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 击毙福康安,然后多角度精确造谣!(2 / 2)

实际上,他也中弹了,一颗极度细小的铁珠进入了肩膀,动作乏力。

……

林淮生调动了一支火枪队,快速奔跑堵住这伙“大鱼”。

同时打出旗号,让兀思买去截杀。

兀思买杀的起劲,腋下夹着长矛,就冲了过去。

嗖嗖两箭飞来,他就中箭落马了,一支梅花箭穿透了棉甲护肩。

同时落马的还有一个骑兵,被射穿了面门。

索伦善射,可见一斑。

“都统,你先走。”虎黑拉将福康安扶上了一匹战马,狠狠的抽了一鞭子。

战马吃痛,疯狂奔跑。

跑出去几百米,正好和赶到的火枪队堪堪擦肩而过。

一轮齐射后,

战马中弹,哀鸣倒地,福康安起身一个打滚,抽出了佩刀。

“放下刀,跪下。”一个火枪兵吼道。

“吾乃大清镶黄旗都统,江苏巡抚福康安。大清万岁,皇上万岁。杀!”

回应他的是5支火枪的轰鸣,挥刀前冲的福康安,连续中枪倒地。

那精良的宝甲,也未能挡住这么近的火枪直接射击。

几柄刺刀,又狠狠捅进伤口,旋转。主要是怕他诈死,毕竟这是今日份最大的鱼。

一名火枪兵,捡起他的佩刀,对着脖子狠狠斩下~

……

清军全线崩溃,降兵被驱赶到了一处洼地。

林淮生悄悄的让人搬几门还完好的火炮过来,洼地里残余的1000多清军,不可能放生。

枪炮齐鸣,全部射杀。

不仅如此,还颁布了一道军令:

“打扫战场,所有尸体全部补刀。”

李家军的刺刀,第一次大规模染血。

还别说,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的漏网之鱼。

不时响起的惨叫,零星的枪声,一直持续到夕阳西斜。

尸体堆积太多,太厚的区域,

李家军就直接推来火炮,大声吆喝:“装死的,我们要开炮喽。”

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就有人从尸体堆突然弹跳起来,撒丫子就跑。

毫无意外,被射杀扑街,补刀。

活下来的200灶丁,也淬火重生,变成了凶悍的士兵。

再无做灶丁的那种胆怯、卑微,在战场上捡了长矛,对着尸体挨个的捅过去。

黄浦江上,空荡荡。

周围十几里的百姓都逃难躲掉了,放眼望去,一片死寂。

林淮生召集了李二狗,李大虎,刘武,王六,宣布了主公的下一道命令:

“你们和手底下弟兄登船回西山,主公要见你们。”

“接下来的任务,我会替你们完成。”

几人疲惫到了极点,匆匆告别后登船消失在夜幕中。

得胜的李家军,则是一半脱去号服,露出了里面穿的百姓杂色服装。

打起了一面“江南盐军”的旗帜,笑嘻嘻的向南开拔。

离开战场5里外,才大喇喇的就地扎营,十分嚣张。

林淮生,居然也在其中。

另外一半人,依然穿着号服,向西开拔宿营。

……

而此时,李家堡。

擅长写书,笔名“笑笑生”的书生贾笑真,正捧着笔记本在记录主公的口授机宜。

眼神流露出钦佩,微表情恰到好处,震惊、钦佩,茅塞顿开~

你很难想象一个正经人的表情可以如此灵活,生动!

“……加大宣传力度,目的是让江南人心惶惶,6000官兵战死,提督巡抚战死,就连大清的神话索伦兵都战死了。”

“务必指出流贼的背景深厚,强调阴谋论。”

“谣言一,这是八旗内部的叛乱,品行高尚的下五旗要武力驱逐腐朽的上三旗,下克上,夺权。”

“谣言二,反清复明的天地会总舵主,考取了大英帝国的洋进士,得到了欧洲五国的支持,洋枪洋炮洋船杀到江南了,要为弘光帝报仇。”

“谣言三,江南的士绅联合了本地的官吏,想脱离大清,用江南的钱养江南的兵,自立一个长三角帝国。”

“主公,为何要编造这么多种说法?”

“啊,因为人类自以为是,往往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多角度造谣,才能保证受众的普遍性,精准击中每一个群体。”

……

贾笑真郑重地记录在笔记本上,随即匆匆离开。

作为造反集团的喉舌,他负责草拟文案。

然后,刘千的情报组织负责散布。

包括但不仅限于,散发印刷小抄,茶馆人传人,青楼人传人,兄台告诉你个秘密,你可不能告诉其他人~

要不了半月,苏,松,常,太四府就传的沸沸扬扬。

越是官府不许讲的事,就越禁不了。

主打一个越禁越刺激,逆反心理!

更何况还有胥江码头几千苦力,见一条船靠岸就告诉一条船。

“掌柜的,我可是为你好,这段时间千万别走黄浦江。”

“为啥捏?”

“官兵围剿流贼,死了6000人,黄浦江水都染红了。”

“嘶,真假的?”

“不信你去官府打听打听。”

于是,商船们又把消息沿大运河,最终实现了指数级传播。

……

“长洲县出现了民乱?”

“是,100多号拿着红缨枪,自称红枪会的,扎死了2个富户,抢了几百两银子跑了。”

“那这个常熟县,又是怎么回事?”

“当地一个刚从监狱放出来的青皮,纠集了20几号人寻仇,杀了牢子全家,自称虞王,跑到虞山落草了。”

李郁一脸的狐疑,翻看着衙门公文的手抄副本。

太仓州,松江府,处处都有类似的民乱,大多数带有秘密帮派背景。

狼烟四起?说好的乾隆盛世呢?

他忍不住敲敲桌子,询问:

“刘千,是你搞的吧?”

“真不是。”

“那就是白莲教搞的?”

“大官人冤枉了奴家,本教真没有撺掇。”说曹操,曹操到!白莲圣女潘赛云笑着出现在了屋外。

见李郁依旧狐疑,她严肃的指着天:

“向弥勒佛发誓,奴家毫不知情。本教目前工作的重点,真不在江南。”

“嗯,潘姑娘此来何意?”

“购买火器,多多益善,给现银,给人也行。”

李郁避开这个话题,笑道:

“你们白莲教,准备在哪个地区搞事?事先通个气,我好有个心理准备。”

“湖北汉阳府,夺漕粮!”

……

李郁眼神锐利,盯着这个捉摸不透的女子。

潘赛云表情严肃,解释道:

“缺粮缺的厉害,年后一场暴雪连下半个月,牲畜、庄稼十不存三。明眼人都知道,鄂豫陕交界的7府,撑不到秋收了。”

“好,潘姑娘赤诚,巾帼不让须眉。1500支火绳枪,配套铅子火药,三天内就可交付。”

潘赛云起身,郑重行了个大礼。

她说的却是真话,郧阳府的粮价已经攀升了4倍。

当地大户们已经开始惜售,宣称无粮可卖。

危机,就是某些人的商机!

只要心够狠,几个月就能赚到一辈子的钱!

就连白莲总坛卧牛村的存粮,都撑不过3个月了。

而西边的武当山中,教徒和矿工们已经开始挖野菜,和植物根茎,混合着大米煮粥充饥。

再不反,许多人就会饿死。

洪教主英明神武,审时度势,当即宣布武装夺粮计划,与其饿死,不如死在官兵的刀下。

人可以战死,但不能饿死!

这一点,李郁和洪教主惺惺相惜。

当走投无路的时候,应该首先记住,自己是个人!

其他的一切都和你无关,只需要拼尽全力,活下去!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