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还是咱的口号带劲(2 / 2)

肖海山和陈郑海,有要倒了的树,你俩大吨位的来轮流推!往山下推就行了!同时也要注意观察树的情况,确保操作手的安全!

等火警二班和义务消防队的过来增援,人手就轻松了!

叶队在下面战线协调人员协助,曹指导到高处注意风向和整个山下的态势,有情况随时通知我,王队长,你要负责你们队伍的清理速度和安全!你们三人携带的对讲机保持独立频道…就六频道吧!

我先去跟他们砍树,等到水带铺上来了,我再上来!

一定要注意突然高起来的几截山坎,那些地方最容易形成爆燃!一定要离远一点,如果已经产生明火,就赶紧跑,别灭了,让它燃吧!

有什么情况,直接从六频道呼我,我随时过来!”

一顿安排,比刚才明显精确了许多,每个人头上都摊派了任务,几乎没有心里迷茫,准备跟班乱跑的了。

王队长看他安排得这么细,心里也有了些服气,大喊了一声:“那就听你的,开干!”

说罢,对着自己的队员喊道:

“跟我下山!去着火层下面一百米,我给你们安排任务!”

方淮这才看向曹毅叶加洪,笑道:

“还有补充意见吗?”

他的安排,考虑到了以火灭火和下雨两种情况,虽然要冒一点险去压制火势,但是如果真有雨助阵,可以不用点火,直接把整个火场扑灭,保住一大片树木。

以火灭火,一向是传统的森林大火灭火方式,划出隔离带以后,利用风向进行反烧,烧出一片没有火的区域,隔绝火势蔓延。

典型的弃车保帅。

很多人看到灭火的居然去放火,都觉得惊讶,甚至有的远远看不清情况,还会大喊“灭火的刚进山,就被火飞过来烧掉了!”

实则,火是他们自己放的。

也是没办法,火太大了,这是最安全的方式,时间久了,自然成为了一种思维定式。

但方淮觉得,今天的情况,还没有到不得已而为之的程度,想尽力保一保这片可贵的山林资源。

俩人显然没有更好的安排了。

曹毅笑呵呵锤了方淮一下,道:“妈的,还得是你,把我想说的都说了!”

方淮歪嘴一笑。

对对对,你出的脑子,思维隔空灌输到我这里,我光出的嘴。

叶加洪更是腿一歪,踏了个皇家礼步,敬了个童子军礼:“一切听从方队长的安排!忠诚!”

方淮眼看周围也没有外人,身上也没穿军装,少有地陪他玩了一下,随手敬了个歪礼,道:

“团结!”

“安全!”陈郑海也是个专业捧哏。

“一帮棒子,哪天把你们全举报了!”曹毅翻了个白眼,往高处走去。

方淮也乐着往山下走去。

韩国人敬礼的时候,喊过“忠诚”“团结”“安全”“电击”“白骨”等口号,日本关东军也喊过“永远忠诚”,德国二战喊过“元首万岁”,苏俄的“为了斯大林,为了祖国,乌拉”。

无论是近代,还是以前,都是赞叹元首,国家,或者冲锋一类军事底蕴的口号,更有一些,充满了军国主义思想。

还得是咱们的口号带劲。

为,人民,服务!

……

没有强风助阵,这场大火,仍在一个缓慢燃烧的态势。

但一阵轻风,就让飞火四散,体现出了这火的不屈。

火,还在不服气地扩大。

枝条燃烧得发出“噼啪”呻吟。

“水来了!方淮!”

何志军虽是中队长助理,但也是火警一班的一号员,此刻提着中队的65水带,冲到了护林消防队置放的软体储水囊旁边,把出水口放了进去。

这种软体储水囊也可以叫“森林消防蓄水池”,PVC材质,轻便易携,支起来以后底宽口小,容量能达两吨水,可以作为供水的中转站,此时,可以通过一台水泵抽水,接力解决山下的消防车压力不足以上到火源上峰的问题。

水到了这儿,就是连接水泵和水带上山的问题了。

森林消防上山常用的水带是25,30,40径的,比城市消防的65口和80口要小很多,一是水泵压力不够;二是轻便一些,方便空带携带和载水拖拉,延伸速度快;三是用水量小,更持久。

但,上了百米,得4盘30米的小水带连接,方淮的计划,是绕过燃烧点,走侧面稍微空旷一些的小道,拖拉水带至高处后,再拉住两端绷直,把水带给甩到着火层旁边去,直直通过着火层,随后快速出水。

其他的问题,都好解决,最难的就是甩了。

30米长的水带很厚,都是用水带盘收了提过来的,120米长,足足四大盘,别说水带了,就是条绳,也不是这么好甩起来的。

可以说,这事,正常情况下,大家想都不敢想。

但方淮有了何志军这个队友,敢向一切不可能挑战。

“连接水带,开整!”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