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太后的决策(2 / 2)

太后的嘴角绽开了一抹笑容,打趣儿道:“等你以后当了这座皇宫的主人,你和阿宝多宠爱些这个小妹妹,也能向天下展示阿宝的仁德。”

“太后娘娘,云绾知道了。”

沈云绾听出太后心意已决,是不可能更改的,便不再多言。

郑太后的目光一阵柔软,她抬起手,抚了抚沈云绾鬓边的发丝,柔声道:“沈绍琪这些年给陈国公孝敬的银子恐怕有百万之数,其中光是修缮河堤的银子就有三十万两。云绾,你要知道,一旦运河决堤,后果不堪设想。”

“太后娘娘,您想要把这件事捅到陛下面前吗?此举或许会让陈国公获罪,但宸王殿下一定会被摘出去。”

沈云绾的一双黛眉蹙了蹙:“还有一种可能是,陛下让陈国公补齐贪污的银子,再将陈国公申饬一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看来你对皇帝已经很了解了。”

郑太后的唇角往上翘了翘,露出一抹讽刺十足的笑容:“若是动了陈国公,萧君泽就会痛失膀臂,陈氏如今又被贬为了贵嫔,届时,多的是人落井下石。皇帝若想保住自己的儿子,就绝不会处置陈国公。”

“所以……”

太后的一双凤目染上了一抹冷意,仿佛太行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仅仅与她的目光对上,便觉冰冷刺骨。

“最好的法子,就是等着汛期来临,运河决堤,到时候不仅仅是扬州府,还有杭州、江宁,全都无法幸免!”

太后语气森然:“这三府百姓加起来可有数十万之巨,一旦陈国公牵涉其中,便是皇帝想要保他,休说满朝文武不会答应,就是天下百姓也不答应。至于萧君泽,有个这样的舅舅,他就再也跟皇位无缘了。”

到时候,他又拿什么来跟自己的阿宝斗?!

就算萧君泽说他毫不知情,又有谁会相信?

皇帝就算再宠爱陈氏,为了平息民愤,也只能拿陈国公祭旗,再拿萧君泽填坑!

“太后娘娘,若是踩着几十万百姓的尸骨来达到目的,我想,以谨王殿下的为人,他宁可不要这个皇位。”

沈云绾站起身,朝着郑太后深深一福。

“您既然跟云绾说这些,说明您已经放弃了这个主意。云绾敬佩您的决断?”

“哦?这明明是一招兵不血刃的法子,你怎么就确定哀家会放弃呢?”

郑太后收起心底的复杂,挑了挑眉,含笑凝视着沈云绾。

她摇了摇头:“你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啊,你把人性看的太好了。哀家的心……比你以为的还要冷。”

“可是太后娘娘,谨王殿下生母早逝,陛下对谨王也视而不见,是您,把谨王殿下一手带大。比起御书房的先生们,您才是谨王殿下的第一个引路人。”

沈云绾的目光认真极了。

她一脸平静地说道:“谨王殿下待人赤忱,云绾相信,就算您曾经为局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但您心中,依然有着一颗赤子之心……”

“哀家想不到,阿宝在你眼里是这般的样子,更想不到,哀家原来还有一颗赤子之心。”

郑太后抬起手,拉着沈云绾的手臂,让她坐下,语气柔和至极:“哀家也不瞒你,从你告诉哀家这个消息,哀家想了许久。你说得对。若是天家视百姓为草芥,那大魏离亡国也不远了。”

“云绾,若你是哀家,你会怎么做?”

郑太后目光深深地看着沈云绾。

太后娘娘是真的想知道自己的想法,还是说……这也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呢?

但无论是真心询问,还是试探、考量,沈云绾都有自己的答案。

“太后娘娘,那云绾就直言了。”

“哀家面前,你无需藏着掖着,有什么就直说。”

郑太后看着沈云绾的目光暗含着鼓励。

“太后娘娘,您不若将此事透露给陛下,也好让陛下尽快从户部调拨银两,再选派能臣干吏,前往扬州主持大局,尽量在汛期之前将河堤修补好。”

“可是这样一来,陈国公就能全身而退了,顶多,是把吞下的脏银还回去。”

这是郑太后最不甘心的地方。

“太后娘娘,此事若是传开,恐怕会引来百姓动荡,倒不如透露给几位宰辅之臣,既能向陛下展示您的宽容和大度,又能揭穿陈国公的罪证。”

“你跟哀家想到一块儿去了。”

郑太后看着沈云绾的目光就像是看着亲生女儿般。

若是长女没有早夭,而是承欢膝下,大概就是云绾的模样了。

又美丽,又聪慧,又果决,更重要的是,这孩子拥有一颗仁德之心。

就算阿宝以后有行差踏错的地方,有如此贤妻在一旁规劝,绝不会酿成大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