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6章:最后一家英资大行!(2 / 2)

1970年又收购香江天祥汽车公司,并与在香江附属的新英华汽车公司合并,组成新英华天祥汽车有限公司。

当时,集团属下的新英华天祥汽车公司、皇冠车行和发得利车行,分别取得劳斯莱斯、利兰、丰田以及万事达等牌子汽车的香江代理权。

其中,皇冠车行代理的丰田汽车,在香江市场占有不错的市场份额。

1976年,新英华天祥汽车有限公司易名为英之杰企业有限公司,在香江上市。

香江的大洋行,如怡和等,其业务扩张方式多由上而下,即先有总公司,然后根据不同业务需要分设各分公司,因此集团的业务是从一个中心逐渐扩张出去,很少出现业务重迭和相互竞争现象。

但是,英之杰集团在香江扩张业务的方式则恰好相反,采取由下而上方式,如先有了新英华天祥汽车公司、太平洋行、天祥洋行等子公司,然而再组织中央控制机构,由中央控制机构以收购方式将各子公司纳入集团。

1972年,英之杰为了加强对在港业务的管理,在香江成立英之杰远东有限公司作为集团在远东的投资总部和控股公司。

1977年,英之杰(香江)有限公司以9000万港元购入湾仔伊利沙伯大厦部分楼层,作为该集团的香江总部,旗下附属公司除天祥洋行为方便联系客户仍设在尖沙咀外,其余全部迁入伊利沙伯大厦以加强管理。

到七十年代末,英之杰是成为香江仅次于英资四大行的大型贸易商行,其附属及联营公司达30多家。

其中,英之杰(香江)有限公司、英之杰远东有限公司、英之杰财务有限公司、英之杰企业有限公司、天祥洋行、太平洋行、仁记洋行、皇冠车行等8家主要附属公司均直接隶属y国总公司,其余的则是这8家公司的附属及联营公司。

英之杰在香江经营的业务,主要包括贸易、汽车代理、财务、保险、船务、广告,以及风帆、地毡制造等。

进入八十年代,英之杰由于业务范围过分膨胀,失却战略重心,总公司时旗下成员公司日渐失去控制力,部分企业更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巨额亏损,变得整个集团业绩因此而下跌。

这种情况更因亚洲各国本地化政策压力日渐增加而进一步恶化。

香江的情况亦一样,各家公司各自有主席、董事局、管理层,由于业务过度分散,有时甚至出现重叠、互相竞争等问题,陷入欠缺总体部署的局面。

1983年,伦敦英之杰集团董事长lordinhape宣布退休,由sirdavidorr继任,他针对英之杰“无战略目标”经营的弱点,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其中重要一项就是将目标瞄准“太平洋世纪”,以“向西欧市场供应亚洲商品”、“扩大z国、中南美的事业”为市场策略,并设立了两项主要的业务发展方向——专业销售及专业服务。前者主要采取现代销售方法打入传统贸易、零售市场,后者则从已有的保险、海运、港湾服务等拓展到综合运输服务和

咨询服务。

1987年,为配合集团的战略转变,英之杰在香江进行结构和业务重组,成立了英之杰太平洋有限公司作为该集团在香江的总部和控股公司,以加强对旗下公司的管理和控制,在经营业务上也进行了调整,如出售了一些亏损或利润低的公司:天祥百货等,并选择了汽车经销、市场拓展,及商业服务三大核心业务作为集团发展的战略重点。

而在杨铭前世的历史上,为了加强集团的核心业务,1989年英之杰太平洋向和记黄埔提出收购其两间附属公司和记洋行及和宝工程的建议。

当时,英之杰太平洋的执行董事郑明顺与李加城商议,李加城担心外界有不良反应,郑明顺指出,和黄在香江的投资已相当庞大,其核心业务是货柜码头、地产、电讯等,出售这两家公司只是业务的合理重组,而英之杰的核心业务却是贸易,取得这两家公司将有利于英之杰的发展。

结果,英之杰太平洋成功以8.7亿港元代价收购了这两家公司。

当时,和记洋行的业务主要是进出口及批发流通量快速的消费品(其中包括nike运动鞋的代理权),而和宝工程主要是进口及分销建筑材料和工业产品。

1989年,这两家公司的营业额共计19亿港元,取得这两家公司后,英之杰太平洋的代理业务已超过怡和、太古等老牌洋行。

踏入九十年代,英之杰太平洋已成为香江最大的贸易商行,作为英之杰集团的附属机构,英之杰太平洋主要负责该集团在z国内地、香江、濠江、湾湾,菲律并,越国,柬国以及老窝等地区的业务。

其中,香江是该集团的业务重心,集团的各项核心业务在香江均非常活跃。

在汽车经销方面,英之杰太平洋作为香江主要的汽车分销商,代理着丰田、万事得、astonmartin、宾利、俊朗、积架、凌志、莲花、标致、劳斯莱斯、路华、越野路华、日野货车等多种牌子的汽车销售,所经销的汽车约占香江汽车市场的四成。

在市场拓展方面,英之杰太平洋在香江代理日常用品、医疗药品、个人护理用品、体育用品、名牌消闲用品及耐用品等超过200种牌子的经销,同时还为30位委托商代理各类世界名酒。此外,英之杰太平洋又是香江主要的办公室器材——尤其是复印机和传真机,以及各类工业和工程产品、建筑材料的经销商。

在商业服务方面,英之杰保险是香江最大的保险中介机构之一,它提供的保险顾问服务遍及香江各个行业,包括建筑、航运、制造及珠宝商行,它还为世界多家知名的保险公司担任代理。

英之杰太平洋还为香江各类出口产品,从玩具、电子产品、纺织品到成衣等,提供品质测试及安全检定服务,其在香江的检验设备属亚洲一流水平。

此外,英之杰航运还是全球最大的独立航运服务代理机构之一。

1992年,郑明顺取代返y任职的麦嘉卓出任英之杰太平洋董事局董事长,成为该公司首位华人大班。

郑明顺上任后,进一步锐意加虽该集团在内地的发展,他表示:“到了下一世纪,回顾过往,我们将会清楚知道,z国的冒升及大中华经济区的发展,是缔造二十世纪后期经济其中一度重要力量。”

他强调:“不断扩展大中华地区业务是英之杰的优先项目。”

目前,英之杰太平洋已在内地20多个城市,包括燕京、申城、金陵、羊城、鹏城、城都、冰城、沈城和大莲等地设有办事处,其所经营的业务包括进出口及分销汽车、办公室器材、工业及工程产品、建筑材料、健康护理产品、洋酒及务类消费品,z国业务在英之杰太平洋。

虽然现在的英之杰和历史上的英之杰还是有些不一样。

但是,在帝国集团和杨铭吞掉了香江四大洋行后,英之杰太平洋已成为香江最大型的英资洋行,其董事长郑明顺表示,英之杰太平洋可能将成为香江最后一家大行。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