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五章、挤兑风潮(2 / 2)

国王 新海月1 11994 字 5个月前

对王室来说,国王自然是越优秀越好;但是对宰相而言,却是恰恰相反。

毕竟,王权和相权先天上就是对立统一的。每当国王强势的时候,相权就不可避免的遭到削弱。

偏偏纽芬兰大公又是功勋卓著,在朝堂之中的影响力非常大,不是凯撒四世想压制,就能够压制住的。

国王帝王之术的成熟运用,实际上也标致着他的去职时间不远了。

“陛下,凡事当量力而行!

我看赋税就在财政能力范围内,酌情进行减免。

赈灾款,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放一些。”

宰相纽芬兰大公的回答,有些和稀泥的味道,但是对眼下的阿尔法王国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

包税制度下的最大好处就是:无论发生任何变故,都有人兜底税款。

王国政府可以选择减免赋税,但是没有义务必须减免赋税。

象征性的给点儿,实际上也是在照顾各方的面子。

凯撒四世眉头微微一皱,显然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如果可能的话,他更愿意以此为契机,推动王国的税收制度改革。

很遗憾,宰相并没有领会他的意思。或者说是想到了,但是不想配合他的行动。

政府内部,都无法获得强有力的支持,仅凭财政部的一厢情愿,加上他这个国王的支持,成功的概率实在是太低了。

参考王国以往的历次改革,都是政府强力推动,加上部分地方实权派的支持才成功的。

眼下的情况明显不一样,税收制度改革实际上就是在割贵族的肉。

王国政府拿的多了,贵族领主拿到手的自然就少了。手中没钱,他们拿什么养兵?

要知道为了扩军备战,最近这些年王国举办的宴会次数都大幅度减少,以往在贵族圈子里流行的各种奢靡爱好,现在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不是大家的芯子换了,实在是贵族集团内部卷的太过厉害。

没有能力的废物,基本上都死的差不多了。现在这一批领主,十之八九都上过战场。

亲眼目睹了战场上的血腥,要是还不知道扩军备战,那就真脑子有问题了。

相比王国的军事实力加强,大家更愿意看到自家的武装力量壮大。

论起资金利用率,钱到了王国政府手中,还真不一定比得上贵族领主。

“那就先这么办吧!”

凯撒四世颇为失望的说道。

内心深处,再次坚定了他加强王权的决心。

……

王都的小插曲,很快就散去。国王和宰相的交锋,那是独属于最高层的秘密。

受灾的贵族领主们,此刻一个个都在忙碌的组织生产自救。

很多地方都出现了贵族老爷亲临一线监督指挥,这种时候平常的训练有素的好处就体现了出来。

接受过训练的农奴,基本上能够领会贵族老爷的命令,听从指挥执行。

没有接受过训练的农奴,则表现的相对迟钝。不过他们知道学着同伴一起干,勉强也能够跟上。

哪怕明知道减产已成定局,大家还是忙着进行自救,以期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事实上,很多时候冒着生命危险自救,并没有性价比。

但是在这一刻,所有贵族领主的立场都惊人一致,尽可能的在天灾之中抢回粮食。

哈德逊也没有例外。深知灾年粮食的重要性,在救灾的同时,也不忘组织人手抢收。

为了保住雨水侵泡过的小麦,哈德逊都将马克西姆拉来当喷火工具。靠物理加热,避免黑麦发芽。

因为工程量巨大,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很多黑麦都被马克西姆直接烤熟了,部分黑麦都成为了焦炭。

本着不浪费的原则,烤坏掉的黑麦,成为了兽人奴隶的食物。

领民们则过上吃炒麦、煮麦粉的日子。

灾年,有的吃就不错了,自然不会有人挑剔味道。

暴风雨之后,终见彩虹!

大洪水来的快,退的也快。雨停之后的第三天,各地就渐渐恢复了正常。

不过洪水带来的灾难,却留了了下来。灾后重建缓缓拉开了序幕,这些工作已经不需要哈德逊亲自过问了。

政务部门、农业部门、交通部门等相关机构,都拿出了相应的计划,并且付诸了行动。

……

“公爵大人,受大灾的影响。很多储户过来提前提取存款,多家网点门前都排起了人龙。

短短一个星期,近东开发银行的存款就下降了八百万金币,占据了我们现金储备的百分之五。

近东开发银行能够挺得住,不等于其他地方性小银行也能够撑得住。

按照目前的局势发展,接下来的灾后重建中,很有可能引发一场挤兑风潮!”

鲁道夫神色凝重的汇报道。

凭借一众股东的实力背书,近东开发银行成立至今,都没有遭遇过一次挤兑。

当然,银行方面的表现也很出色。凭借规模上的优势,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利润,在王国同类的商业银行中,都是一骑绝尘。

在外界都流传着一句话,近东开发银行一家吊打北大陆的所有银行。

丝毫不待夸张的,占据先发优势,抢占了最优质客户群体的近东开发银行,独自占据了北大陆所有商业银行利润的九成。

除了这个巨无霸外,所有的商业银行都是区域性银行,根本就没有能力将营业网点铺设到整个北大陆。

再小的银行,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都是有些影响力的。

这些商业银行的管理大都存在问题,在对风险的把控上,近乎是小白水平。

前面为了和近东开发银行竞争,他们不光压低了贷款利息,还给出了存款利息。

靠着这些手段,在市场竞争之中谋取了一席之地。可风险隐患也被埋了下来,一旦遭遇挤兑,这些储备不足的小银行破产只是时间问题。

本来淘汰竞争对手,对近东开发银行也是一件好事,怎奈恐慌是会传递的。

一旦大量的小型商业银行破产,无力兑付储户的资金,近东开发银行必然会受到影响。

如果不能稳定市场信心,再多的现金储备,也顶不住无休止的挤兑。

“传令下去,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所有经手的商业贷款,都必须经过最严格的审核。

能减少放款的,那就尽可能的减少发放贷款。

不过储户的存款,必须要保证及时进行兑付。只要是按照流程走的,一律足额发放。

大客户要提款,那就向他们推销资产。这次风波过后,肯定有不少人会债务违约,就当是提前在寻找买家。”

哈德逊面不改色的说道。

他能够做的,也就这么多了。近东开发银行已经不是婴儿,经过最近几年的跨越式发展,都没有分过一次红,自身也积累了不少的产业。

现在兜售一部分变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要渡过这次风波,近东开发银行的招牌,就更加响亮了。

减少了大量的竞争对手,未来的“钱”力,就更加不可限量了。

一时间哈德逊,都不知道是该喜该忧。

现在就看这些小银行背后的股东,对他们的支持力度有多大了。要是有大贵族全力支持,没准还能够渡过这次风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