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4章 淘金热潮(1 / 2)

而这种情况,也花不了几年时间了。

如今皇家石油公司在巴库那边的油田产量逐年增加,炼油厂的产能也是逐步增加。

帝国石油公司在南洋发现了油田,并大手笔的本土沿海三大地区分别筹建大规模的炼油厂。

保守估计,五年内,国内的炼油厂的炼油能力,就能够达到一百万吨,而这个数字基本上已经是能够初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了。

后续随着炼油能力的进一步增加,那么不可避免会出现继续降价,最后导致煤油成为普通的消耗品,真正的进入千家万户。

看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也是让楚行比较欣慰。

对于石油工业的发展,其实楚行的推动并没有太大,也只是几年前指示皇家石油公司的成立,然后后续指点了他们几个油田的存在而已。

但是对于整体石油工业的发展,楚行其实是并没有进行太大的推动的。

就和其他行业一样,楚行更多的是给政策,给出大概的方向,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搞。

有时候能够做出来林轩很满意的成绩,有时候也会犯错,走弯路,但是只要不是事关帝国重大战略的问题,一般楚行也是懒得搭理。

帝国那么大,行业这么多,各种新东西数不胜数,楚行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一一去关注。

更何况,他更希望帝国的各行业能够健康自主发展,不需要太多的外部干预就能够健康发展。

当然了,这些其实都是表面的借口而已,实际上就是楚行对这些东西已经是没有什么兴趣了。

如今大乾已经是走上了蒸汽革命的高速路,哪怕是楚行不去指点什么,也能够保持着高速发展,这样的大乾,在全球范围内几乎是无敌的。

就算是工业能力再提高,技术再提高,也不可能改变多少。

大乾帝国依旧是地球上的第一强国!

本质上不会改变什么。

最近这几年,楚行最关注的已经不是什么国内的发展了,他更关注的还是海外的扩张。

尤其是海外领地的本土化!

南洋几个地方以及巴库的局部本土化,就是他亲自出手干预的结果,他不可能等待整个吕宋省以及万丹省都是彻底完成了本土化之后,再搞什么本土化,那些所需要的时间太过漫长。

所以他采取了逐步本土化的政策。

通过对部分条件是和的地方进行局部本土化,刺激周边的地区加速本土化。

这一点在南洋地方体现的尤为明显,自从吕宋岛以及棉老岛局部本土化之后,临近的婆罗洲哪怕是没有太大的外力推动,但是其本土化的进程依旧是大幅度加快了。

就藩当地的贵族以及官府,眼看着隔壁的岛屿本土化成功后高速发展,官员将有政绩,贵族和商人们大把赚钱,他们那里还能忍得住啊。

当年大家都是一样的穷哥们,但是现在突然发现这个穷哥们变成了高富帅,这绝壁不能忍。

如果是换一种情况,估计他们就要闹,在没有完成本土化的情况下也要求中央给予他们本土化的政策,但是如今的大乾帝国是不可能出现这种事的。

通过蒸汽机交通工具以及有线电报,再加上以往数十年来建立的强势中央集权模式,如今大乾帝国的中央集权是达到了封建王朝所能够抵达的巅峰了。

那些海外领地的官员和贵族可不敢闹,毕竟金陵方面是不好惹的,惹毛了金陵方面的大佬,分分钟把你扔到新西兰岛等地方去和食人族当邻居。

对抗金陵方面是不可取的,闹也是不能闹的。

那么怎么办呢?

废话,还能怎么办,自然是自己加把劲,尽快的完成当地的本土化了,然后学其他地方申请局部本土化。

不管是万丹省还是吕宋省,都是属于众多岛屿组成的省份,大小岛屿多的很,要把全部岛屿都完成本土化,短时间内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在既定的部分岛屿上完成本土化却是可以的。

这种情况下,婆罗洲的那边的地方衙门和当地的贵族们,也是开始卖力了。

乐观估计,兴许一两年时间里,婆罗洲那边就能够完成本土化了。

相对于南洋地区的本土化工作困难重重,美洲那边的本土化工作倒是容易的很!

