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相亲第三十一天 是他太孟浪了(1 / 2)

收到媒人带话, 知晓沈敬文要与她见一面,楚夫人心道是该见面商谈亲事相关事宜,但仍然心有疑惑。

她扭头询问一旁的儿子, 状若无事般询问, “你可知亲家所谓何事?”

楚奚元手中拿着庚帖,嘴角盈着若有似无的笑意, 闻言抬眸望着楚夫人道:“许是不想青霓远嫁至京城。”

楚夫人眉头微蹙, 楚家在京城, 既是交换庚帖同意这门婚事, 又怎么不想沈青霓嫁到京城,沈敬文是同意还是不同意这门亲事。

楚奚元将与沈青霓相识,沈青霓家世,以及于策源撮合的来龙去脉告知楚夫人,“策源帮忙撮合之时, 便与我说过, 青霓不会远嫁, 我极有可能入赘,沈家才会同意……”

还未说完, 楚夫人拧眉打断,“不可!将军府的儿郎, 怎可入赘, 你叫其他人怎么看待将军府?!”

若是要入赘, 她是万万不会同意。

楚夫人问:“之前你为何不与我说?”只同她说沈敬文同意了亲事。

“母亲,您听我说完。”

楚奚元安抚道, “这是策源帮忙撮合的前提,我同意了,但那日我与沈伯父见面, 他并未提出此事。”

楚夫人喝了口凉茶,心绪平复许多,想来沈敬文是知晓入赘之事行不通。

她问:“那他见我是为了?”

楚奚元道:“寻求折中之法。”

楚夫人脑海中闪过许多念头,可以在京城定居一年,再到宣城定居一年,但中途路途往返,奔波劳累,不是十分方便。

只他们夫妻二人还好,若日后有了孩子,又该如何?总不能带着孩子奔波吧,那孩子养在哪边又是个问题……

剪不断理还乱,楚夫人问楚奚元:“你怎么想?”

她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楚奚元怎么想,日后是他们两人过日子。

楚奚元道:“文宣郡人杰地灵,适合修养,再者……我想留在此处。”

楚夫人神色空白一瞬,“我与你爹,你兄长呢,你就舍得?”

楚奚元神色微动,良久才道:“舍不得,我会时常回去看望你们,带上青霓一起。”

楚夫人:“……”

儿大不由娘,多说无益,楚夫人怒瞪楚奚元几眼后,选择退让。

知子莫若母,楚奚元做出这个决定,她心中有底,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但将军那……

楚夫人道:“你父亲一直想让你养好伤后,进大理寺,你此前离家本就惹他不快,现在又擅自做出这决定,可曾想过如何说服他?”

楚奚元笑了笑,“您觉得圣上会同意?”

将军府掌兵权,圣上本就忌惮,现在恰好维持平衡,怎会同意他入朝为官,就是同意,也只会让他去无关的衙门混日子,大理寺不可能让他去。

既然如此,还不如当个闲散之人,无官一身轻。

楚夫人抿了抿嘴角,“你心中有计较,母亲便不多说了。”

想到什么,楚夫人道:“你想定居文宣郡,我可以依你的意思,你父亲那边,我会帮忙劝说,但是,你必须在京城成婚。”

这一点,无论如何楚夫人都不会退让。

此举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是减轻圣上去楚家的忌惮,二来叫京城人士皆知晓她儿子亲事已经有了着落。

楚夫人问:“你可同意?”

楚奚元道:“好,明日您与沈伯父商议。”

见他同意,楚夫人心下满意,但思及他想定居文宣郡,心中满是怅然。

所幸他是男子,想回京城便回,约束较小,不似嫁女儿搬,久久不能见一次面。

次日,沈敬文携余氏与楚夫人见面。

沈敬文没想到楚夫人如此好说话,想不到楚奚元竟同意定居文宣郡,可谓是意外之喜。

当楚夫人提出婚事要在京城操办,沈敬文也一口答应,唯一的遗憾是无召不得回京,恐怕参加不了沈青霓的婚礼,楚夫人亦道她会回京禀明圣上。

几人相谈甚欢,敲定了结亲事宜。

既是要在京城成婚,所有事宜也需得在京城准备,楚夫人打算启程返回京城,但回去之前,她想与沈青霓见一面。

一直听儿子说喜欢,夸奖称赞,她还未见过她人呢。

听楚奚元说过,沈青霓喜欢看醉仙楼飞花令酒会,楚夫人便托赵闻远拿了两张醉仙楼的帖子,送一张去给沈青霓,约她去醉仙楼见面。

商定婚事是沈敬文和余氏一手操办,虽已经定下亲事,但她还未见过楚夫人。沈青霓收到帖子,一时手足无措,这、这就要见家长了?!

她一个人见楚夫人?!

活了两辈子,她还是第一次见家长……

沈青霓找到余氏,求她帮忙出主意。

余氏打量她,“无需担忧害怕,楚夫人我见过,性情温和,咱们青霓这么好,只消打扮的漂漂亮亮,举止得体即可。”

沈青霓迟疑地点点头,“……好。”

从沈府回去临江庭院,沈青霓依照余氏所言,挑选衣裙和头面,却始终静不下心来。

沈青霓喝了一盏凉茶,长舒一口气继续挑选衣裙,门房送来一封书信,道是一位楚姓公子叫他帮忙转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