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九十三章。提忘施雨还旧恩,知县喜迎新师爷(2 / 2)

逆凡之羽 潇洒的阵雨 3629 字 6个月前

朱说道:“信阳县当下的首要之事是民生。敢问大人,可曾来我们信阳县周边巡视过?”

姜知县心中一直有这个想法,但自到任以来,一直在处理前任知县留下的许多烂账,没有空暇出来巡视,直言道:“没有。”

朱说道:“我并非本地人士,因现在正值采摘夏茶之际,姨母家中的表弟年纪尚小,便托我母亲让我前来帮助姨母采摘夏茶。来这里已有些时日,可茶农们的收益却不尽如意。”

姜知县道:“可否将你的所见所想,说于本官听听。”

朱说起身说道:“其一,许多土地都由一些大户人家承包,租金昂贵,农户承担不起,稍有推迟交租,便强制收地,导致有许多土地闲置荒废。其二,夏季干旱,近来都少见下雨,使得农户不得不迢远取水。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信阳的茶叶远近闻名,可茶价却是把控在一人之手,非此人,茶不可卖,一年的辛劳皆废。如此这般,怎会不逼得百姓落草为寇,土匪横行呢?还有一点,为学生个人之怨,听闻知县大人到任,便让自己侄子担任捕头,如今信阳县政由您管,武,则为您的侄子统辖,免不了您有欺上瞒下之嫌啊。”

姜知县面对朱说的质问,哈哈大笑,说道:“好!我要的,就是你这种为民请命之人!这个师爷非你莫属。”姜知县起身,拍着朱说的肩膀。

朱说被姜知县突然的举动,有些诧异。就在此时,姜鸿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说道:“叔父!”姜鸿看到姜知县房间有人,赶忙改口,“知县大人!您来看看,衙役们在翻阅整理户籍之后,有些发现!”

姜知县看着姜鸿说道:“我知道了,你先过去,我随后就到。”姜鸿点头,便又急急忙忙的离开房间。姜知县对着朱说道:“朱官人!不!朱师爷,刚刚那人便是我的侄子,姜鸿。这孩子为人豪爽,办事得力。而且,绝无坏心,正好,你和我一起去看看他们发现了什么。若是你觉得此人不可用,我立即就罢免了他!”

朱说向着姜知县做礼,说道:“有大人您这话,学生便放心了,就烦请大人带路。”

姜知县点头,带着朱说一起走到了户籍室,见到一队的杂役仍在不停地翻看整理着信阳县的户籍。而姜鸿,华峰还有远豪三人,正和一个杂役说些什么。姜知县和朱说凑了过去。众人见姜知县来到,纷纷向着姜知县打招呼,姜知县点头示意,然后走到姜鸿等人的身边,问道:“查到什么了?”

那衙役道:“回知县大人,我们从昨天就开始查咱们信阳县的户籍名册,发现有两个人。”说着将一本翻开的户籍名册递来,指着“李春林”的名字说道:“此人,样貌特征年龄都和我们抓到的那个矮个子土匪极为相似,而且一年前,他一家人也不知所踪了。”

姜知县道:“另一个呢?”

衙役翻了翻名册,又指向另一个名字,“张小海”。说道:“此人跟前天,来我们县衙那个两个土匪其中一个颇为相似。而且,此人很是凶恶。”

“此人怎么了?”姜知县道。

“这个张小海,经常与人打架斗殴,打伤了人,那人报了官,当时的县令打了他三十大板。他不服,多次来县衙闹事,甚至还带上他那行动不便父亲,就坐在门口,闹着不走。那人会点武功,次次我们都要还几个人才能将其驱逐。”

“后来呢?”姜知县问道。

“后来,那个知县在回家的路上,不明不白的被杀了。没多久上任知县就来了,当时,我们都怀疑是这个张小海干的,但是没有任何证据,也找不见他人了。上任知县就将此事,不了了之了。”

姜知县愤愤的说道:“哼,朝廷命官死得不明不白,上任知县却不闻不顾。”

一旁的朱说轻蔑的说道:“只怕人家高兴还来不及呢。”

姜鸿看着朱说如此语态,有些不悦,问道:“你是何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