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第二天 ……这阵仗跟皇帝选妃似的……(1 / 2)

画卷展开,平铺在书案上,有几张放不下,余氏叫来丫鬟拿着。

沈青霓看着面前一副幅画着人像的画卷,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阵仗跟皇帝选妃似的。

余氏见沈青霓站在原处,还不过来,笑笑眯眯招呼道“快过来,瞧瞧可有合你心意的”

沈青霓心中五味杂陈,挪动脚步走过去,画卷上的人像画得很精致,勾线干净漂亮,衣裳也涂了色,每一张画像上的人都趁得上是翩翩公子,人中龙凤。

大伯母短短时间,挑选出这些人来,想来也是花费了不少心思。

既然已经决定相看人家,沈青霓不想辜负大伯母的好意,寻思着这其中能不能挑出她的如意郎君。

沈青霓心中,如意郎君最好的是能赚钱,平日里不着家,上不用伺候公婆,中不用管理妾室,下不用教养庶子庶女。

当然,她知道这是白日做梦。

但她想挑的人家,条件越接近越好。

画像画得精致,瞧这容貌都不差,起码也是五官端正,浓眉大眼。

沈青霓看了几圈,心里琢磨着,不知道古代画像,画像师会不会美化,但目前来说,容貌这一关画像上的公子全部可以通过。

好,到下一轮。

沈青霓“大伯母,你与我讲一讲他们家中关系吧。”

于是点点头,“好,过来看这一幅,这是城西王家的公子,目前已经中举,只待赶考榜上有名后即可取得官身,父母性格敦厚,待人温和,祖上曾出过大员。王公子人才是不错的,就是年岁稍长,已有二十四岁,他父母想他高中后再娶妻,才耽搁到了这般年岁,不过年岁大点会疼人,也是不错的人选。”

沈青霓兀自思量,已经二十四岁了寻常大户人家的公子,知人事后就有通房,这个年岁,身边有多大可能会没人

沈青霓问“他身边可有人”

余氏想,她寻常与王夫人交往时没听说,但儿子的房中事,谁又会讲与外人听,余氏道“是我考虑不周,这是个问题,待后头我再打听。”

房中有没有人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子嗣。

余氏卷起王公子的画像,放在一旁,走向另一幅,“青霓,这是刘家的五公子,人我见过,模样十分不错,年方十八,只比你大两岁,年岁是相配的。刘家是文轩郡本地有名的大家旺族,家中子弟有好些人都在朝为官,刘五公子是你大哥灵山书院的学生,你大哥说学识不错,此次赶考,许是能中举人。”

大伯母特地点出他模样不错,想来是生的很俊,但是大家望族,家中人口必定复杂,上头不仅有父母辈,应该有祖父祖母,或许还有祖爷爷祖奶奶,四世同堂,五世同堂。

上一辈兄弟多,这一辈肯定也多,到时候妯娌肯定也很多。

而且这种大家族,最讲究规矩,她如今懒散惯了,沈青霓想想会受到的约束,都觉得似大石压下,令人无法自由呼吸。

这才第二个,她暂时不能太挑,沈青霓点头,可以将他纳入考虑范围。

余氏见状,让丫鬟卷起刘公子的画像,与王公子的分开,放到另一边。

余氏抿了口茶水,润了润嗓子,为沈青霓讲述第三幅画像公子的家世。

而后第四幅,第五幅,第六幅

沈青霓皆仔细听,尽力挑选更接近自己条件的人,但就目前来说,不是家中人口太多,就是兄弟姊妹太多,都不太如沈青霓的意,但她依旧挑了一家,挑的后者。

每种类型的人家有一户就足够了。

直到第十三幅,余是看着画像目光停留好一会儿,许久未开口,沈青霓询问“大伯母,可是累了咱们歇息一会儿吧,吃些茶和糕点。”

沈青霓唤如星去重新泡壶茶上来,再端些糕点来。

余氏道“不累,还有两家先与你说完。”

沈青霓瞟了眼剩下的四幅画,感到不解,不是四家吗,怎么是两家

余氏接着说“这位是大伯母闺中密友之子,顾子澄,将他挑选入内,大伯母存了私心,想看你是否瞧得上眼,这孩子他娘去的早,爹又娶了续弦,有了后娘就有后爹,总之生活过的不太如意,但他品性好,性子坚韧,又聪明,是灵山书院院长的学生,我问过你大哥,他若是进京赶考,必定高中。就是家中关系有些糟心,但肯定得分家,在分家后各过各的便好了。”

沈青霓仔细想了想,这人不错,可以考虑。

见她点头,余氏笑了笑,将画像卷起来放入刘公子那一堆,加上顾子澄的,只有三卷画像。

剩下的画像还有三幅,之前粗略一瞟,不觉有什么奇怪,此时仔细看来,沈青霓觉得,这人多半自恋。

三幅画像中,一幅是远景,公子摇扇赏花,构图不错,更显那人身姿颀长,英俊潇洒。

第二幅是树下喝茶品茗,画的是侧面,侧颜挺俊朗,鼻梁高挺,下颌线清晰,端着茶盏的手指纤长,整一幅画意境极好。

第三幅是特写,画的是胸相,一张脸精致俊朗,简单的勾线也抵挡不住他优越的容貌。

沈青霓“”

对自己容貌挺自信的。

余氏嘴角抽动,“这三幅画像都是同一个人,宣州豪绅陆家的小公子,模样应当不错,我打听了,他在跟着父兄做生意,倒也有几分手段,我早年见过他母亲,多年来亦有书信往来,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再见面。家中人口还算简单,只是他父亲妾室多,但陆夫人手段强硬,她们安安分分翻不起风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