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9章 自寻死路(1 / 2)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6360 字 5个月前

如今大乾也就只有在中亚这边有大规模的战争,西征军下属的各部队都是能够得到充分的供应的,不仅仅是普通弹药,新武器也是同样如此。

第一骑兵兵团又是作为西征军里的绝对主力,优先装备各种武器乃是情理之中。

唯一的担心就是这些火炮乃是为步兵师里的师属炮兵团研发,虽然也重视机动性,但是并没有骑兵这样那么极端重视,重量应该会比较重,机动性怕是要差一些。

但是在没有专门的骑兵用后装炮出现之前,戴亚新也只能是把念想打在这款七五榴炮上面了。

如果不选这款火炮的话,那么他就更没有其他选择了。

陆军虽然今年一口气下了多个后装炮的研发任务,但是科研人员是有限的,所有这么多火炮的研发任务也是有先有后。

获得最优先保障的自然是预计为师旅团等步兵部队,提供战场火力支援的七十五毫米的榴弹炮。

该炮口径为七十五毫米,身管倍径为十六倍,有效射程达到了三千米,不过因为是全钢铸造,而且连带炮架、炮轮等都是钢铁打造,因此全炮的重量并不轻。

除了这个七五榴炮外,还有一个受到重视的陆军后装炮七五野炮了。

七五榴炮和七五野炮看似一字之差,但是差距天差地别,因为前者只是榴弹炮,身管比较短,射程有限,但是后者却是陆军内部预计用来进行远距离火力压制的野炮。

其身管倍径达到了二十六倍,有效射程达到了六千米。

但是对于骑兵而言,十六倍的七五榴炮都嫌重了,更别说二十六倍的七五野炮了。

至于陆军内部为了骑兵准备的骑兵火炮,实际上乃是一款七十五毫米,但是身管只有十四倍,并且进行了专门轻量化设计的火炮。

以目前的情况来说,未来几个月内第一骑兵兵团如果想要装备后装炮,唯一的选择其实只有七五榴炮。

而能不能拿到手,就得看戴亚新的手段以及第一骑兵兵团的表现了。

戴亚新中将和戚连忠少将,把话题转向了后装炮的时候,战斗依旧在持续!

在遭到了大乾陆军第一骑兵兵团军属炮兵团三十六门一百毫米前装线膛炮的精准打击,并遭到了惨重的损失后,蒙古人终于是反应过来了。

他们打得准并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真的打得准。

尽管他们还不知道为什么,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做出选择。

乌力罕一声令下,就是让最前面遭到单方面炮击的部队开始撤退。

一开始,他们撤到了千米外。攵學3肆

但是发现依旧遭到炮击后,而且遭到炮击的地方并不是千米位置,而是更后面的一千五百米位置后。

乌力罕是再也无法稳住,直接下令全军撤退。

不仅仅是撤退几百米的战术撤退,而是直接撤退到几公里后的出发位置。

促使乌力罕做出这样的决定,那是因为几秒钟之前,就有一颗南乾蛮子的炮弹在他的身边爆炸。

遭到炮击的时候,炮弹就在距离乌力罕不足十米的地方爆炸,乌力罕虽然没有遭到炮击伤害,但是他身边的数人却是死伤。

一个他甚为倚重的谋士当场被弹片杀死,另有两名护卫也被弹片击中受伤。

他所处的位置可是距离南乾蛮子的炮兵阵地足足有一千五百米远啊!

这样的距离,在以往的战争里,基本上属于安全距离,哪怕是敌人的滑膛炮能打这么远,但是基本也没有丝毫命中率可言,因此大多时候,大规模战役里指挥官也会在这个距离设立指挥所。

但是现在,他这个位于后方,足足一千五百米远的最高指挥官都是遭到了炮击,可想而知部队遭到的炮击有多么的可怕。

在没有摸清楚南乾蛮子的炮击为什么这么精准凶猛之前,他可不愿意让部队白白挨炸!