美洲那边的本土化工作相对比其他地方,其实要更加的简单,主要是当地的地方大,土著也少,属于地广人稀的地方。

大乾在当地的本土化工作,主要还是把这些土著迁移到西班牙人控制的墨西哥为主,同时西班牙人对接受这些土著也是非常乐意,经常自己派出人手去组织土著迁移到墨西哥地区去。

所以做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

当性能土著迁移走了后,自然也就本土化了。

毕竟大乾对本土化的唯一标准,就是的当地的人口比例,只有一个地方的大乾人占据了当地的主体人口时,才能申请成为本土省份。

而这个标准具体实行的时候,往往更加严格,有时候是需要完成百分百的人口结构比例才能够方形。

同时,这一标准不适用于殖民地模式的海外领地,比如说在印度以及非洲等地区的海外领地,这些海外领地里其实也是清一色的都是大乾人,但是周边都是土著,而且海外领地里不可避免也会有大量的土著人口生活居住。

所以目前来说,能够有比较好的条件完成本土化工作的其实也就是南洋诸岛以及美洲地区,再加上其他部分岛屿或者某些极为重要的战略地区。

至于广阔的印度半岛以及非洲大陆,目前大乾是没有在这些地方进行彻底本土化的打算,原因无他,距离太远,土著太多。

南洋诸岛虽然也人多,环境也算是比较恶劣,但都是岛屿,可以一个岛屿一个岛屿来搞,费点时间也能搞完

至于南洋半岛嘛,纯粹是因为距离太近,就在帝国边上,不搞本土化帝国不放心,帝国准备着,再怎么也要把帝国本土的实际控制线,推进到孟加拉湾一带。

也就是说,整个南洋半岛都需要纳入帝国本土范围内,只是这破地方比在南洋诸岛上都更难搞,所以一直都是拖着,在当地推行的是当年在扶桑地区的政策,大乾人不会轻易亲自上阵。

除了南洋诸岛以及南洋半岛外,剩下的比较好搞的都是几个岛屿了,比如说锡兰岛以及西印岛(马达加斯加)

其中的锡兰岛其实早已经是完成了本土化,当年印度洋战争的时候,大乾为了在当地设立大型的军事基地,为了绕过进出口委员会的限制,直接把当地的土著一股脑全部迁移到了印度大陆上。

所以锡兰岛早就没有什么土著了。

只不过当地一直都是处于军管,几乎整个岛屿都是属于军事基地的范围,因此也就没有进行本土化。

而西印岛,则是进度缓慢的多,毕竟这地方其实重要性一般般,土著也不少,搞起本土化有点困难,军方不着急,地方有心无力,因此也只能慢慢来了。

而其他地方,比如说南非,这地方看似发展的很好,偌大的南非平原上已经是有十多万人生活居住了,但是距离本土化的标准还远着呢。

虽让南非处于非洲大陆上,北边都是黑不溜秋的土著,而且这些土著还是在不断的渗入南非,一些移民当地的帝国子民,甚至为了私人的利益,还会偷偷的免费雇佣当地的土著开辟种植园等。

对这种事,官方发现一起,就抄家一起,但是要钱不要命的人不少,一直都是没能彻底杜绝。

因此,南非本土化是遥遥无望的了!

对此,军方那边其实比非洲事务衙门更着急,军方已经是数次提议,干脆是以南非平原北部的峭壁山脉为主题,修建一条长达数百公里的城墙,同时在几个战略反各项驻扎部队,持续对城墙以北的土著进行持续性驱逐,争取建立一条西到太平洋,东至印度洋,横跨非洲南部,长达五百多公里隔离带出来。

由此杜绝北方土著的深入!

军方之所以那么急迫,纯粹是为了想要在南非这边获得更多更好的补给,要不然什么都要从本土千里迢迢的运输过来,费用太过高昂,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都是难以承受。

军方提议后,非洲事务衙门对此也是很感兴趣。

南洋各地以及巴库的局部本土化,给予了非洲事务衙门的官员们极大的启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