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积重难返 重新开始(2 / 2)

不过京营之众依旧涌现出了一批忠勇双全的将领,有效减缓了明朝灭亡的脚步。

比如京营名将黄得功,多次率军击败张献忠部队、抵御左良玉东下,随后在江北拱卫南京,与清军作战时差点阵亡,又是新军救了他,后来他也投靠了新军。

京营将领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陈淑妃弟陈世祯,率五军营官兵护送太子朱慈烺,坤仪公主朱媺仪,奉太子令,将五军营改为汉留营,可惜被汉奸出卖,太子和公主以及他本人,都被建虏残忍杀害。

人祸之外,还有天灾。

几乎同步于横行陕甘的饥荒、崇祯年间的华北大鼠疫也同时发作,并且在崇祯十四年登陆北京城。

瘟疫抵达京城后,北京人口大幅下降,即使太医院参与救急也无济于事。/

而京营也饱受肆虐,整个军营因为瘟疫使得非战斗减员人数急剧上升,“大疫,军死者甚众”,仅存的士兵也羸弱不堪,将官前去集合,士兵们都坐卧不起,“鞭一人起,一人复卧如故”。笑傲小说

最后还是顾横调集南方各地的“道天“医馆治疗瘟疫的精锐大夫,才彻底解决了这场瘟疫。

但这场瘟疫造成了北京人口四分之一死亡,而士卒也损失过半。

而崇祯十六年和十七年的寒冷天气到来也让各种瘟疫最终停止了传播。

不过京营却在崇祯十七年的三月份,与崇祯帝一起,成了历史中的一串文字。

明末的京营改革极富代表性,很多关键的改革也都如同京营改革一样,要么半途而废,要么无法根治。

顾横亲历崇祯末年后,明白朝廷上更多的,是利益集团盘根错节、使得改革不能进行深入,而一场大战或者大变革,便能使得改革成果流产。

再加上崇祯时代的西北大干旱让农民军有近乎无限的兵源、瘟疫和关内外持续的战阵却不断消耗着明军实力,此消彼长之下,只能走向覆亡。

原本顾横携“道天”商行和工业山庄而来,钱财和武器问题可以解决,但崇祯关键时刻不信任自己,让自己被迫远离京城,去南方消灭流贼,从而错失良机抵抗建虏。

也造成了后面一系列的事情!

如今,京城三大营仍然要保留,主要作为城防力量,但必要时也要作为野战军支援其他新军。

而为了让三大营军力始终保持,阎应元建议参照李邦华当初的一些训练方式外,三大营所有成员还应该从各路新军中抽调精锐来组成新的三大营,顾横答应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