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 认识多变(1 / 1)

大国小公 骏命不易 2235 字 1个月前

其实,从心底来说,他对孙卫宗的印象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

最开始知道孙卫宗和雁瑛的感情后,他是有些不高兴的,特别是得知自己是一个刚分手后的替代品。

但从雁瑛那里得知分手原因后,又不禁对孙卫宗这人好奇起来,还真有为了事业可以放弃攀高枝机会的人吗?

当然,也有孙卫宗正人君子的原因所在,毕竟他和雁瑛之间确实没发生关系嘛。

随后在朗新搭班子后,农俊能对孙卫宗又厌恶起来,断定这人就是个迂腐不可及又极其固执的人,当初难怪会和雁瑛分手。

再一次印象改观,就是几年后了。当初和孙卫宗争论的改革,最后都被时间一一证明了,孙卫宗是非常有远见的。这其中,有些按孙卫宗意见改了,有些农俊能硬是摁着没同意,他都感觉有些歉疚朗新人民。这一次,他对孙卫宗的综合评价已经完全翻转,觉得这是一个真正为人民、有智慧、有能力、有理想的领导干部。

再之后,二人鲜有交集。

直到农俊能跨省履新秦南省委组织部部长,二人又到一块搭班子了。

高官也是凡人,也会俗气。就农俊能而言,知道孙卫宗只有一个女儿,没能留传香火,也是不住为他感到遗憾。听说招了个农门小伙为婿后,更是觉得孙卫宗老糊涂了,奋斗半生的成果全被凤凰男拿走了。

农俊能虽然家境比不上雁瑛,但也是京里大院子弟,有头有脸的。这样的出身,让他的门第观念非常重。虽然了解林方政确实是在基层勤勤恳恳、干得风生水起,但刻板印象还是存在,替孙卫宗的遗憾转换成对林方政的鄙视。

但这一次,他的印象又要再一次改观了。

就像曾经对孙卫宗从厌恶到尊重,他发现林方政太像孙卫宗了,甚至比当初的孙卫宗还要纯正。纯正到哪怕有必要,非此不可的话,他连海里估计都敢闯。

官场中人,但凡顶个帽子,大都是奴颜匍匐的,有几个舍得那顶官帽呢。

按理来说,像林方政这等年轻重点培养的县长,只会更精人情世故、跪得更彻底,谁也不敢得罪,哪会像他这样直接举报省委组织部部长的。

所以,农俊能不得不承认,他对林方政的印象又一次改观了。这将决定他对林方政的处理意见。

许哲茂官宣落马后,组织上并未有任何动作,没有让林方政主持县委工作。

原因也很简单,林方政是一个被调查人员,尚未洗脱干净呢。

谢正豪的拘留也到期了,在庞馨欣请示过省纪委后,决定予以释放。但也做了要求,在案件彻底调查清楚前,这段时间必须待在家中,未经朗新县公安批准,不允许外出。

与此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县城投公司正式起诉了承包方豪北公司,按照协议约定,没收全部保证金,要求全额返还已支付的预付款,并赔偿项目总额的20%违约金,算下来总共近八千万元。

县委书记落马,全县震惊但不哗然。不哗然是因为事先许哲茂做裸官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而且沈浩和许哲茂的亲密关系是人尽皆知,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大家都预料到了他的结局。震惊的是竟然会如此迅速,而且是主动投案,更为关键的是,林方政还在任上。

县委书记空缺,省委组织部只是发文下来,免去许哲茂县委书记职务,但没有明确暂时谁来主持工作,很多事情就陷入了停滞。

即便如此,也不影响一个县的正常运转。书记县长本来就是研究重大事项的,其他的日常工作在副职那里就能决断形成闭环。如果真的非要集体研究不可,又十万火急的事项,也不是完全不能干,林方政和祁邵都是县委副书记,按顺位林方政在前,也可以提议召开常委会进行研究。只不过,在这特殊时期,非必要不开。开也是按照上级要求,传达学习一下领袖的最新重要讲话精神什么的。

值得一提的是,谢正豪从拘留所释放的时候,林方政亲自去接他了。

无论怎么讲,谢正豪的嫌疑算是洗清了。当初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迫不得已将他抓起来,这会也该挽回一下了。不然就太不没人情味了,大义灭亲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也会被社会道德所不容。

今天的阵势,恐怕是朗新县拘留所开张以来最大的。倒不是来的人有多少,而在于来的人是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