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刺绣(1 / 2)

第69章刺绣

“她是当年小春姐的外婆从外面带回来的,没有人知道她的身份,但她的绣工真的很厉害,这些都是她收敛了绣的,因为怕被发现…”刘二丫说到最后,声音越来越小。

江苑露出个和煦的微笑,心里已经有了个主意。

给几个姑娘结了账,又重新拿了做鞋的布料和针线出来,她从拼夕夕上买了几张纯色桑蚕丝的丝巾交给刘二丫,让她带给花枝姑姑。

“帮我告诉花枝姑姑,每张丝巾只需要绣一枝花就行,就按照她的想法来绣,如果绣好了,一张丝巾我给一张大团结。”她把东西打包好放在刘二丫的背篓里。

刘二丫激动得脸都红了,绣一张丝巾就能得一张大团结,她做一双鞋都才两块五,她得做四双鞋才能挣一张大团结呢。

她这次总共做了十双,拿到了二十五元,加上另外三个妹妹做的鞋和那一背篓山珍,她们这一次来大云村,就能带回去六张大团结。

不,还不止,大姐还给她们烙了饼子,拿了腌菜,江苑也给她们装了包子,还送了不少好东西,来的时候背着不少东西,回去的时候同样也背着不少。

不同的是,来的时候内心忐忑,不知道做的东西能不能让人满意,回去的时候整颗心都是热乎的,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江苑说,趁着这段时间好好挣钱,明年就能去学校读书,哪怕成绩跟不上,也要能识字会算账,这样日子才不会过得糊涂。

回到石洼村的时候天已经擦黑,刘家住在村尾的破房子里,是村里最穷的人家。

这时都站在院子门口,等着孩子们回家。

听到她们说说笑笑的声音,刘大根的妻子罗彩霞赶紧跑了出去。

“可算是回来了!”

另外四个大人也纷纷出门接过孩子们背上的背篓。

“哎哟!怎么这么沉,这是背了啥回来啊!”刘小根的妻子杨兰花拎着自己二女儿刘小夏的背篓惊呼一声。

才14岁的刘小夏动了动酸痛的肩膀,又去接过四妹刘小冬的背篓,“进去再说。”

一家子进入堂屋坐下,几个孩子七手八脚把背篓里的东西拿出来。

“这是大家给烙的饼。”

“这是江苑给的水果糖。”

“还有包子!肉包子!可好吃了!”

“这是冻疮膏!可以治冻疮!”

“还有三条腊肉,一家一条,还有花枝姑姑的。”

“有大米,我们每个人都背了一袋大米。”

“最重要的是,我们挣到钱了!”

刘二丫和刘小夏各自拿出自己口袋里的钱,刘二丫这边这一趟总共挣了60元,刘小夏这边稍微少一些,只有50元,而花枝那里江苑价格给得高,一双鞋4元,她一个人就挣到了24元。

罗彩霞眼睛都瞪圆了,之前大丫和小春送粮食回来,让妹妹们做鞋子,说能挣钱,她们觉得是天方夜谭,没想到就那么几双花里胡哨的鞋子竟然真的挣到钱了,还挣得不少。

刘二丫把江苑让她帮忙带给花枝的东西叫给她,又“扑通”一声跪到了她面前。

“花枝姑姑,我想跟你学刺绣,真正的刺绣。”

花枝长相并不出众,穿得灰扑扑的,一双手却保养得极好,柔软又细嫩,她的眼睛很有神,看人的时候很容易就能让人感觉到她的真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