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李代桃僵(2 / 2)

匪祸天下 信马由缰123 3558 字 10个月前

若是换了别的将领,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会令自己的队伍先停住脚步,稳住阵脚。等完全摸清楚了前方的战况,再作进一步打算。

但洪天青这位三哥属于艺高人胆大,而且作战经验丰富的另类。

他即刻意识到:无论此时与李家军交战的是何方神圣,自己率领大队人马快速前插而上,发起攻击。对洪家军来说,只会有百利而无一害!

突然加入战团的最小成果,也能消灭掉毫无防备的李家军不少的有生力量。

说不定这倒是一个大好机会。仓促之下,李家军首尾难顾,自然会露出更多的破绽。

根据战局的变化,洪家军伺机而动,胜算会更大些。

想到这里,马上的洪天青猛然将右手的那一柄吓人的大铜锤高高举起。果断下达了命令:以骑兵为先锋,步卒紧随其后,疾速向前方战场方向移动,从背后向李家军发动猛攻。

站在高坡之上的李大嘴手搭凉棚,遮蔽着刺眼的阳光。

同时,眯缝着一双小眼儿,伸长了脖子,不断向战场的方向了望。虽然看的不是很真切,但作为一军主帅,装也要装出一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姿态。

眼见己方的人马,前赴后继的涌向被围困的匪寇。他的内心充满了无比的自豪。

不由得开始了浮想联翩:如若今日能彻底歼灭了这路匪寇,那个苦瓜脸洪天阔纵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跪在我的脚下俯首称臣,舔我的脚趾头了。

当真到了那一天,我是该杀了他还是留着他?古今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决不能妇人之仁,留着这个祸害,必须将其斩首示众!

消灭了洪家军之后。放眼整个天下,至少在揭竿而起的起义军中,我李家军独树一帜,成为执牛耳者。

大顺朝廷本就摇摇欲坠,不堪一击。轻轻一推就可土崩瓦解。

我要亲率大军挥师攻入云台,先登基坐稳了皇位。

还敢有不听话的,就一个一个慢慢收拾。万里江山,千秋霸业,都已然在我的股掌之中了,怎不令人兴奋愉悦?

他忽然看到,陷入重重包围之中,奄奄一息,死伤惨重的那一路匪寇眨眼间又如回光返照一般集体拼命向外冲杀。

他不由得撇了撇自己的那张大嘴。心中叹道:还挺顽强?想负隅顽抗?晚了!本帅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再怎么垂死挣扎也没用了!认命吧。

大顺朝“一代名将“孙启孙大将军此时已双眼通红,欲哭无泪。

他的脸上布满了汗水和喷溅的敌方的血水。战袍盔甲,已被敌人和自己的鲜血染红。

他绝望地感到:明年今日可能要成为他的忌日了!因为他已拼尽了全力,越来越感到精疲力竭。

但对面冲上来的敌人却是越杀越多。

他实在想不通的一点就是:为什么眼睁睁看着洪家军收拾李家军,如同儿戏一般那么轻而易举?

怎么到了他这里,就突然像换了个对手一般?!对方的强悍凶猛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

虽然他亲自率领着属下将士,奋勇杀敌。对手却显得啃不动,嚼不烂!他可是连吃奶的劲都用上了啊!因为被逼到了绝境,属下那些将士们也都是表现出玩了命的英勇,他作为主帅自然心中有数。

即便如此,也未能看到丝毫胜利的曙光。难道真是苍天刻意刁难,要灭了我孙启?!

无论最终结局如何,身为我大顺朝的高级统兵将领,虽身临绝境,但宁死不降!可以马革裹尸,但我忠君爱国之名必将流芳百世,供后人敬仰。

正当这位孙大将军已抱定必死之心,准备奋不顾身的冲向敌阵,做最后一搏时,四周将他团团围住的李家军忽然阵营一片大乱。

随之而来的,便是这些李家军的人马被来路不明的将士杀的东倒西歪,慌不择路,四散奔逃。原来如紧箍咒一般不断紧缩的包围圈也随之一松。

“一代名将“孙启孙大将军无法按捺心中涌出的难以言表的狂喜,猛然高举手中血淋淋的长枪冲着身后大喊道:”老天爷终于睁眼啦!天佑大顺。弟兄们随我杀开一条血路,冲出去!“。

山坡上的李大嘴此刻也看到了己方原本固若金汤的包围圈一阵大乱,随即裂开了好几个大口子。他不明白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他只能张大了大嘴巴,眼睁睁看着那只到手了、煮熟了、甚至已经咽下去一大半的鸭子,忽然间回光返照、起死回生,扇动着没毛的翅膀飞跑了!

这真是大白天活见鬼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