,楚行轻挥了挥手,让他忙自己的去,别废话。

他这也是说累,只是看就了感觉也就那样,无聊,干脆坐下来考虑着上海直辖一事。

当楚行带着群臣以及虎贲军乘坐庞大的专列群进入上海城区后,上海北岸火车站乃至整个上海城区,也是进入了最高级别的戒备状态。

虽然说楚行反复强调不要饶民之类的,但是说归说,做还是要做的。

表面上没有下戒严令,但是该封锁的道路还是要封锁,公司学校放放假的还是要放假。

其他地区也就算了,但是圣驾经过的街道两侧数百米的区域,再加上陛下准备去视察的几家重点企业以及部分重要地标建筑等区域,也是需要进行彻底的清理的。

先一步抵达的虎贲军第二师已经是全面接管了上海城区的防务,并全面封锁圣驾预定经过的部分街道,直接十步一岗,街道两侧的所有建筑全部清空,等圣驾经过之后才能够返回。

当然了,迎接的人还是会有的,而且不少,街道欢迎的民众大约会有一万多人。

但是这一万多人全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除了上海当地的官员、社会名流等地方代表外,剩下的普通人里,普遍以官员家属和军人家属为主,而且不是从上海本地挑选的哦,而是从整个江南道挑选出来的哦!

全都是经过了军统的严苛政治审查的。

这些普通家属军属之外,还有一批看似普通民众,但是却是正儿八经的军统特工!

军统作为负责圣巡期间,天子安保的最主要结构,直接抽调了超过千名精兵干将伪装成为普通百姓,充当夹道迎接的普通人。

实际上,他们将会看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稍有异动就会立即逮捕身边的可疑分子!

除开官员、官员家属、军人家属以及军统特工外,真正的平民百姓不会超过五百人,而这五百人,几乎都是上海有名有幸的社会名流,说白了他们也是士绅阶层。

真正的普通人,一个都没有!

不是普通人不想去欢迎陛下,目睹天颜,而是去不了啊!

反正不管是虎贲军还是军统,他们都不愿意让普通人靠近陛下,这样实在太危险了。

当然了,这些细节陛下肯定是不会知道,毕竟陛下太忙,他们作为臣子,这些新也就不用报告上去了,他们自己负责好安保。

如此一来,他们做好了安保工作,陛下没有什么危险。

而陛下也是能够看到民众热烈欢迎的场面,提升自信,满足自己。

你好我好大家好,干嘛非得自找麻烦,安排一票不知底细的普通人靠近陛下呢。

整个上海城区,已经是做好了彻底迎接圣驾的准备,提前准备好的迎接民众,已经是都早早等候在街道上,并且手持官府发放的龙旗。

到时候也会根据官府的提前指示,来一个万人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而且还会有几个特别安排的演员,到时候会哭着喊着试图靠近,并大喊着陛下万岁,冒着生死危险,只为了近距离看楚行一眼,只为一眼!

总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各级官员也是费了不小的心思的,保证是要有大场面就有大场面,要有细节就有细节,要有感动就有感动,务必要让陛下乘兴而来舅而归。

说白了就是,想方设法把楚行伺候的舒坦了!

而楚行正是因为知道这些地方官员的尿性,才会三五次重申不要大张旗鼓。

但是然并卵!

其他事官员们还会听,但是在讨好陛下这一点上,他们是不会听的。

君不见王大学士,二十多年屹立政坛而不倒,靠的就是一手拍马屁的功夫,虽然陛下也经车斥他,但是却是从来没有因为他拍马屁而处罚过他什么。

哪怕是有时候拍马屁拍错了,但是陛下一般也不会太过计较。

虽然绝大部分大乾的官员们,不分文武,都是极为鄙视王大学士,但是里头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文武官员们都同时羡慕着王大学士。

北岸火车站,现任的上贺设县县令林如海这会也是特别的紧张,虽然他本身就是个简在帝心的官员,而且来上海担任特设县县令之前,他本来就已经是商部综合司的司长,从三品衔。

所以他来担任上贺设县的县令,其品级就已经是超过了上贺设县县令的正四品品级,而这也不是他的特例,实际上在赵进之后,上海的后面几人特设县的县令,通通都是从三品的高官,而松江府的知府,则是提升为正三品。

而江南道的道员,其本官职务也是提升为从二品,和其他省的巡抚一样。

来上海任职之前,他就已经是在京畿任职的高官了,算得上是位高权重,这来上海任职也算是升迁,因为在这个位置上过渡几年,基本上一个正三品就到手了,然后就可以竞争省道封疆大臣的位置了。

如此他以后才能够有机会一步一步往上,奢望入值值房。

然而正是以为如此,所以他才紧张,他主政上海已经是一年多了,这一年多来他就没睡个一个安稳觉,没有休息过哪怕一天。

但即便如此,他主政上海依旧遭到了不少的批评声!

说起来,林如海也是感觉挺委屈的,外人只知道上贺设县县令乃是风光无比,前途无限的职务,但是谁人怎么会知道上贺设县县令的庞大压力。

纵然历任上贺设县的县令,全都是变成了大乾高官,比如贾文柏,如今已经是农部右侍郎,还有赵进更是已经主政广东多年,政坛传闻,赵进已经是有望调回京畿了。

而广东巡抚这样的地方重臣一旦调回京畿,那么就绝对不会轻视,到时候少不了是一部尚书,就算几不是尚书,但是最次也得是一个重要部的左侍郎,过渡几年一个尚书,值房行走也是顺理成章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