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翻脸无情(1 / 2)

废相跟踪手书 帷余 3788 字 8个月前

良渚的秋日这一年结束得很早。

冷风横扫整个巨兽般的都城,大地肃杀,仅仅是初冬便已经有人穿上了厚皮袄子。

初冬干冷,虽没有雪,这年的冬终究比往年冷。

谁也不知是怎么了。

勾月在宫中授课,武场上的少年们已经从扎马步到了练拳脚,见其中一个孩子拳脚无力,勾月从他身后踢了一脚,“没吃饭?”

他爬起赶忙嘿嘿一笑,“吃了吃了。”

宫道上下过一场雨后,因天气实在寒冷,竟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她去西廊接文渊之回去,快走到昭文馆门口时,一个熟悉的小太监走了过来,递了把伞道,“勾钺师傅,授课结束了?”

“嗯。”她打了个招呼,“伞不必了,看样子不会下雨。”

他道,“还是拿着吧,谁知道还会不会下第二场雨。”

勾月道,“多谢了。”

待她走后,这小太监撕下脸上的面具,迎着清风,脚在泥地的冰层碾压一层薄冰,踩得细碎。

跟着勾钺从武场出来的元邑撞见了,摸摸头笑道,“七叔,我不是故意看见的。”

他道无碍,“她耳力不错,你的轻功又不到家,跟在她后面,想来她知道。”

元邑急忙环顾四周,“师傅还在周围听我们说话?”

“那倒不是,她急着去接文渊之,懒得逮你罢了。”

元邑松了口气,“七叔为何扮作这个样子,还易容见我师傅?”

沁索打了个哈欠,“她易容见我,我就也假面见她喽。”

“七叔怕我师傅?”

“怕她做什么,只是此前闹了点误会,她见了我心里不快活。”沁索道。

“闹了什么误会?”

“小孩子,别多事儿。”

元邑哦了一声,“之前符遮他们去抓叛贼,现在情况怎么样?”

沁索看着这个笑容天真的孩子,有了几分警醒,“谁告诉你此事?”

“我要同家臣去西边挑马,太后娘娘听了,告诉我西边有叛贼逃窜,叫我不许去。”

“她同你说了多少?”

“知道一点,不多。”元邑道。

沁索没再多问,“不许将我身份告诉她。”

“是,七叔。”

他想了想,“还有叛贼一事,也不要泄露出去。”

元邑道自然,“这是皇家之秘,朝堂要务之一,元邑晓得利害。”

“去吧。”

勾月与文渊之绕路从静慈寺经过。

原本她要陪太姚儿一同回寻常堂送古墨师兄回山,若不是忽然得知有镇魂的消息,想来与太姚儿一起回去的便是她了,不过林晓风的武功深深浅浅叫人猜不透,唯一能确定是个武痴,有两把刷子,他陪在姚儿身边,勾月也放心不少,况且自从林晓风和太姚儿回到寻常堂,林晓风每隔一个月便会传来一封信。

镇魂确实在宫中,就放在太皇太后生前的南祠中,燕人信奉佛祖,楚人信奉南,要大规模改变一群人的信仰并非易事,因此现在楚人也开始礼佛,南祠除了宫中和北地还保留着,民间并不常见。

她带走镇魂的过程并不算惊险,如果说是探囊取物也不大准确,因为确实遇见了宫中的守卫阻拦,也许是母亲在冥冥之中保佑她,让她顺利带走了自己。

勾月想要第一时间将母亲送回寻常堂,想起母亲多年前曾经说过太家笃信佛教,遂将镇魂置于静慈寺中诵经超度,希望母亲往生。

她在佛前燃香,长跪合掌,还有两个月就可以送母亲回寻常堂了,见到舅舅,定能慰藉母亲在天之灵。

流夏,赛河。

林晓风手上还拿着一壶温好的羊奶。

她脸上的伤还没有好清,淤血还没散干净,明眸皓齿的姑娘放在江湖里,跟一颗透明的宝石不放在盒子里反倒放在石头堆里会被刮蹭一样,她不该染指江湖恩怨的。

此时她骑在马上,看样子是要走。

他在马下,几步远外看着她到底想耍什么花样。

忽听得马蹄声犹如暴雨击打瓦片,四五个男子出现在了太姚儿身后。

有两个是她的同门,林晓风认了出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