但是想要走,却也不是这么容易的。

好几万蒙古人大部分已经是下马,变成步兵和炮兵准备进攻无名湖泊周边的第一骑兵兵团的。

没有了马匹,推进速度不快,撤退速度同样也是快不到那里去。

而且还在持续遭到精确的炮击。

第一骑兵兵团里的三十多门一百毫米前装线膛炮,在炮击开始后,就一直是保持着稳定的射击,而且为了造成蒙古人的混乱,他们除了一开始是对准八百米距离的蒙古人炮兵进行炮击外,后续其实是拉开了距离,主要是对一千五百米左右的距离进行拦截式炮击。

其目标自然是为了让前头的蒙古人不敢轻易撤退,跨过一千五百米的火力封锁线。

虽然不可能拦住所有人,但是只要让其中一部分人心生恐惧,脚步稍微缓慢一些,那么就能够让更多的蒙古人脚步缓慢下来,降低撤退的速度,从而造成更大的炮击战果。

当半个多小时后,好几万人的蒙古人终于是乱哄哄的撤出来了,因为撤退的过于匆忙,甚至都导致了他们的炮兵部队直接损失过半。

其中一部分是被直接炮击损失,而更多的其实还是被蒙古人的炮兵主动给遗弃了。

带着沉重的火炮撤退,那可是相当麻烦的事,在持续遭到炮击的情况下,慌乱之中炮兵们那里还能带着火炮跑路啊,直接扔下火炮就炮了。

除了火炮损失较大外,他们的人员损失虽然也不小,但是实事求是的说,遭到持续半个小时的炮击里,其实蒙古人的人员死伤顶多也就一两千人,远远谈不上损失惨重。

然而这种只能被敌人单方面炮击,己方却是毫无还手之力的感觉非常难受,由此导致的军心士气大幅度降低才是更要命的。

等蒙古人撤出了后,戴亚新中将也是及时派出了一支轻骑部队清理战场。

他们并没有跑出去太远,也就是在一千五百米内的范围里活动,主要任务就是摧毁蒙古人遗留的火炮。

至于蒙古人的伤兵,他们可不会管,甚至都懒得给他们一刀帮他们结束痛苦,至于救治就更别指望了。

受了伤在哀嚎的蒙古伤兵,比蒙古士兵的尸体,让能打击蒙古人的士气。

乌力罕倒也是派出了骑兵试图迎战,不过第一骑兵兵团派出去的轻骑根本不接战,冲上去用炸药包炸毁了蒙古人遗留的完好火炮,或者弹药车等后就是立即撤退。

戴亚新的目标是守住这个地方,而不是趁机和蒙古人打骑兵对冲。

一千多的轻骑很快就是撤了回来,戴亚新中将也是暂时走下了山头。

遭到了这么一番突如起来的炮击后,这些蒙古人是需要时间进行应变的,不可能傻乎乎的继续没有任何的准备就再一次往上冲。

那不是英勇,而是送死!

如果蒙古人真要这么做的话,戴亚新能高兴死。

前装线膛炮两千米内命中率虽然一半,一千五百米的命中率也不算太高,但是进入千米距离后,命中率就能大幅度提高,在稍微有经验的炮长手中,基本是指哪打哪,蒙古人没有任何的准备就冲上来,己方的炮兵就能够再给他们一个大惊喜。

可惜的是,蒙古人并没有这么傻,他们已经是意识到了今天的战斗有些奇怪。

乌力罕的帐篷内,乌力罕沉着脸道:“他们的炮有古怪,正常的火炮是打不了这么准的!”

不用乌力罕说,其他人也是看出了问题所在。

大家都是用滑膛炮的,滑膛炮是什么货色大家伙都知道。

虽然说蒙古人的铸造火炮的技术不咋地,但是他们到处劫掠,手中永远不少的铜料,所以很多中小口径的野战炮都是用青铜炮铸造的。

青铜铸造的火炮虽然更加的沉重,但是性能比普通的铁炮好多了,这也是弥补了蒙古人火炮技术不足的问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